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琳原创医声医事栗光明一辈子都
2016-12-21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文/子琳
医院最牛的科室,很多人都会说是眼科。没错!可现如今,医院,还有一个响当当的招牌,就是肝胆外科。医院的肝胆外科缘何从一个不知名的科室,成长为业内领军?这是因为科主任栗光明既会管理科室,又是国内肝胆外科界数一数二的牛人。
栗光医院肝胆外科的医生,师从我国著名肝胆外科专家冷希圣教授。也是在北京最早开展肝移植手术的专家之一。他拥有很多的头衔,能写满一篇A4纸。他是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手术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移植感染学组委员,北京医学会肿瘤学分会委员。栗光明每年都能做上百例肝癌、胰腺癌手术。有太多的患者在他的手术刀下重获新生。同事们都说,自医院,他一个月就能做原来两年才能做完的手术。就是这样一位知名专家,回想起自己成为名医的经历,常常会提到一个患者,栗光明说,他一辈子都感激他。
故事还要从年说起。栗光明那时医院肝胆外科的一名医生。一天,病房里送来了一个危重的男患者,五十岁名叫张英海,严重的肝硬化让他必须在这里手术治疗。医院安排栗光明担任他的主治医生。经过检查,栗光明发现张英海的肝硬化已经导致了门脉高压症,出现了上消化道出血的情况。所谓门脉高压症,就是指由门静脉系统压力升高所引起的一系列临床表现。说白了就是肝硬化导致了食道的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这么严重的情况,普通的治疗对于张英海来说已经没什么帮助了。只能通过切脾断流手术来解决燃眉之急。手术虽然很艰难,但在栗光明的努力之下很成功。栗光明救了张英海一命。
术后一段时间,张英海一直和正常人一样生活。然而他却命途多舛,年,仅仅过了三年时间,又不幸被查出身患肝癌,来了个“二进宫”。因为信任,张英海医院栗光明医生这里。栗光明告诉他,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又得了肝癌,是因为肝硬化是肝癌的一个危险因素,之前肝硬化太严重影响太深才造成今天的局面。通过CT检查,癌细胞并没有“占领”全部肝脏。为了防止癌细胞肆意扩散,这次唯一的办法只能是切除长癌细胞的部分肝脏。
栗光明立刻为张英海安排了手术。手术过程中,栗光明的师傅冷希圣一直站在他身后进行指导,手术做的也很顺。栗光明再一次从生死边缘挽救了张英海。“一回生二回熟”,这种救命之恩张英海一直记挂于心,他们从医患关系,成为了朋友。出院之后,每隔一段时间,张英海都会来找栗光明聊天谈心。栗光明那时还总说,希望以后他能经常来找自己聊天,而不是以患者的身份来。然而他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四年之后的一天,栗光明在门诊见到了张英海,但这次他是来看病的。而且,这次张英海病的很重。因为他的肝癌复发了。检查发现,癌细胞已经侵占了他的整个肝脏。
针对复发的肝癌,当时那个年代的医学手段可谓“黔驴技穷”,只能再切掉长癌的肝。可一个严肃的问题就来了,张英海的肝在两年前就已经因为肝癌切掉了一多半,虽然肝脏是个可以再生的器官,但也不可能一下子就长出原来的大小。对于短时间内的第二次切除来说,也算是“供不应求”。唯一的办法就是做介入导管治疗,但针对这么重的肝癌,这种办法也只能解决眼下,术后可能也就能活一年。这该怎么办呢?难道张英海就只能等死了吗?
