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胰腺癌治疗专题重离子治疗篇
2021-2-22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盖博士白癜风遮盖液是不是治白癜风的药物 http://baidianfeng.39.net/a_zczz/140117/4328634.html
上一篇文章分享了日本胰腺癌治疗的外科手术方医院的推荐,今天,来为大家介绍一下,对于一些无法手术的胰腺癌患者的另外一种选择——重离子治疗。
众所周知,肿瘤治疗的主要治疗方法包括:外科手术、化疗、放射线治疗、以及近年来兴起的免疫疗法(PD-1等),其中,放射线治疗有分为光子线和粒子线治疗,一般我们国内比较常见的托姆刀、直线加速器等都是属于光子线治疗,而这些年大家逐渐开始了解到的质子线和重离子线则属于粒子线治疗。质子线和重离子线原理基本一致,所采用的粒子不同,今天,对于胰腺癌的治疗,我们着重介绍重离子治疗。
那么,重离子治疗的原理是如何呢?它与一般的其他放射治疗的区别又在哪里呢?下面来为大家做下简单的介绍。
在重粒子线治疗中,因为使用了比质子重12倍的碳粒子,所以在线量集中性和生物效果两方面都具有适合于癌症治疗的性质。
因为在体内形成高线量域(Bragg峰),与以往的X射线相比,瞄准癌病灶的照射容易,对周围的正常组织的影响也少(图1、图2)。
峰值部分的生物效应(细胞致死作用)具有比X射线和质子射线大2~3倍的性质,因此部分对现有X射线放疗不敏感的癌症,重离子治疗也有效果(图3、图4)。
上述的1和2以适合于癌症治疗的形式来表现。也就是说,重粒子线的生物效果(详细致死效果)在身体表面附近较小,越深则越大,在峰值部分达到最大。因此,如果将重粒子线的峰值部分按病灶的位置和尺寸进行调整的话,病灶比周围的正常组织在物理上和生物学上都能施加更大的剂量。
重粒子加速到光速的70%后照射肿瘤病灶。重离子进入人体后,会与靶物质发生作用,经多次碰撞失去全部能量,最后粒子本身停留在靶物质中被吸收,粒子能量大部分沉积在靶物质中,还有一部分以光子辐射形式释放出去。重离子射线是最前沿的放射治疗技术,需要临床医生、医学物理、放射生物学、工程设备设计和制作人员等高水平通力协作。
重离子治疗适用于多种癌症,主要适合的癌症类型请见下图:
日本的重离子治疗,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治疗案例占世界重离子治疗案例的80%以上:
年,筹建世界上首台重离子医疗专用装置,即前日本放射线医学研究所,也就是如今的QST病院
年,前日本放射线医学研究所(现更名为QST病院)将重离子技术应用于肿瘤治疗
年,群马大学建成第一台普及型重离子治疗设备
年治疗案例例,占全世界重离子治疗总量的80-90%
下面具体来说一说,胰腺癌的重离子治疗:
胰腺癌中,占90%左右,发病率最高的是浸润性胰腺管癌,预后并不理想,近年来,随着新型抗癌药物的研发和相关治疗成绩的提高,很多曾经无法手术的胰腺癌患者,通过术前化疗使肿瘤缩小后,达到手术条件的患者,或者在发现时处于早期,有可能进行手术的患者,都通过了局部根治性手术,对胰腺癌进行了对应的治疗。
但是,由于胰腺癌的外科手术,存在难度高、风险大、预后差等因素,很多患有多种基础病或者年纪较大的患者,因身体原因可能无法进行胰腺癌的手术治疗,在确定符合重离子治疗的条件下,可以选择重离子治疗。
胰腺癌的重粒子线治疗,根据是否需要与手术相结合,采用了两种治疗方法。
1
第一种:是以手术为前提的术前重粒子线治疗(治疗周期2周,8次照射)。
2
第二种:是根治性重粒子线治疗(治疗周期3周、12次照射),针对因病变扩散等原因不能进行手术或不希望进行手术的患者。对胰腺癌手术后的局部复发也可以采用同样的治疗方法(12次照射)进行重粒子线治疗。
但是,在任何情况下,出现肝脏、肺、远程淋巴结等转移的患者都将不再适合重离子治疗。
在胰腺癌的IV期也有只局限于局部大动脉淋巴结转移的情况。详细情况请通过主治医生确认是否适合重离子治疗。
有哪些情况的胰腺癌患者,将不适合进行重离子治呢?
出现转移(如果只是大动脉淋巴结转移,也有可能适应)
肿瘤与肠管相连,不可能避开肠管进行照射
对黄疸在胆管里插入了金属支架(管支架是可能的)
有腹水
严重的并发症等不利于治疗的全身状态
医生认为的难以治疗的其他情况
胰腺癌重离子治疗的优点是什么呢?
重粒子线能集中在肿瘤上照射高剂量的放射线,对正常组织的损伤也少,能够进行杀灭细胞效果高的治疗。对于身体无法承受手术的老年患者,对于手术风险较大、排斥手术治疗的患者,或者患有多种基础病、心肺功能无法承受手术治疗的患者来说,重离子治疗是十分适合的一种选择。
重离子照射的副作用有哪些?
