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搞懂化疗ldquo神药rdqu
2021-11-24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前言
这一期小娘子和大家“老药常谈”,为什么呢,因为每位肿瘤患者面对医生推荐的治疗方案,总是纠结来纠结去,医生没有办法替你做选择,而患者因为信息和经济条件有限,以及对自己生存时间的未知所带来的恐惧,肿瘤患者无所适从,我不得不总是翻来覆去的车轱辘话反复说,一来为了安慰患者紧张的情绪,二来也是让他们对化疗药物有所了解,不至于像无头苍蝇一般乱撞,甚至陷入误区,三来我想以最快最便捷的方式帮助大家面对自己的病情,如何治疗才是最优解,选择最终的性价比最高的方式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言归正传,对于化疗药而言,同一类型的化疗药物,不论你是选择医保还是非医保,国产还是进口,作用效果都会有的,贵药不一定没有副作用,便宜药也不一定生存期就差,关键还是和本身病情严重程度、分期、病理类型等有关。
紫杉醇也是如此,紫杉类化疗药不论是单药使用还是和其他化疗药物联用,都是目前癌症化疗方案的“主力军”,但是仍然有很多患者甚至医师不清楚,面对不同剂型的紫杉醇,该如何选择。今天就带领大家一文搞懂!
紫杉醇作为一种“广谱”抗癌神药,大家一定不陌生,广泛应用于乳腺癌、卵巢癌、非小细胞肺癌、胰腺癌、食管癌及胃癌等恶性肿瘤的治疗。目前国内上市的紫杉醇制剂有三种:紫杉醇注射液、注射用紫杉醇脂质体和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
紫杉类药物的前世今生
紫杉醇(Paclitaxel)是年在红豆杉植物树皮中提取得到的二萜类化合物,具有独特的抗肿瘤机制:它主要作用于微管蛋白。微管蛋白是所有真核细胞中构成细胞骨架的成分,也是细胞分裂过程中组成纺锤体的重要成分。紫杉醇通过诱导微管蛋白聚合并抑制生理性解聚,这样微管蛋白会增多,微管蛋白的增多会导致纺锤体微管的减少,纺锤丝与纺锤体无法形成,从而使异常分裂增殖的肿瘤细胞永远停留在细胞分裂G2和M期,导致其无法复制,最终使其凋亡。
很多抗肿瘤中药方子“红豆杉皮”也是为了利用其中所含有的微量紫杉醇,以期待这些微量紫杉醇能起到抗肿瘤的效果。这些凡是具有紫杉醇提取物质的肿瘤药物我们统称为“紫杉类”化疗药物。除了众所周知的“紫杉醇”,还有“多西他赛(多烯紫杉醇)”,只不过,多西他赛则是从欧洲红豆杉中提取的;之后,因为紫杉醇注射液较强的过敏反应,导致很多患者不能正常完成化疗周期,科学家们又发明了紫杉醇的新剂型——紫杉醇脂质体和白蛋白结合紫杉醇,这两种类型的相继问世,给众多肿瘤患者带来了福音。
大家可以这样理解:紫杉醇脂质体和白蛋白紫杉醇,都相较于单纯的紫杉醇注射液,多了一种“介质”,脂质和白蛋白,也就是说,因为媒介的不同(脂质和白蛋白),帮助紫杉醇在人体内减缓过敏反应、进入组织的速率,体内分布存在差异。而且,白蛋白包裹的紫杉醇相比紫杉醇和脂质体紫杉醇分布至组织的速度更快,更广泛,导致药物在血液中的暴露比同剂量的溶剂型紫杉醇更低,更容易进入肿瘤细胞、在细胞中的滞留时间更长,作用效果时间更长。紫杉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大致相似,通常包括过敏反应、骨髓抑制、神经毒性、心血管毒性、关节及肌肉痛、胃肠道反应、肝脏毒性、脱发等。
紫杉醇三种剂型的注意事项
目前主要有四种紫杉类药物:紫杉醇注射液、多西他赛、脂质体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
1
国产:紫杉醇注射液
紫杉醇难溶于水,所以变成注射液溶剂,溶剂由聚氧乙烯蓖麻油(CrEL)和乙醇组成。聚氧乙烯蓖麻油其实是一种过敏反应变应原,可刺激机体释放组胺导致严重的过敏反应,临床用药前须使用激素类物质及抗组胺药等进行预处理。
具体预处理方法:
①化疗前一晚(使用前6~12h),口服地塞米松20mg;或在输注之前30分钟左右静滴地塞米松20mg。
