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药新用靶向药物帮助70小鼠消除胰腺癌
2022-7-20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READING导读
《知识分子》每周末有一个专栏,专门遴选介绍面向人类认知前沿的有趣的科学进展。《赛先生》在持续梳理了20期技术前沿资讯以后,觉得读者也许对未来改变生活的技术前沿资讯也感兴趣,欢迎您阅后对技术前沿资讯专栏提出宝贵建议。
01AutoX全球首次实现城中村晚高峰自动驾驶图片来源AutoX今天,全球各地规范化城市路段的自动驾驶测试已屡见不鲜。然而,想要在现实中落地生根,无秩序复杂道路的挑战,仍是众多车企绕不过去的门槛。近日,初创企业AutoX全球首次地在城中村晚高峰道路实现了全自动驾驶测试。
测试视频显示,在行人、非机动车、逆行车辆高密度混行,小吃摊、临时帐篷、违停车辆侵占道路,局部无标线与信号灯的复杂环境下,测试车辆始终能够及时、平稳制动,并在交规范围内灵活调整前进路线,乃至通过灯光或让车与其他交通工具互动。
据悉,该车采用了视觉与雷达结合的多保险感知系统,全车共有28个万像素的车规级摄像头、2个线激光雷达、4个64线盲区激光雷达、8个毫米波雷达,同时拥有自主研发计算平台XCU处理海量数据解析任务。
AutoX总部位于深圳,由计算机视觉专家、普林斯顿大学广东籍教授肖健雄创办,本年初曾推出中国首个面向公众开放的无安全员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RoboTaxi。
02斯坦福开发氯电池,每克容量达锂电池6倍图片来源:斯坦福大学
锂离子充电电池为人类带来了手机、电动汽车的便利,但在愈发增长的用电量下,其能量密度天花板造成的“电量焦虑”,也颇令人头痛。近日,斯坦福大学戴宏杰团队,经由一次实验中的意外发现,成功研制出了一款容量高达毫安时/克的碱金属-氯电池,是市面上锂电池容量的6倍。
此前,由于氯的活性极强,难以在充电时被转化回原始氯化物,高性能氯充电电池一直被视为不可能。然而,该团队在使用亚硫酰氯改进锂电池时,却意外实现了氯与氯化钠的稳定相互转换。随后数年,他们深入研究了反应原理,并应用台湾省中正大学发明的新型多孔碳材料保护电极中的氯分子,最终制成了这一可稳定充放电次的钠-氯/锂-氯电池。
研究人员预测该电池将会用于无法频繁充电的场景,例如卫星或远程传感器。针对消费级电子产品,今后将致力于进一步改进电池结构、增加能量密度、提升其使用寿命。如果该电池得以商业化,人们今后或许仅需每周为手机充电一次。
此项研究已发表于最新一期《自然》(Nature)。
03老药新用:靶向药物帮助70%小鼠消除胰腺癌图片来源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