胰腺癌早期就被发现了,只因为做对了这项

2019-2-5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肿瘤刚长出来就发现这名男子只因赶了“早”

日前,56岁的王先生巩膜出现黄疸,伴随阵阵腹痛。起初,他以为是患上了肝炎,医院就诊。不过,医生初步诊断发现,王先生并没有患上肝炎,出现黄疸的原因不明。

无奈之下,王先医院,陈伟庆诊断后提出一个大胆的猜测——胰腺癌。

王先生最初是有怀疑的,他告诉陈伟庆,医院做了CT和B超,但只是提示胰管扩张。“我连核磁共振都做了,但医生也没有发现是胰腺癌。”

凭借几十年的从医经验,陈伟庆认为存在胰腺癌的可能,他建议王先生做超声内镜,以便进一步确诊病情。

当拿到检查报告,王先生悲喜交加。果然,超声内镜发现了病灶,一个直径不足1cm的胰腺病变被清晰的检查出来,病理结果为胰腺癌。

“早期的胰腺癌经过正规的治疗,生存率非常高。”陈伟庆说。很快,王先生通过手术切除,痊愈出院了。

不过,像王先生这样幸运的并不在多少。根据年重庆市新发肿瘤登记数据显示,胰腺癌发病率为6.43/10万,死亡率为5.4/10万,发病率和死亡率较为接近。胰腺癌是一种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恶性程度极高。其发病率在国内外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

Q1:为什么大多数胰腺癌发现就是晚期呢?

胰腺位置非常“隐蔽”,早期症状不明显,容易被当成消化道疾病诊治,等到出现明显症状时已发展成中晚期,出现了远处转移,导致患者失去手术机会。

Q2:为什么死亡率如此高呢?

这是因为胰腺癌细胞对放化疗不敏感,手术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该尽量根治性切除。如果不能手术,中晚期生存率就不到10%。

Q3:胰腺癌如何及早发现呢?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胰腺癌诊治的重中之重,而目前能够早发现最有效的手段就是——超声内镜。

以往患者诊断胰腺癌,常常选择B超、CT,甚至核磁共振,但这些手段对于胰腺癌不太管用,对于2cm以上的胰腺病变,它的漏诊率高达30%。

相比之下超声内镜的诊断率可以高达90%以上。此外,超声内镜还能帮助医生获取活检标本,以及胰腺脓肿的引流等。

。。

Q4:出现什么症状是提醒要排查胰腺癌呢?

年龄超过40岁的男性、5年内新发糖尿病、嗜烟酒、肥胖、慢性胰腺炎、脂肪泻都是胰腺癌的高危因素。

此外,出现下面五种医院进行排查。

▲上腹部、腰背部疼痛

这是胰腺癌最常见的首发症状。胰腺癌腹痛部位为中上腹深处,常表现为持续进行性加剧的钝痛或钻痛。

▲无缘无故的消瘦

早期的胰腺癌一个常见的特征就是消瘦,人无缘无故的消瘦,有时候体重会突然降低30斤以上,这一方面和肿瘤消耗有关,另一方面是进食少了,胰液分泌不足影响了食物的消化吸收。

▲眼睛或皮肤变黄

胰腺癌若发生在胰头部可出现皮肤、眼睛发黄,粪便呈陶土色,皮肤瘙痒,血清胆红素明显升高,转氨酶却只是轻度升高。这时应高度怀疑是胰腺癌引起的阻塞性黄疸,不要当作肝炎治疗。

▲腹泻、腹胀、消化不良

胰腺癌患者会常伴有腹泻、腹胀、恶心等胃肠道疾病,部分胰腺癌的早期也可出现脂肪泻和高血糖、糖尿,也会出现脂肪性下痢。

▲不明原因的血糖波动

如果胰腺发生病变,那么胰腺分泌的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就会出现问题,就会让身体无法维持正常的血糖水平。

Q5:如何有效预防胰腺癌?

目前,临床上还没有针对胰腺癌的特异性的预防措施,只能针对可能的病因和危险因素进行预防,同时注意提高机体免疫力。

为避免或减少胰腺癌发生应做到戒酒、戒烟,提倡低脂肪、低蛋白质、高纤维素和高维生素饮食,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忌暴饮暴食,少接触萘胺、苯胺等化学物质。同时,生活要有规律,注意劳逸结合,加强体育锻炼,不要长期熬夜,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建议40-45岁以上的高危人群(吸烟、家族史、慢性胰腺炎等)每年最好做一次腹部彩超检查。

赞赏

长按







































北京正规治疗白癜风需要多少钱
白癜风规范化诊疗

转载请注明:
http://www.whyxqt.com/yxayf/11058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