②在紫杉醇注射液之前30min静注或肌注苯海拉明50mg,静滴西咪替丁(mg)或雷尼替丁(50mg)。
③稀释到最低浓度(说明书中对最终使用浓度要求为0.3~1.2mg/ml,稀释体积达到ml以上),同时需要静脉滴注3个小时以上,用药一定不能太快。
④输液时:不能接触聚氯乙烯塑料(PVC),必须使用一次性非聚氯乙烯的输液瓶和输液管,并通过所连接的过滤器过滤后静脉滴注。
1
美国:紫杉醇脂质体
媒介溶质为卵磷脂和胆固醇按一定比例形成细胞膜磷脂双分子结构脂质体,紫杉醇包被在其中,无需再添加聚氧乙烯蓖麻油,明显减轻毒副反应,虽也有个别体制存在过敏反应,但发生率较低。所以,紫杉醇脂质体在使用前也要求过敏预处理治疗。
具体方法为:用前30min,静注地塞米松10mg、肌注苯海拉明50mg、静注西咪替丁mg。
输液时:只能用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不可用生理盐水,以免发生脂质体聚集(先使用10mL5%葡萄糖注射液溶解,待完全溶解后,注入-mL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用普通次性输液器,静脉滴注3小时。
1
韩国: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
以白蛋白作为载体(俗称白蛋白紫杉醇,也简称Nab-P),是国际公认的紫杉醇最先进的制剂。将紫杉醇和人血白蛋白经高压振动技术制成纳米微粒,由于白蛋白属于人体内源性产物,具有安全无毒、无免疫原性、可生物降解、生物相容性好等优点,不需要过敏预处理。同时,由于一个白蛋白分子可以和7个紫杉醇分子结合,利用细胞膜上的白蛋白受体Gp60和肿瘤组织中富含半胱氨酸酸性分泌性蛋白(SPARC)的作用,促进药物进入肿瘤细胞内,增加化疗疗效;另外,在配制及滴注中不必使用特殊的不含DEHP(塑化剂)的输液装置(可使用普通一次性输液器),不建议在输液管中接装过滤器。
白蛋白紫杉醇——化疗药里的战斗机
从疗效上来说,白蛋白紫杉醇全面碾压传统紫杉醇药物,不仅过敏反应极其罕见,而且因为白蛋白纳米微粒,还增强了化疗疗效,同时广泛应用于癌症的适应症,比如乳腺癌、卵巢癌、非小细胞肺癌,甚至连“癌中之王”的胰腺癌(联合吉西他滨)也成为了一线治疗。年,中国药企百济神州从获得了白蛋白紫杉醇在中国的独家授权,本来市面上各种靶向药都会出现“仿制药”,可是这个药物例外,因为他实在是加工技术高超,仿制实在不易,核心技术涉及纳米颗粒,白蛋白特定修饰,生产条件和工艺等。就算是中国目前市面上出现的较多的仿制药也难以%还原,但是也已经惠及了很多中国患者。
总而言之,白蛋白紫杉醇的出现给中国较多肿瘤患者带来了生机,希望将来有一天,也能纳入医保目录,普及更多患者。
参考文献:
1.王世卿.紫杉醇类化合物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J].淮海医药,,26(4):-.
2.LeeJM,ParkH,OhKT,LeeES.Int.J.Pharm.,,:.
3.王梦迪,何广卫.靶向递药系统白蛋白纳米粒的研究进展[J].安徽医药,,17(10):-.
4.蔡鑫君,徐颖颖,倪坚军.紫杉醇白蛋白纳米粒抗肿瘤临床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药理学
5.朱家龙,紫杉醇致过敏反应的防治,现代肿瘤医学,16(8),37-39
6.VonHoffDD,ErvinTJ,ArenaFP,etal.Increasedsurvivalinpancreaticcancerwithnap-paclitaxelplusgemcitabine.NEnglJMed.;(18):-.
7.Neuman,D.Chandhok,J.N.PatentWatch:Nanomedicinepatentshighlightimportanceofproductionmethods.NatureReviewsDrugDiscovery15,-()
END
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