恰巧就在那段时间,医院成功开展了全国第一例肝移植手术。栗光明也刚刚从那里学习回来,医院开展这项手术。但90年代并不像现在这样,技术发达了患者生病都来找医生做手术。在那个年代,即使患者的疾病已经到了不做手术解决不了的地步,但当一个新手术问世时,他们宁愿没得治也不愿意冒风险去做手术。医院即将开展的肝移植手术时,竟然主动找到栗光明,希望能试一试。当时他说的那句话栗光明至今都还记得:“栗大夫,医院救了我两次命,第三次我依旧相信你们,希望你们能给我做肝移植。虽然我知道手术当中很可能出意外,我也很可能会死在手术台上,但我不怕,我心甘情愿当你们的试验品”。张英海是第一个主动与栗光明沟通做肝移植手术的患者,这让栗光明非常感动,这体现了医患的一种信任,一种生命之托。张英海给予了栗光明满满的信心。那一刻他下定决心,手术一定不能有丝毫偏差,这第三次手术,也一定要像前两次一样成功。让张英海能再次开开心心健健康康的回家享福。
年5月18日,栗光明顶着巨大的心理压力给张英海做了肝移植。这台手术意义重大,不仅是他人生当中的第一台肝移植手术,更是北京地区最早成功开展肝移植的手术之一。师傅冷希圣一直站在他身后为他打气。手术做了整整10个小时,张英海的家人也在手术室外焦急的等了10个小时。当栗光明走出手术室,宣布手术成功的时候,他的家人喜出望外。紧紧的握住栗光明的手许久。张英海醒来的时候,栗光明就站在他身边。他知道站在自己旁边的这位医生又救了他一命。躺在ICU里虚弱的张英海伸出颤颤微微的手,握住了这个救了他三次的救命恩人的手,眼角含着热泪。这一握,是生命的寄托。
这台手术成为了栗光明开展肝移植的标杆。在短短的三个月之内,他又做了第二台、第三台、第四台,手术都取得了成功。这让他对开展肝移植技术信心十足。可就在这时,病房却传来了一个不好的消息。张英海高烧不退,被送回来了。栗光明放下手中一切工作,急急忙忙跑到病房去看他。CT检查结果显示,张英海出现了肝脓肿,还合并有非常严重的腹腔感染。这种情况在医学上叫做胆道合并症。多出现在肝移植术后三个月左右。但为什么手术做的好端端的,也坚持吃了抗排异的免疫抑制剂药物,三个月后竟然会出现这么严重的腹腔感染?当时医生们都不得而知。他们只知道,这么严重的腹腔感染恐怕是真的没有回天之术了。
都说人在临去世之前自己会有心理感应,也许这个说法真的存在。躺在病榻上的张英海感知到自己经历了三次磨难,这次恐怕是真的要走了。所以在临终前,他又对栗光明说了一番话:“栗大夫,还是那句老话,我两次的命都是你们救的,这第三次医院来做这个工作,一旦有哪天我不在了,我愿意把我的遗体捐出去。第一能让你们知道,我这次肝移植失败的原因是什么,第医院的一个回报。”当时栗光明再也忍不住,泪水打湿了他的白大褂。张英海走了,他非常难过。就像是一个亲人离开了他一样。
张英海走的那天晚上,栗光明整夜未眠。不光是那一夜他没有睡,张英海离世后的一段时间,他一直心里都过不去这个坎儿。那段时间栗光明思考了很多问题。他深深的体会到了作为一名外科医生有多么的不容易。比起内科医生而言,外科医生需要有更强大的心理素质,顶着巨大的压力来做每一台手术,因为患者的生死就决定在他们的手术刀下。在手术台上每去世一个患者,对每位外科医生的刺激都是非常巨大的。而正是在这种刺激下,外科医生们给自己定下一个任务,就是必须要去搞清楚患者去世的原因到底是什么,这样才能不让悲剧重演,不让下一个患者重蹈覆辙。
几天后,医院的太平间里,栗光明和他的医生团队,忍着悲痛与张英海做了最后的告别。三鞠躬后对他的遗体进行了病理解剖。正是这次解剖,让他找到了问题所在。之所以术后出现了严重的腹腔感染,正是因为手术经验不足所致。胆道合并症的出现正是由于供体的切取技术不完善。因为胆管的血液供应主要靠肝脏上的动脉,而当时给张英海捐肝的供体有些先天不足,供体肝脏有一支动脉血管存在变异。问题就出在了这支变异的血管上。供体肝脏血管变异导致肝内胆管供血不足,出现胆管缺血坏死,最后导致感染肝脓肿形成。由于原来没有做过这样的手术,所以医生们对如何处理这支变异的血管没有经验。于是在手术时没能妥善处理这根变异血管,使它受到了损伤。损伤后就导致肝里一部分血管缺血坏死,继发了肝炎。而胆道合并症非常隐蔽,在早期刚做完手术后,患者都是好好的,没有任何症状。大概两三个月过后就会突然出现生命危险。
这次病理解剖对栗光明打击非常大。正是因为这个失败的手术,使得他读硕士研究生时的课题,就是肝移植胆道合并症的防治。他也成为国内写此方面文章最早的作者。栗光明发现,咱们国家早期肝移植的胆道合并症发病率非常高,也是主要致死、致残的原因之一。
很多人总问,大夫你是怎么成长起来的?其实,大夫的成长与患者密不可分。患者才是医生最好的老师。有句话说出来不太好听,但却是个事实。“越牛的大夫,屁股后面跟的鬼就越多”。栗光明说:“成功对你有影响,但失败对你的影响会更加深刻。”肝移植手术在现代已经比较普及,死亡率现在也已经降低到1%。但肝移植在早年刚刚开展的时候,死亡率很高,达到了20%甚至更高。但正是因为千万个“张英海”对医学进步无私的奉献,才能让医生们在一次次失败后找到问题所在。造福医学,造福更多的患者。让人类离死亡越来越远。
在医学发达的今天,患者在医生那里重获健康,是一种福报。医生们通过医治患者,提高了自己的诊治水平,也是一种福报。医患一家亲,医患本身就是一家人!
本文为子琳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需内容合作与健康咨询,请与本公众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里医院好北京可以治疗白癜风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