因为避开正常组织只照射肿瘤,所以副作用小是重离子治疗的最大特点。
可能出现的副作用主要有:消化道溃疡、出血或胰腺炎、胆管炎等。
如果同时使用化学疗法,可能出现血液系统的障碍(白细胞数减少·血小板数减少),腹泻·食欲不振,腹痛等发生的可能性会增大。
下面根据以上所说,我们分别了解下,术前重离子治疗和重离子根治照射的相关情况:
(一)可切除胰腺癌的术前重粒子线治疗
1.此类治疗对应的患者情况:
临床病期I、II、IIB期的可切除的胰腺癌患者
对于可切除的胰腺癌的治疗,外科的治疗(手术)是第一选择,但是进行手术的患者的5年生存率还很低,其主要原因是局部复发的概率很高(见下图)。ESPAC1的临床试验为18.7%,RTOG也有34%,手术后的病理学分析显示胰腺周围有残留的癌细胞,认为这些是高局部复发率的重要原因。
2.重粒子线治疗可切除胰腺癌的成绩:
对胰腺癌患者的术前重粒子线治疗,是为了控制手术后的后腹膜的局部复发,从年开始采取2周期间,照射8次的治疗方案,到年为止治疗了26例患者。没有出现相当于重症(G3以上)的严重的残疾。在对其中21例照射后切除病例的分析中,未发现局部复发,5年生存率为52%,结果良好。
3.术前重粒子线照射的方法:
首先由主治医生确认患者是否适合进行术前的重离子照射,如果适合的话,会根据说明文件向患者说明治疗内容,并根据文件征求患者的同意。在患者最终确认适合并且接受进行重离子术前照射后,首先作为准备制作照射时所用的固定用具。然后安排CT检查,制定治疗计划。准备时间大约为一周。重粒子线治疗时间约为2周,需要进行36.8Gy(RBE)/8次的照射。然后,2-6周后实施切除手术。
(二)胰腺癌的根治性重粒子线治疗:
1.治疗对象:
A.被诊断为临床病期I、IIA、IIB、III期的原发性胰腺癌的不能手术或拒绝手术的患者
B.胰腺癌手术后局部复发的患者
2.对局部胰腺癌的重粒子线治疗的成果:
从年开始,对局部胰腺癌进行了吉西他滨(GEM)结合重粒子线治疗第I/II阶段试验,对72例患者实施了GEM并用重粒子线治疗。
治疗成绩为2年局部控制率为83%(2年照射部位无复发的比例为83%),2年生存率为35%。被照射45.6Gy(RBE)以上的高线量组42例的2年生存率、生存期间中央值分别为48%、23.9个月,成绩良好。
J-CROS(重粒子线治疗多设施共同研究:Japancarbono-ionRadiationOncologyStudyGroup)分析了从年到年在放医研、九州国际重粒子线治疗中心、群马大学实施重粒子线治疗的72例。作为正常组织障碍,重症(Grade3以上)的血液毒性有17例,非血液毒性的食欲不振只有1例,大部分都是由联合使用的抗癌剂引起的。1年及2年的局部控制率为82%及62%。
在52例55.2Gy/12次治疗的患者数据分析中,总生存率1和2年分别为81%和60%。放射线化学疗法的报告例中2年存活率为10-30%,本结果显示存活率较高。根据本试验的结果,显示了即使在高剂量下,同时使用化学疗法的重粒子线治疗也能够安全的实施,对改善预后也有积极贡献。
3.还有何种胰腺癌患者适合选择重离子治疗
胰腺癌手术后容易局部复发,通过适当的局部治疗可以期待生存期的延长。对复发的根治性治疗是切除手术,不过,由于胰腺全摘等的手术后的并发症和QOL(生活质量)的降低成为问题。使得很多患者倾向于选择重离子治疗。
对于术后局部复发的患者,选择重离子治疗的依据:
对于胰腺癌切除后局部复发病变,通过55.2Gy/12次照射的方案进行治疗的28例患者,2年生存率为72%,生存期间中央值(MST)为40个月。
而传统放射治疗X射线+化学疗法的2年生存率仅为38%,生存期间中间值为16个月左右,与此比较,重粒子射线治疗的成绩良好。针对胰腺癌手术后局部复发的重粒子线治疗,可以安全的实施,同时可以期待比较良好的治疗效果。根据以上的结果,对于难以再次手术的患者,可以考虑重粒子线治疗。
4.胰腺癌根治性重粒子线照射的方法:
主治医生要确认患者是否适合重离子照射,如果判断为适合,要根据相关说明文件向患者解释说明治疗内容,并根据文件征求患者的同意,然后得到确认后,准备开始进行治疗。
首先作为准备制作照射用固定用具,然后安排CT检查,制定治疗计划。
准备时间大约需要一周左右。
重粒子线治疗时间约为3周,55.2Gy/12次照射。另外,配合患者的病情,结合吉西他滨或者TS1并用或者重粒子线治疗单独进行治疗。重粒子线治疗后的后续治疗没有规定,推荐使用指南推荐的标准抗癌剂进行维持化学疗法。
QST病院胰腺癌重离子治疗案例分享:
局部进行胰腺体癌(红↓)重粒子线治疗55.2Gy/12次。PET图像在治疗前与肿瘤一致,显示有高度FDG聚集(黄色↓),但治疗后发现有明显的FDG聚集降低。
以上是日本胰腺癌的重离子治疗信息分享,各位对于哪些日本的相关医疗信息有兴趣,可以随时评论或者私信讨论。对于大家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我会做相关的整理和文章分享。
日日向上国际株式会社
HibikoujyoKokusaiCo,.Ltd
北京咨询窗口
TEL:--
FA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