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
2024/2/26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北京中科白癜风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作者
樊登读书·盛夏的青藤
中年人的世界哪里容易二字?
人近中年,双亲渐渐老去,子女悄然长大,所有重担都落在中年人身上,每天周而复始的是快节奏的生活,拼命的工作。
小心翼翼,谨小慎微,收起内心的脆弱,带上外表的坚强,这简直是中年人奔跑的标配。
人到中年,就会发现时间越来越少,也越过越快。
甚至感觉能力匹配不上欲望,焦虑重重,一部留神便会引发情感性或生理性疾病。
有心理学研究表明,焦虑都是源自于对事件的“不确定性”。
在现实生活里,常让人们过度焦虑的事情,往往并不是眼前的事情,而是那些不确定的“明天”和“后天”,那些还没有到来,又或许永远也不会到来的事。
虽然适当焦虑,可激发人奋勇前行的动力。
但过度焦虑,则会导致草木皆兵,伤身,伤人。
过度焦虑吞噬好脾气
过度焦虑,则性情易怒,脾气易燥,情绪易失控。
稍有不顺耳的言语,敏感的神经便被触发,内心掀起狂风暴雨,脾气乱发一通。
过度焦虑,简直就是情感世界里的洪水猛兽,来势汹汹,不知扼杀了多少原本和谐的亲子关系,推远了多少亲人,浇淡了多少情感。
宋倩,电视剧《小欢喜》中的单身母亲,一个人带着女儿英子生活,把所有希望都寄托于女儿身上,视英子为自己的一切。
宋倩的内心是忧虑的,担忧女儿的成长,患得患失,情绪化,控制欲,吞噬了她原本就不够强大的内心。
面临内心的重压,过度的焦虑,她不能尊重女儿的种种选择,想主宰女儿的一切,掌控孩子的人生,最终导致英子心理出现问题,亲子关系愈发紧张。
英子失眠,整夜睡不着,空气中都弥漫着压抑焦虑的气息,她一度想逃离母亲,甚至跑到海边,险些选择跳海轻生。
过度焦虑错失良机
太过盼望赢,盼望认可,盼望成功,就会将自己置于一种紧张焦虑的高压之中,这种重压会导致做事瞻前顾后,患得患失。
欲速则不达,过度焦虑,无论是谁,都会容易无法分辨事情的主次矛盾,无法做出理智的选择。
电视剧《坐88路车回家》中的黄哆,学习成绩拔尖,高考前毅然而然地放弃被保送的机会,决意参加高考,非北大清华不上,太想太想有个完美的结局。
高考前,过度焦虑的黄哆,担心考试来月经肚子疼,影响发挥,吃多了黄体酮,导致考场上晕倒,最终与心仪的大学失之交臂。
黎明前的曙光最为黑暗,如果能再坚持一下,不那么焦虑,相信有问题也能游刃而解,又或许,一切本都不是问题呢。
过度的焦虑往往会导致阵脚大乱,作出不当的选择,乃至错失良机。
过度焦虑伤身耗能
很多人认为,焦虑只是一种不良情绪,只是情绪上的,实际上也是身体上的,过度焦虑会伤身耗能。
《左传》记载,春秋时吴国大夫,因遭楚太子少傅费无忌陷害,为逃避追杀,来到吴楚交界的昭关。
因各种焦虑难耐,竟于过关前夜,一夜白了满头乌发,可见过度焦虑与人的身体影响之大。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英国伦敦大学等几所高等学府的研究者发现:焦虑会增加人们死于肠癌、前列腺癌和胰腺癌等癌症的风险。
长期焦虑还会导致失眠并且增加心脏的负担,增加死亡率。据资料统计长期焦虑的人中有大约25%患上了心脏病。
过度的焦虑,可能会成为一种病态,于无形中消耗着一个人最为珍贵的资源:健康的体魄。
运动才有健康的体魄!
