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务段全力确保机车生产调运安全

2018-6-1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为保证公司全年调运任务顺利完成,促进机车生产调运工作平稳推进,营运分公司机务段根据三矿一厂作业方式、人员配属的实际,从乘务员排班、运用机车调配、作业现场卡控、故障应急处置等方面入手,做好各项安全管理工作,确保机车安全生产调运工作万无一失。

尤其是近日,季节更替,气温持续上升,机务段以机车走行系统、电气系统、制动系统等为重点,对上线机车逐台进行检查,检修副段长台台把关,确保了上线机车的运用质量。

同时,机务段还积极发挥机车调度员、检修员的工作职能,畅通信息渠道,保证机车调度员全面掌握机车运用情况,合理安排机车备品、消耗品的供给,并优化机车调配、人员备班,确保人车衔接有序。强化段领导值班、添乘制度,监督乘务员严格执行作业标准,坚持“检修现场有干部盯控,业务培训有干部指导”,全段呈现出干部带头、职工紧跟、上下齐心、共保安全的良好局面。

排除隐患确保安全

田万明

铁运车间秉承优良的工作作风,始终坚持月度安全大检查,日常定期巡查的工作制度。随着春季的到来,气候多变、昼夜温差大,在车间领导的安排部署下,车间加大了对线路设施、设备的巡查力度。

近日,工务班在日常的例行安全巡查时,发现2场#、#道岔局部掉块、出现肥边。此处是线路调运重要部位、关键咽喉,无论是顶送原煤,编排车组,还是挑检空、坏检修车辆,都要经过这里,运行频繁、承载量大;也是车间安全巡查的重点区域、重点部位。发现隐患后,工务班班长迅速组织人员,与行车调度协调一致后,在尽量避免影响线路正常调运的情况下,严格按照安全作业措施、修程,对掉块部位和肥边进行了焊补、打磨,排除了隐患,保障了线路的安全运行。

重磅!国务院宣布:减税亿…

确定深化增值税改革的措施,进一步减轻市场主体税负;决定设立国家融资担保基金,推动缓解小微企业和“三农”等融资难题;听取国务院机构改革进展情况汇报,确保机构重置、职能调整按时到位;讨论通过《国务院工作规则(修订草案)》。3月28日的国务院常务会定了这4件大事。会上,李克强总理作出了哪些部署?

确定深化增值税改革的措施

会议指出,过去五年通过实施营改增累计减税2.1万亿元。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为进一步完善税制,支持制造业、小微企业等实体经济发展,持续为市场主体减负,会议决定,从年5月1日起,

1.将制造业等行业增值税税率从17%降至16%,将交通运输、建筑、基础电信服务等行业及农产品等货物的增值税税率从11%降至10%,预计全年可减税亿元。

2.统一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标准。将工业企业和商业企业小规模纳税人的年销售额标准由50万元和80万元上调至万元,并在一定期限内允许已登记为一般纳税人的企业转登记为小规模纳税人,让更多企业享受按较低征收率计税的优惠。

3.对装备制造等先进制造业、研发等现代服务业符合条件的企业和电网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未抵扣完的进项税额予以一次性退还。

实施上述三项措施,全年将减轻市场主体税负超过亿元,内外资企业都将同等受益。

决定设立国家融资担保基金

按照《政府工作报告》关于扩展普惠金融业务、更好服务实体经济的部署,会议决定,由中央财政发起、联合有意愿的金融机构共同设立国家融资担保基金,首期募资不低于亿元,采取股权投资、再担保等形式支持各省(区、市)开展融资担保业务,带动各方资金扶持小微企业、“三农”和创业创新。同时,强化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基金按照“政府支持、市场运作、保本微利、管控风险”的原则,以市场化方式决策、经营。初步测算,今后三年基金累计可支持相关担保贷款0亿元左右,约占现有全国融资担保业务的四分之一,着力缓解小微企业、“三农”等普惠领域融资难、融资贵,支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听取国务院机构改革进展情况汇报

会议指出,国务院机构改革是国务院今年的一件大事。国务院已成立专项协调小组,有关工作正积极稳妥推进。会议要求,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把深化机构改革同“放管服”结合起来,着力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能。坚持权责一致,做到日常管理尽责到位、应对突发事件相互补位,形成工作合力,决不允许出现管理“死角”,确保国务院机构改革与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平稳有序、协同推进,确保完成全年发展主要目标任务。

讨论通过《国务院工作规则(修订草案)》

会议通过《国务院工作规则(修订草案)》,决定提请国务院第一次全体会议审议。

(来源:中国政府网)

原来我们是这样把“癌细胞”养大的

 癌症是公认的三大杀手之一,也是一种慢性疾病,晚期癌症难以治愈。全球每年有万新发癌症病例,其中高达四成原本可以在生活中预防。

  一份刊登在在美国《NatureCommunications》杂志上的科学报告显示:调整饮食可降低患癌风险!癌症多半都是吃出来的,当然也能吃回去!

