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云集,共话肿瘤前沿技术,听听都说了啥

2024/1/18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年10月8日-10日,在严格遵守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中华肿瘤大会暨POST-ASCO信息交流会议在成都世纪国际会议中心召开。大会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主办,四川省医学会、电子科技大医院医院承办,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南方肿瘤临床研究协会协办。

10月8日开幕的POST-ASCO信息交流会议旨在向国内肿瘤学者传递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关于各个癌种的最新诊疗研究,现场云集了国内50多位肿瘤学界大咖进行名家讲坛。各位专家分享和讨论了包括肺部肿瘤、头颈部肿瘤、消化道肿瘤、淋巴瘤、泌尿系统肿瘤、妇科肿瘤、软组织肿瘤以及罕见肿瘤在内的多个癌种的最前沿进展,涉及知识范围广、交流内容丰富。

开幕式盛况

上午8时大会正式开幕,广东省南方肿瘤临床研究协会(CSWOG)会长、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卢泰祥教授代表大会主委会向各位专家表达致意,介绍了POST-ASCO的重要意义,并祝愿此次大会圆满成功。电子科技大医院?医院党委书记郎锦义教授发表致辞,他介绍了我院医防结合、早筛早查开展情况,以及医、教、研、防、管五位一体发展理念。

开幕仪式环节由电子科技大医院?医院副院长吴建林教授主持。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卢泰祥教授教授致辞

电子科技大医院?医院党委书记郎锦义教授致辞

电子科技大医院?医院副院长吴建林教授主持开幕仪式

第一环节讲题由陆军医院朱波教授和电子科技大医院?医院李强教授担任主持。首先由上海医院陆舜教授介绍肺癌的精准靶向治疗,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常见驱动基因靶向治疗的研究数据进行解读。他提到NSCLC的精准治疗之路目前已取得阶段性胜利,但临床需求仍未满足,需要继续深化研究。同济大医院周彩存教授从肺癌发展史出发介绍了早期及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最新进展,并详细对比解读了多项临床研究结果,表示免疫治疗在早期和局晚期NSCLC中的治疗地位及治疗模式仍需继续探索。紧接着,医院邬麟教授进行了小细胞肺癌治疗进展的专题报告,邬教授详细讲解了小细胞肺癌(SCLC)治疗演进历程、目前治疗现状,梳理了免疫治疗、抗血管治疗及其他靶点抑制剂治疗在SCLC治疗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SCLC未来包括Biomarker探寻等多项内容进行了展望。

汕头大医院林英城教授、电子科技大医院?医院姚文秀教授作为讨论嘉宾参与了此环节讨论与观点分享。

朱波教授、李强教授主持

上海医院陆舜教授

同济大医院周彩存教授

医院邬麟教授

林英城教授及姚文秀教授讨论

第二环节由医院任秀宝教授、电子科技大医院?医院冯燮林教授担任主持。医院的牛晓辉教授介绍了软组织肉瘤的诊疗进展,牛教授从软组织肉瘤研究目前所面临的窘境,到手术、放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及TCR-T等进展研究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并表示骨与软组织肉瘤治疗应从基因组学等多个组学层面进行临床研究设计,从而对治疗策略制定提供未来方向。陆军医院梁后杰教授分享了胆道恶性肿瘤的诊疗进展,提出胆道系统肿瘤是一组不同的疾病,治疗应进行多维评估,寻找关键生物标志物及检测方法,个体化治疗达到临床获益。

医院姜永生教授、医院叶升教授参与了此环节讨论并分享了关于软组织肉瘤及胆道系统肿瘤治疗观点。

冯燮林教授及任秀宝教授主持

医院牛晓辉教授

陆军医院梁后杰教授

姜永生教授及叶升教授讨论

第医院伍钢教授、中国人民医院张为民教授担任主持。医院冯梅教授介绍了关于头颈部肿瘤综合治疗进展,从免疫联合新模式、新型药物、预测因子、HPV阳性口咽癌降级策略四个方面详细解读了目前头颈部肿瘤的研究进展,并提出如何优化头颈部肿瘤治疗的模式,从而提高患者生存的同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牟永告教授分享了肿瘤治疗电场(TTFields)治疗高级别脑胶质瘤的初步疗效和安全性分析。牟教授介绍TTFields是一种非侵入性、抗有丝分裂的新型肿瘤治疗方法,并向大家讲解了TTFields的研究发展历程,分享了目前他所在科室关于TTFields治疗高级别脑胶质瘤治疗情况以及所开展的研究。电子科技大医院?医院李超教授分享的主题是现代头颈肿瘤外科:肿瘤根治如何兼顾患者功能及颜值。李超教授风趣幽默的讲解了包括甲状腺肿瘤、腮腺肿瘤在内的多种头颈肿瘤的治疗及整形外科情况,提到头颈部肿瘤治疗不仅要兼顾肿瘤本身治疗,同时应兼顾患者外貌的修复。肿瘤整形不是目的,根治第一,功能第二,美观第三。