年前,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说:人类最好的医生就是空气、阳光和运动。
运动,是治愈过度焦虑的良药。
适当运动有助于治愈过度焦虑,如跑步等运动可以使身体挥发汗液,加速身体新陈代谢,有助于促使心情舒畅,让过度焦虑的心情慢慢放平和。
辛格,一印度岁的老人,自他的妻子和儿子相继去世后,89岁的他开始迷上了跑步。
辛格每天要跑上16公里,目的就是为了让自己失去亲人的情绪在跑步运动中得到排遣,甚至在岁时,他还坚持参加马拉松比赛,他说,那是他特别幸福的一天。
运动,带给辛格的不仅是长寿,更有平和健康的状态。
实干成就自我
实干,点亮内心的光,照亮自己,治愈自我。
找一个点,一个自己擅长的点,突破自我。
影片《当幸福来敲门》是一部非常精彩的电影,主人公克里斯因公司裁员而丢了饭碗。自此又遭遇了一连串重大打击。
失业的克里斯带着儿子,各处流落,甚至躲在地铁站那反锁了的卫生间里度夜,在那里泪水与疲惫相伴着流浪,落魄之至。
可坚强的克里斯面临困境,及时地抓住机会,成为一名合格的股市交易员,不仅如此,他更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实干,拥有了自己的公司,造就了金融业的一段传奇佳话。
克里斯的天赋为他的成功奠定了可能,但实干才是他在金融行业取得重大成就的关键。
实干吧,面临困境,焦虑的人们,坚信幸福终将会来临!
读书照亮自我
有研究表明,超过55%的人在上网看到别人的照片会产生负面情绪,如嫉妒、羡慕等等,从而焦虑重重。
中年人的过度焦虑,有时候是看的太多,想得太多,越看越觉得自己不易,自己委屈,越想越感到焦心、忧虑,以至于坠入思想的至暗时刻。
而书,是吹散过度焦虑这一阴霾的良剂。
走进书的世界,可明理,可悟道,更是可以修身。
汉代刘向《说苑》一书中有言:“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寻一处净地,以书治愈自己,从中更好地发现自己,认识自己,理解自己,从而完善自我,修正自我,继而照亮自我。
暂离外界的纷纷扰扰,读书吧!
以书中之光驱除焦虑,化解焦虑,终将治愈、实现自我。
接纳,与自我和解
有些事情,能改变时尽全力去做,无法力挽狂澜的,便接纳。
庄子有言: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大意是若世事艰难,无可奈何,便安于处境、顺应自然。
唯有接纳不如意的人生,不完美的自我,才可以远离焦虑,收获幸福。
电影《乌云背后的幸福线》中男主人公帕特是一个超级乐观的人,他似乎总能看到人生的光明面。
帕特曾说:“太阳你知道吗?我会承受所有的不愉快,化之为动力,拨开乌云,发现一丝幸福线。”
生活的窘境,失意,没有压倒帕特。他摒弃焦虑,乐观勇敢,最终遇到了蒂凡尼,两人慢慢从友谊发展成爱情,收获了幸福。
帕特的故事告诉我们,如何更好地去接纳挫折,接纳不完美的自己,与这些本不完美的生活友好相处,方能治愈自我,找寻到幸福。
写在最后:
中年人焦虑多多,困于难得,忧于失去。
“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
中年人的人生路,风雨兼程,得与失,成与败,走错路,走弯路,不完美是常态。
每个人,都各有各的不易,各有各的焦虑,这世上没有一个人一生都是顺利的。
生活本就不完美,放下过度焦虑,找个擅长的点,实干笃行,突破自我,实现自我。
罗曼·罗兰说:“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这也将注定,突破自我,修复自我,接纳自我,是我们一生的修行。
一代军师刘伯温有言:“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
放下种种焦虑,运动,读书,修复自我,接纳自我成就自我,照亮自我。
时光匆匆,步履不停,伴着光,前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