  我们做了一下总结,发现癌症的发生、治愈都与下面10个字有关,你一定要注意了。

超过25克很危险

  瑞典科学家曾对8万人进行了长达9年的跟踪调查,发现过多摄入糖、甜饮料、果酱等食物会增加患胰腺癌的风险。

  吃糖会导致胰岛素大量分泌,使胰岛功能受损,成为诱发胰腺癌的潜在因素之一。

  而美国MD安德森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员今年年初发现,典型西方饮食中,大量糖的摄入可增加患乳腺癌以及癌症向肺部转移的风险。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天糖的摄入量应控制在50克以内,最好不超过25克。

65℃是癌症温度

  中国人尤其吃饭讲究“趁热”,但是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发布的一项新研究显示,饮品温度在65℃以上饮品(如咖啡、茶等)可能会引发食管癌。

  流行病学研究发现,爱喝功夫茶、生滚粥的潮汕人,爱喝大碗烫粥的太行山区居民,常饮滚烫奶茶的新疆哈萨克人,都是食管癌、胃贲门癌的高发人群。

  这是因为,过热的食物会损伤食道黏膜,长期吃过烫的食物,黏膜反复受到慢性损伤,就可能引发慢性炎症,进而增大癌变的可能性。

快餐吃1次,伤1次

  不少人懒得做饭,喜欢吃火腿、香肠等加工食品,还有的人习惯在外就餐,这样做很容易导致油盐摄入超标,带来致癌风险。

  把上顿饭菜热热、凑合吃掉是很多人的生活常态,但剩菜常有致癌物亚硝酸盐的风险。

  建议吃饭要按时、定量,吃新鲜的食物,尽量不吃剩饭剩菜。除此之外,懒得运动也会增加癌症风险。

松花蛋不要多吃

  松花蛋是一种著名的腌制食品,它美味却也有毒,因为在松花蛋熏制过程中会有很多铅元素,铅元素在身体里会蓄积起来,造成铅中毒。

  美国癌症研究所与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联合发表的报告显示:食用培根等加工肉制品会提高下腹部癌变(如结直肠癌)的风险。而每天食用50克加工肉制品,将会提高18%的患下腹部癌症的风险。这些加工肉大都采用腌渍的方法制作。

  很多老一辈人都喜欢腌制食品,而实际上这类食物中往往含有大量的硝酸盐,会在胃内被转变为亚硝酸盐,然后与食物中的胺结合成亚硝酸胺,具有极强的致癌性,会导致胃、肠、胰腺等消化器官癌变的几率升高。

  当然也不用矫枉过正,偶尔吃一次还是没问题的。

癌症的“亲戚”

  盐似乎是最“危险”的调料,吃得太咸会导致胃黏膜屏障的慢性损伤,日久会增加对致癌物质的易感性,导致胃癌发生。

  美国一年死于癌症的人数约57.5万人,日本约36.5万人。以每10万人的癌症死亡率来计算,日本是美国的1.6倍。这其中就与日本人饮食过咸有关。

  吃饭口味重的人,可以多吃一些维生素C的水果,维生素C能帮助阻断致癌物亚硝基化合物的合成。

含强致癌物

  夏天大家更爱吃烤串,一项研究发现经常吃烤牛肉、烤鸭、烤羊肉等熏烤类食物,容易得食道癌和胃癌。

  熏烤类食物在制作中会产生大量的多环芳烃类物质,强致癌物苯并芘就是其中一种,它会造成细胞突变,引发癌症。熏烤类的食物一定要少吃。

好油炸出来的也不行

  油炸食品属于一种高热量食品,一定要少吃,即便是“好油”炸出来的食物,也对人体有伤害。特别是反复煎炸的油,其中的致癌物更多。

  《自然》杂志近日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肥胖、高脂肪及高热量饮食是引发多种癌症的危险因素。

  高脂饮食可驱动肠道干细胞数量激增,使之进行无限期地繁殖,并且分化成为其他类型的细胞,易于引发肠道肿瘤。

饮酒需要有限度

  美国一份最新报告显示,人们患胃癌的风险与饮酒量呈正相关:过量喝酒和肝癌密切相关;经常喝啤酒或其他含酒精饮料的人,结肠癌发病率高。

  中国癌症基金会建议:男性饮酒每天不超过20~30克酒精,女性不超过10~15克。

发霉的花生最易被忽视

  发霉的食物当然没有人会故意去吃。不过花生、玉米、大米、高粱等食物很容易受潮,进而被霉菌污染,有时候不易被发现,特别是夏天的凉菜,有一些发霉也是肉眼无法辨别的。

  这种情况下的食物,很可能有致癌作用的霉菌毒素,这种毒素是目前所知致癌性最强的物质之一,与肝癌的关系极为密切。

  建议大家学会合理储存食物,防止受潮霉变。

炒菜油烟最易忽视

  吸烟致癌已经是世界共识。除了要戒烟外,做菜的油烟也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中国人的菜以煎、炒、炸等高温烹调方式,但我们不知道,这种做法很容易产生大量油烟,其中夹杂着不少烷烃类物质等致癌物,以及类似于PM2.5的可吸入颗粒物,不但影响皮肤,还会导致肺癌的可能。

  大油炒菜的时候一定要记得开窗、开排气扇,尽量使用无油烟的绿色环保饮食方法。

  (来源:养生中国)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二甲基亚砜msds
刘云涛

转载请注明:
http://www.whyxqt.com/yxayf/10982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