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泉兴教授谈胰腺癌治和不治不一样

2016-12-26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大家都知道,胰腺癌是“癌中之王”,有人认为,患了胰腺癌就是“死路一条”,“治和不治都一样”,“治了最后会被疼死”……患了胰腺癌,真的只有放弃治疗吗?我们邀请了医院胰腺外科倪泉兴教授,来我们解读这个“凶如猛虎”的疾病。胰腺癌虽然被称为癌中之王,死亡率很高。的确,胰腺癌是目前很“棘手”的病,处理比较困难,无论是手术、化疗,还是其他治疗手段,都有一定的局限性。目前只有20%的胰腺癌患者有手术机会,即便做了手术之后,还有一部分患者在一年甚至半年左右就会复发。

那是不是患了胰腺癌,只能无能为力呢?当然不是,根据我们的临床经验,有不少胰腺癌患者都获得了长期生存。我们治疗的患者中,有已经生存10多年甚至20年的,正是他们的长期生存,鼓励着我们去努力,去进取,为更多的患者争取生存机会。在这些长期生存的胰腺癌患者身上,我们也寻找原因,发现他们有共同的特点:心态乐观,正确对待疾病,面对现实,配合医生,注重饮食结构的调整,注重适当的活动。这些因素,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成免疫力,转化成对肿瘤的“抗体”。所以,不是每个胰腺癌患者都马上面临死亡。

有一些人会认为:胰腺癌治和不治都一样,干脆不要治了。这种观点其实是错误的。我前面已经讲了,胰腺癌如果不治,生存期一般在6~9个月,绝大多数患者一年内都要死亡。对于患者,我们的作用有四个:根治、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减轻痛苦,这4条里,每一个都是有价值的。从我个人角度来看,凡是有机会获得手术切除的患者,应该积极争取切除,不能因为担心手术效果不好,就不做。对于在新辅助化疗后与可能进行切除的患者,应该积极做新辅助治疗再切除。因为目前为止,手术切除仍然是能够使患者获得长期生存的最好的方法。化疗的效果因人而异,但是只要有机会,都要去尝试。放疗对于胰腺癌也颇有意义,尤其在缓解疼痛方面。对于不能进行切除的患者,首选的治疗手段是化疗,在化疗的基础上再做放疗。即使对于全身状况不好的晚期患者,也能通过适当的处理,调节患者的身体状况,使其能有接受化疗和放疗的条件。即便通过努力达不到这样的效果,我们应该给患者积极的支持治疗,包括免疫治疗、中医治疗、镇痛治疗、营养治疗等,能够让患者在后期有比较好的生活质量,这是我们每个医生应该做的事情,也是每位家属应该了解的事情。   倪泉兴教授,复旦大学胰腺病研究所所长,复旦大学胰腺肿瘤研究所名誉所长,医院胰腺外科荣誉教授、名誉主任、胰腺胆道多学科综合治理协作组首席专家。长期从事胰腺手术方式的改进、胰腺癌淋巴转移特性、分子生物学机制、胰腺肿瘤干细胞、化疗药物和分子靶向药物治疗、介入化疗、化疗多药耐药等研究。专家门诊:周一上午特需门诊:周三上午。







































北京白癜风哪里看好
北京治疗白癜风有名医院

转载请注明:
http://www.whyxqt.com/yxayf/10569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