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哪个医院,挂哪个科,这里面都是门道
2017-7-18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人吃五谷杂粮,哪有不生病的,医院,医院那么多,从社区医疗到医院,到底去哪一个?
医院里科室分类复杂,除了内外妇儿,还有神经内科、内分泌科、五官科、皮肤性病科、精神科、心理科、中医科、口腔科、物理康复、美容整形科等等。
医院,挂什么科,这是一个问题。
哪里不舒服就是哪里有问题,对吗?医院各个科室的标牌标注「清晰醒目」,病人也可能完全分不清神经科和精神科的区别,只能望文生义——因为最近整个人都没精神或者精神不好就去挂精神科,或者家里的青春期女儿和更年期老婆总发神经,就去为她们各挂一个神经科。
这时候,病人能依靠的只有常识,但是很多时候,常识并不可靠:
牙痛都挂口腔科?
这也有可能是心肌梗死的先兆。
肩膀痛都是肩周炎引起的?
也许迅速陷入感染性休克,才知道是急性胆道感染。
血糖升高都是糖尿病惹的祸?
可能挂了内分泌科打针吃药控制血糖,然后被医生的一个电话劈得外焦里嫩——其实是晚期胰腺癌,这几乎和提前宣判死刑没什么两样。
乳房溢液都是乳腺疾病,看普通外科就行了?
随后的核磁共振检查,可能显示有脑垂体的微腺瘤,病症表现在乳房,病根却在大脑。
是不是感觉越来越迷糊了?不要担心,看病这东西也是有诀窍的,往下看吧。
百姓常说的部位,和医生理解的一样吗?这之间的偏差,并不少见。
比如说:有些女性想当然地认为,乳房是女性的性器官,就应该挂妇产科。
或者在她们的生活中,乳房两个字本是禁忌,只在万不得已的时候用「胸」来替代,市面上流行的「大胸」「文胸」「袭胸」等词汇,使得她们想当然地去挂胸外科。被医生拒诊后,还会在心里暗自嘀咕:牌子上明明写着胸外科,你们为什么不看胸?
实际上,胸外科主要看肺、气管和食道,有时候也看纵隔。心胸外科分家后,胸外科连心脏的闲事儿都不管了——胸壁上的乳房,在胸外科医生眼里,可能只是开胸手术时一对碍事的东西。
乳房问题到底该去哪?医院,乳房的疾病是归普外科管的,医院会单独成立两腺外科(乳腺和甲状腺),再医院可能会有更细分的乳腺外科。Soeasy!
乳房解决了,那么其他的问题呢?当不知道该怎么看病的时候,该问谁呢?
不知道去哪看病?问全科医生!现代医学越来越发达、越来越无所不能,分科也越来越细,甚至专科中还有亚学科,除了专科门诊,还有专病门诊,这让病人挂号时无所适从。
——所以说,除医院以外,全科医生也是必要的一环。这也是目前医疗改革的大方向。
让全科医生成为每个社会成员的健康守门人,不仅极大节约医疗成本,并且让每个人在生病的时候,心灵都有着落,身体都被照护,而不是连号都不知道怎么挂的寂寞孤独冷。
大医院的发展趋势,不是盖更高的大楼,不是建更细的分科,而是各个专业的医生围绕病人的重新合作,建立疾病中心、会诊中心、疑难病诊治中心。
然而,这一切刚刚起步,大楼随时可以拔地而起,全科医生的培养却不是一日之功。
全科医生都要做什么?不要小看全科医生的工作。
专家是把一类疾病弄懂看透,全科医生却要对浩若烟海的医学知识都有所了解,除了四大科七小科的病都要会看,还要负责疫苗接种、心理健康、营养学、运动理疗康复等问题。
全科医生的工作和专家一样重要。并且,因为人类的大多数疾病都是常见病和多发病,基本都能在全科医生那里得到诊断和治疗。
因此,基本医疗保险和全科医生的覆盖程度,比治疗疑难杂症的专家更加重要。
如果社区医疗覆盖率足够广泛,中国人哪里不舒服,可以第一时间给自己的全科医生或者他的助理打电话,第一时间得到关怀、安慰和指引,而不是上X度、上院子、上朋友圈……
本文摘自《只有医生知道!3》一书,由作者授权丁香园转载。
责任编辑:刘冬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