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条中时间都可以逆转,胰腺癌却还没
2020-11-17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医院订阅哦!
上周上映的院线电影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克里斯多夫·诺兰导演的新作《信条》了。
除了诺兰一贯的烧脑时间旅行设定,该片使用60万英尺胶片的拍摄并引入热力学熵的概念,以及演员的出色演技等等都成了大众的热点讨论关键词。
剧情中同样备受讨论的还有,富可敌国任意操纵时间流向的反派安德烈·萨特(AndreiSator),决定让全世界给他陪葬的原因竟然是,多次穿越受到辐射导致了胰腺癌没得治。
其实除了电影里虚构的大人物,很多现实中的世界级名人也饱受胰腺癌的摧残。
年10月5日晚间,苹果创办人之一、前CEO乔布斯在与病魔抗争了足足7年之后,因患胰腺神经内分泌瘤(PNET)去世,终年56岁。
有着“高音C之王”美誉的男高音歌唱家帕瓦罗蒂,在年被诊断患有胰腺癌,随后接受了手术治疗,病情基本得到了控制。次年8月,再次病重住院,9月6日逝世,享年71岁。
美国电视新闻节目的先锋人物唐·休伊特,年创造并执导了历史上著名的肯尼迪与尼克松的电视辩论会,年在创造的《60分钟》为深度新闻报道树立了杰出的榜样。这位CBS的传奇主播于年8月19日因罹患胰腺癌而辞世,享年86岁。
......
如此可怕的胰腺癌是怎样一种疾病?
胰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程度很高的消化系统肿瘤。
其诊断和治疗都很困难,发病率和死亡率近年来明显上升。患者五年内的生存率小于10%,绝大部分在确诊后半年内死亡,是预后最差的恶性肿瘤之一,因此也被称为“癌症之王”。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的《全球肿瘤流行病统计数(GLOBOCAN)》,胰腺癌在世界范围内新发病例位列第11,而死亡人数上升至第7位。
在中国,胰腺癌新发病例位列全部高发癌症第9,死亡人数位列第6。
胰腺癌为什么如此难治愈?
胰腺,位于腹腔深处。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
患癌早期没有任何的症状和体征,同时癌细胞恶性程度高生长速度快,又容易侵犯周围的淋巴结和血管。
由于位置特殊,手术难度非常大,容易造成大出血。常规肿瘤的辅助治疗手段如放疗,化疗和靶向治疗等等,对胰腺癌的作用并不大。
即便经过医生和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胰腺癌已经成功迈入化疗有效的时代。但对比其他高发癌症,如肺癌和乳腺癌,随着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的飞速发展,患者的生存早已有了质的飞跃。
所以,现阶段面对胰腺癌,防大于治,早发现才有可能取得比较好的治疗效果。
胰腺癌高发人群有什么特征?
胰腺癌的病因尚不十分清楚。其发生跟多重不良生活习惯、疾病因素、环境污染及遗传因素等等有关。
胰腺癌高危人群包括:
(1)长期抽烟饮酒的人群
国外大量前瞻性研究及病例对照研究表明,吸烟量的多少与胰腺癌的发病呈正相关。同样,长期的酒精刺激,一方面会直接损伤胰腺组织;另一方面,酒精可作为致癌物的溶剂,促进致癌物进入胰腺,为胰腺癌的发生创造条件。
(2)家族里面有胰腺癌患者
流行病学研究证实胰腺癌有家族聚集的特点,研究发现,大约10%~20%的胰腺癌具有家族史,亲属患病危险约增高3-5倍,若家族中有2例以上胰腺癌,其一级亲属患胰腺癌的危险性比一般人群高约18倍左右。
(3)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或者糖耐量异常作为胰腺癌的病因尚有争论,但建议那些突发无家族史的糖尿病患者去做胰腺癌筛查。
(4)胆囊切除者
胰腺癌发病可能与切除胆囊有关,有报道说胆囊切除20年以上的患者发生胰腺癌的危险性超过70%。
(5)有慢性胰腺炎、胰管结石、结石性胰腺炎的患者
反复发作慢性胰腺炎、胰管结石或结石性胰腺炎有可能是一种癌前期病变。
(6)严重肥胖,超重,高脂血症的人群
胰腺癌也被称为“富贵癌”,超重、肥胖人群的发病率可提高45%。多项研究认为富含红肉(猪、牛、羊肉)、高脂肪和高能量的食物可能增加致胰腺癌的危险性,而通过摄入富含蔬菜、水果的饮食可预防33%-50%的胰腺癌发病率。
如何通过“三早”预防胰腺癌的发生?
日常生活中,做到以下这三点,就可以有效避免肿瘤的发生:
(1)要少吃高动物蛋白、高脂肪饮食;应保证饮食中肉、蛋、蔬菜、水果、粮食的合理搭配,不挑食,不偏食,少吃煎、炸、烤食品,并适当多吃些粗粮、蔬菜和水果。
(2)戒烟,吸烟不但是肺癌的主要诱因,亦能使胰腺癌发病率明显升高。
(3)要坚持体育锻炼,要保持持良好的心态,不要忌暴饮暴食,要少接触萘胺和苯胺等有害化学物质。
因为胰腺的早期症状形式多样,且不典型,如不能解释的腹痛、背痛,梗阻性黄疸,体重突然明显下降,血糖突然升高和消化不良。在门诊经常被当作胃病治疗。
对于高危人群,建议从40岁左右开始定期筛查胰腺癌。
B超是胰腺癌诊断的首选方法,结合腹腔镜检查,对早期筛查有相当大的帮助。
一旦怀疑胰腺癌,CT检查是必要的。
对已确诊为胰腺癌但又无法判断能否手术切除时,选择血管造影和腹腔镜检查是有临床意义的。
但癌症不是突然发生的,只是被突然发现的。
以上常规医学检查手段可以有效检测到早癌阶段,那还有没有在胰腺癌形成肿瘤团块之前就把这个苗头筛查出来的方式呢?
肿瘤的发生是一个延续很长时间的过程,经历发生、发展,最后形成肿瘤组织。
刚开始仅是单个基因的突变,这个过程大约需到8~10年时间,然后才会出现细胞的癌变,大概也需要3~5年的时间,然后就进入了早期癌症的过程,大约经历1~2年时间,然后肿瘤就会进了一个快速生长的中晚期,这时候的肿瘤生长是非常快的。
我们现在可以通过细胞及基因级别的精准检测将肿瘤形成的进程终止掉,降低患癌风险。
“癌症之王”固然可怕,但研究表明,直径小于2cm胰腺癌的5年生存率达到20%-40%;直径小于1cm的胰腺癌五年生存率更是达到67%,这些远高于中晚期胰腺癌的3%-5%。
通过先进的检测手段,也可以更早的规避风险。
健康规律的日常生活习惯,结合定期检测早筛。
了解自己的身体密码,才能更及时地排除隐患,延长生命的长度和丰度,健康快乐地活到天然寿命!
如您有任何消化道健康方面的疑惑和体检早筛的需求。
欢迎扫描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