电子科技大医院?医院张石川教授、医院折虹教授参与了此环节讨论。

张为民教授、伍钢教授主持

医院冯梅教授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牟永告教授

电子科技大医院?医院李超教授

张石川教授及折虹教授讨论

安徽医院孙国平教授、医院罗成华教授担任第四环节主持。中医院林天歆教授分享了年尿路上皮癌研究进展。林教授不仅对晚期尿路上皮癌的免疫单药、联合靶向、ADC药物等相关研究一一作了解读;还分享了今年ASCO关于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IBC)在保膀胱策略上的突破研究以及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免疫治疗探索。医院胡毅教授分享了目前前列腺癌的诊疗进展,从前列腺癌流行病学与进展模式、晚期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HSPC)治疗、晚期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RPC)的治疗以及前列腺癌未来展望这四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讲解,并梳理了今年ASCO关于前列腺癌研究数据。

电子科技大医院?医院副院长廖洪教授、医院王辉教授作为此环节讨论嘉宾进行了观点分享及讨论。

罗成华教授及孙国平教授主持

中医院林天歆教授

医院胡毅教授

廖洪教授及王辉教授讨论

下午,POST-ASCO信息交流会继续进行。第一环节的主医院赵君慧教授及广西医院胡晓桦教授担任。首都医科医院安广宇教授讲授了晚期结直肠癌靶向治疗策略;安教授通过抗EGFR单抗+三药方案、抗EGFR单抗维持治疗、BRAF突变mCRC治疗进展、HER2表达mCRC治疗进展四个方面对最新研究进行详细讲解,并提到mCRC全程管理的策略,合理的药物布局可使患者获益最大化。上海交通大医院王理伟教授详细讲解了胰腺癌综合诊治现状、胰腺癌精准诊疗体系建立及应用、ASCO胰腺癌最新研究结果,并分享了晚期胰腺癌患者真实数据,为临床诊疗带来了新思考。

广西医院彭涛教授、医院陈凡教授作为此环节讨论嘉宾做了精彩的讲题内容讨论及观点分享。

赵君慧教授和胡晓桦教授主持

首都医科医院安广宇教授

上海交通大医院王理伟教授

彭涛教授和陈凡教授参与讨论

第二环节由浙江大医院丁克峰教授、电子科技大医院?医院张智慧教授担任主持。南京医院?医院李建勇教授介绍了B细胞淋巴瘤的诊疗进展;他提到NGS、PET等新技术在B细胞淋巴瘤中价值;并介绍到BTK抑制剂等小分子靶向药物以及R-CHOP+X方案的应用;最后李教授说到新靶点的开发、联合治疗、通用型CAR-T细胞的应用,有望使这一技术惠及更多患者。医院邓艳红教授分享的题目为结直肠癌精准化治疗的发展及展望,邓教授详细解读了结直肠癌ASCO及ESMO最新进展。她根据结直肠癌中分子分型从六个方面对最新研究进行分析解读。

电子科技大医院?医院燕锦教授、医院周辉教授对此环节讲题进行了精彩的讨论及观点分享。

张智慧教授、丁克峰教授主持

南京医院?医院李建勇教授

医院邓艳红教授

燕锦教授、周辉教授参与讨论

医院熊建萍教授及医院秦艳茹教授担任第三环节主持。医院?医院高国兰教授进行了宫颈癌诊疗进展的专题分享;高教授从宫颈癌流行病学及现状、中国女性感染HPV特点以及宫颈癌诊疗几个方面进行主题分享,详细为我们介绍了宫颈癌目前诊疗情况。电子科技大医院?医院张国楠教授分享的题目为卵巢癌的诊疗新进展,张国楠教授从晚期卵巢癌诊疗现状、PARP抑制剂在新诊断卵巢癌维持治疗新进展、PARP抑制剂在铂敏感复发性卵巢癌维持治疗新进展以及复发性卵巢癌二次减瘤术新进展四个方面进行阐述。他提出了卵巢癌治疗要点:手术是基石、化疗是关键、PARPi是希望、MDT是护航、全程管理是保障。

医院尹如铁教授、医院张红雨教授作为讨论嘉宾做了此环节讲题内容讨论及观点分享。

熊建萍教授和秦艳茹教授主持

医院?医院高国兰教授

电子科技大医院?医院张国楠教授

尹如铁教授和张红雨教授参与讨论

第四环节由医院单保恩教授、山东第一医院徐忠法教医院董坚教授共同担任主持。医院焦顺昌教授介绍了罕见肿瘤的诊疗进展,焦教授介绍了罕见肿瘤定义以及目前现状;他分别对各系统罕见肿瘤目前研究进展做逐一解读,最后焦教授呼吁对于罕见肿瘤,我们应在改变观念、正确诊断、预后判断、正确临床决策、MDT等方面给于更多

转载请注明:
http://www.whyxqt.com/yxahl/11491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