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的高危人群及检查方式
2020-4-2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胰腺癌的高危人群及检查方式
胰腺癌通常被称为癌中之王,据预测,到年胰腺癌死亡率将上升至恶性肿瘤致死第二位。而且,80%以上病人发现时已发生转移,失去手术机会;仅有5-15%病人有手术切除机会。
高危人群对于40岁以上人群,如果有以下情况,则纳入高危人群:
1、有胰腺癌家族史、糖尿病史;胰腺癌具有一定的遗传性,如果在家族当中有胰腺癌病人,那么自己换胰腺癌的概率也会大大增加,尤其是直系亲属中有癌症病人的情况。研究表明,患胰腺癌的一级亲属(父母、子女和兄弟姐妹)的个体患病风险明显增加,家族性胰腺癌发生率随着患病家庭成员的增多而增高,有一个一级亲属发病的发病风险增加4.5倍,有两个则增加至6.4倍,而有三个则增加至32倍。一般认为在一级亲属中至少有2例胰腺癌患者,且排除已知的遗传相关综合征,即可列为家族性胰腺癌。胰腺癌和糖尿病关系复杂,互相影响。患有糖尿病人比没有糖尿病的人患胰腺癌的可能性要高,大致为2.5倍,胰腺癌也可能导致糖尿病。有相当一部分胰腺癌患者有高血糖,当手术切除癌症时,血糖水平通常会恢复正常。
2、有长期吸烟、饮酒、高脂肪和高蛋白饮食史;吸烟是胰腺癌公认的危险因素,包括一手烟和二手烟。烟草中含有尼古丁、芳香胺、亚硝胺、亚硝酸盐等多种致癌物,吸入人体后经血液循环至肝脏内代谢激活,排入胆汁后可逆流入胰管。吸烟能增加患胰腺癌的风险,并且这种风险随每天吸烟支数和吸烟年限的增加而增高,而戒烟10年以上胰腺癌的风险才能下降到和正常人一样。长期大量饮酒、高蛋白、高胆固醇饮食可促使胰腺癌的发生。体重超重或肥胖者胰腺癌的患病风险要高于体重正常的人群。
3、无明显诱因的中上腹饱胀不适、腹痛,出现食欲不振、乏力、腹泻、消瘦或腰背部酸痛等症状;
首先是腹部疼痛:疼痛是胰腺癌的主要症状,60%~80%的病人表现为上腹部疼痛,疼痛一般没有规律,起初一般疼痛比较轻微,然后会逐渐加重,疼痛感并不固定,有些为胀痛,有些为钝痛,有些感觉是剧痛,一般当腰背开始疼痛之后则表示已经进入到中晚期,如果病人胰腺肿大,压迫到胰管,上腹部也会持续性或者是间歇性出现疼痛感。
其次是消化道症状:最多见的为食欲不振,还可能有恶心呕吐,可有腹泻或便秘甚至黑便,腹泻常常为脂肪泻。偶尔的食欲不振一般是正常的,而如果经常性的出现食欲不振的情况,那就需要提高警惕,很多时候,经常食欲不振,是患上胰腺癌所致,医院进行检查是很有必要的。食欲不振和胆总管下端及胰腺导管被肿瘤阻塞,胆汁和胰液不能进入十二指肠有关。
再次是消瘦、乏力:很多病人在患病初期就有消瘦乏力的表现,虽然其他疾病也会导致这种情况出现,但是胰腺癌导致的症状更为突出,特别是伴有难以控制的糖尿病时,更要注意胰腺的检查。
最后是黄疸,也是最为重要的表现,特别是无痛性的黄疸,更需重视。病人一般会出现皮肤眼睛发黄、小便发黄以及大便像白陶土的症状,这是因为胆总管下段受到侵犯以及压迫导致的,其中相当一部分病人会合并出现皮肤瘙痒的症状。
4、慢性胰腺炎反复发作者,尤其合并胰管结石的慢性胰腺炎;主胰管型粘液乳头状瘤、粘液性囊性腺瘤,实性假乳头状瘤患者,有血清CA19-9升高者;慢性胰腺炎也可能会成为胰腺癌的诱因,人体的胰腺在多数情况下都是正常的,而不良的疾病很容易导致胰腺出现问题,如果不及时治疗很可能会导致病情恶化甚至出现胰腺癌。胰管内乳头状粘液性肿瘤是一种长在胰管腔内的产粘液的肿瘤,主要分为主胰管型、分支胰管型和混合型。其中主胰管型平均恶变率为70%。胰腺粘液性囊腺瘤是胰腺常见的囊性肿瘤,具有高度潜在恶变可能。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是一种独特的肿瘤实体,是一类少见的潜在低度恶性的胰腺肿瘤,仅占胰腺肿瘤的0.17%-2.7%,无特异性临床表现。
5、无家族遗传史的新近突发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既是胰腺癌的危险,也是胰腺癌的警告信号。50岁以后新诊断出糖尿病的人患胰腺癌的几率大约是1%,这个比率是一般人群的8倍。
由于胰腺位置较深,早期无症状,普通的检查如胰腺B超通常不能发现胰腺肿瘤,所以早期发现困难。那么胰腺癌怎样才能被检查出来呢?
胰腺癌的检查1、肿瘤标志物:胰腺癌患者绝大多数会出现CEA、CA这两项指标的升高,有些病人还会有其他肿瘤标志物的升高。2、增强CT:是目前检查胰腺最佳的无创性影像检查方法,增强扫描能够较好地显示胰腺肿物的大小、部位、形态、内部结构及与周围结构的关系。CT还能够较准确地判断有无肝转移及是否存在肿大淋巴结。3、上腹部增强MRI:核磁共振与腹部增强CT效果相仿,而MRCP可以观察十二指肠和壶腹部有无癌肿浸润,还可以查看胰胆管是否受压,且具有无创伤性、无辐射等优点。
4、有创性检查:包括经十二指肠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及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PTC)可以显示胆道系统是否有梗阻。ERCP不仅能直接观察十二指肠和壶腹有无癌肿浸润情况,还可以查看胰胆管是否受压,与MRCP作用雷同。5、超声内镜:是一种可在胃或十二指肠内以最近距离对胰腺进行个体化、实时扫查,可提供胰腺实质的高分辨率声像图,甚至检出直径小至5mm的胰腺异常回声,被认为是目前诊断胰腺肿瘤最敏感方法。6、组织细胞学检查:当CT或者MRI确定胰腺有肿瘤时,可考虑在CT定位及引导下,或在剖腹探查中用细针穿刺作多处细胞学或活体组织检查,可得到病理学资料,这是确诊胰腺癌的金标准。但非常规检查,有肿瘤播散风险。
▼往期精彩回顾▼huz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