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精准治疗丨第二十八届浙江省肿瘤防
2025/1/20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年3月10日-12日,第二十八届浙江省肿瘤防治学术年会暨第五届浙江省肿瘤科技创新与精准治疗高峰论坛在丽举行。
此次大会由浙江省抗癌协会主办,丽水市抗癌协会、医院医院共同承办。浙江省肿瘤防治学术年会是我省规模最大的肿瘤学术年会之一,基于疫情防控的需要,会议以线下+线上直播的形式举行,以学术报告、专题讲座、文献解读、MDT讨论、病例分享等多种形式展开,内容涵盖肿瘤学前沿的外科治疗、免疫靶向药物、放化疗进展及预防筛查等,旨在打造肿瘤多学科学术交流平台,展示国内外肿瘤学发展最新成果。5名院士、一大批国内外知名肿瘤学相关学者、临床医生及公共卫生专家参加会议。杏坛泰斗云集,行业巨擘荟萃,给大家带来了新知识、新视野、新理念和新收获。
浙江省抗癌协会理事长毛伟敏致开幕词
丽水市卫生健康委党委书记、主任吴郁郁致欢迎词
他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对省内外各位专家对浙江省和丽水市肿瘤防治事业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省科协副厅长级驻会领导谢牧人致辞
中国抗癌协会秘书长王瑛致辞
中国工程院院士郑树森致辞
丽水市抗癌协会理事长、医院党委书记邵初晓教授
大会开幕式由丽水市抗癌协会理事长、医院党委书记邵初晓教授主持。
医院院长王慧明教授,丽水市科协主要负责人邝时忠应邀出席大会。
丽水市抗癌协会5位副理事长涂韶松教授、周小庆教授、徐宏涛教授、梅祎军教、王祖飞教授等出席大会。
开幕式上,举行了浙江省抗癌协会科技奖颁奖仪式和浙江省抗癌协会肺癌诊疗一体化中心授牌仪式。
颁奖与授牌
浙江省抗癌协会秘书长吴扬主持颁奖仪式
开幕式后,大会主会场进行本届大会最重磅的院士学术报告,五位中国工程院院士为大会作专题报告,他们从肿瘤临床科研、科研范式变革、靶向治疗等方面,高屋建瓴地分享了最前沿的科研理念、最深刻的学术认知。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肝癌科学中心主任,医院临床医学中心主任王红阳作《重视复杂疾病的科研范式变革》专题报告。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医学会副会长、浙江大学器官移植研究所所长郑树森作《肝癌的综合治疗进展》专题报告。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主任林东昕作《食管癌基础研究和防治进展》专题报告。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级重点学科带头人,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市口腔医学重点实验室主任张志愿院士作《重视肿瘤临床科研》专题报告。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基础医学与肿瘤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医院院长谭蔚泓作《肿瘤靶向药物治疗》专题报告。
随后,四位中国肿瘤青年科学家获奖者作学术报告,他们从肿瘤治疗的创新研究、靶向精准治疗、临床应用等方面,指引与会同仁拓展新视野、探索新方向。
浙大二院肿瘤内科主任、教授袁瑛作《微卫星不稳定的检测与临床意义—我与MSI共成长》学术报告。
医院科研部主任、教授杨柳作《胰腺癌精准诊疗的创新研究及临床应用》学术报告。
浙江大学医院金洪传教授作《谷氨酰胺代谢:肿瘤精准治疗新靶点?》学术报告。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医院院长、教授徐骁作《精准医学时代的肝癌分子分型》学术报告。
毛伟敏教授、张苏展教授、邵初晓教授、吕宾教授、许国强教授、李宏教授、纪建松教授分别主持主会场报告会。
据了解,本次会议除11日下午举行的浙江省肿瘤防治学术年会主会场、院士报告会、中国肿瘤青年科学家报告会外,还设置肿瘤整形分会场、乳腺肿瘤分会场、大肠癌专委会分会场、肿瘤精准治疗专委会分会场、肿瘤生物治疗专委会分会场、肿瘤生物治疗专委会分会场、血液肿瘤专委会分会场、肿瘤临床药学专委会(筹)分会场等八大分会场。
为期两天的会议,与会专家、学者将充分交流肿瘤精准医疗、肿瘤多学科治疗、肿瘤规范化诊治技术、肿瘤科技转化等肿瘤防治领域新观点、新技术、新方法,针对如何提高我省临床肿瘤精准诊治水平,进一步推动肿瘤的规范化、个体化、多学科综合治疗,努力提高患者五年生存率,改善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提出新思路,全面推动我省肿瘤防治事业的发展。
长按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