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诊台半数结直肠肿瘤伴有肝转移千万
2017-2-6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典型病例
56岁的张先生3年前体检中,发现肝脏出现了多个占位性病变,医生建议进行肠镜及PET-CT检查。肠镜检查结果:乙状结肠距肛门25cm有巨大溃疡型隆起,病理诊断为“腺癌”;PET-CT检查结果显示:肝脏多发低密度肿块及结节,最大范围约8.4cm×7.3cm,提示“肝脏多发转移瘤”。张先生来到哈医大二院结直肠肿瘤外科求诊。
由于张先生病情已进入晚期,肝脏多发转移瘤情况复杂、治疗困难。结直肠肿瘤外科王贵玉教授召集成立MDT专家诊疗团队,专家团队先为病人进行术前8周期的新辅助化疗,缩小肿瘤体积再行手术,再切除结肠癌的原发灶和肝转移瘤。手术后继续接受个性化的化疗6个周期。如今3年过去了,病人所有复查结果均未发现肿瘤复发和转移迹象。
1.多学科团队治疗受青睐
王贵玉教授介绍,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肿瘤治疗理念的更新,中晚期结直肠癌的治疗已从传统“单打独斗”的局面,逐渐演变为多学科团队(MDT)治疗模式。这一模式是通过多个学科共同参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来确保设施最优的治疗方案。参与治疗的专家分别来自影像科、肝脏外科、结直肠外科、肿瘤内科、介入科、放疗科、病理科。临床医生需要正确理解结肠癌多学科治疗理念的更新变化,并始终贯穿于结肠癌治疗的全程,才能够改善结直肠癌的治疗效果。目前,哈医大二院结直肠肿瘤外科通过积极开展肿瘤MDT治疗模式,为广大中晚期癌症病人带来了福音。
2、术前化疗被广泛应用据王贵玉教授介绍,目前,术前化疗等新辅助治疗已经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中晚期结直肠癌的治疗。其有如下优势:术前化疗可验证患者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为术后化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可靠依据;术前化疗可清除微小转移病灶,并筛选快速进展的病例,减少手术损伤;术前化疗可缩小肝转移瘤体积,保留更多的正常肝脏组织。有效的术前化疗能够使不可切除的肝转移病灶转换为可切除。一些肝脏转移瘤的患者病情复杂,同期根治性手术切除难度较大,多数选择先进行新辅助治疗,尽量缩小病灶体积,降低手术难度。
3、一半结直肠癌伴有肝转移王贵玉教授介绍,肝脏是结直肠癌最常见的转移部位,约有50%结直肠癌病人伴有肝转移。不可切除的肝转移平均生存期不到一年,而肝转移灶彻底切除的病人则非常获益,临床治疗统计显示,术后4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可达到44%和30%。对于肝转移而言,根治性手术切除是唯一可能治愈的手段。
4、结直肠癌早期症状不明显据王贵玉教授介绍,目前临床上对结直肠癌的治疗理念和方案都比较成熟,早期结直肠癌如果发现及时,完全可以治愈。所以早发现病情及时治疗,是成功治疗的前提。结直肠癌早期多数无症状,或症状不明显,仅感不适、消化不良、大便潜血等。很容易误诊。随着癌肿发展,症状逐渐出现,表现为大便习惯改变、腹痛、便血、腹部包块、肠梗阻等,同时伴有贫血、发热和消瘦等症状。
王贵玉教授(左)正在手术中。
小编帮您忙本周,小编帮您挂3位名医专家的号,每个专家仅限3位患者。
读者参与方法:扫本刊公众北京治疗白癜风医院那家比较好白癜风怎么能治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