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得云开见月明,倪泉兴教授畅谈胰腺癌诊治

2020-6-17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胰线生机

胰腺肿瘤公开课

癌中之王

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年发布的数据显示,年全国胰腺癌发病例数和死亡例数分别为9.5万和8.5万,位居恶性肿瘤发病及死亡的第10位和第6位,胰腺癌发病率与死亡率之比为1:0.89,是名副其实的“癌中之王”。胰腺癌早期诊断率低、手术切除率低,5年生存率更不容乐观。

中国医学论坛报特别邀请国内著名外科学专家、医院终身教授、医院胰腺外科荣誉主任、胰腺肿瘤多学科综合治疗协作组首席专家倪泉兴教授,解读国内胰腺肿瘤诊疗的现状与发展。

问题一

您从医五十载,这期间胰腺癌治疗

出现了哪些变化与进步?

倪泉兴教授:尽管胰腺肿瘤总体上还没有突破性的进展,但其实在各个方面都有很大的进步。

诊断

早年胰腺肿瘤发病率低的关键原因是难以诊断,当时只有在患者出现梗阻性黄疸时才会发现胰腺肿瘤的存在。通过胃及十二指肠造影能够发现十二指肠圈扩大和反3字征,但肿瘤已是晚期,很难进行手术切除。

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胰腺癌的诊断有了长足的进步。动态增强薄层CT是目前首选的影像学检查;超声胃镜可以进入体内探查病变;PET/CT可以观察到肿瘤大小、部位和转移灶之外的信息,例如肿瘤的代谢高低,从而反映出肿瘤的恶性程度和肿瘤负荷。

活检的方式也有所不同,早些年需要为患者开腹后根据情况决定穿刺活检或是切取活检,而现在可以在影像定位下进行体外穿刺活检。在肿瘤标志物方面,过去仅有特异性较差的γ-谷氨酰转移酶(γ-GT),现在则有CA19-9、CA、CA50和CEA等作为指标。综合这些检查结果,再配合病史和体征检查,如今的诊断率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治疗

治疗方面也有很多变化。以前最常见的治疗是姑息性手术,例如患者出现黄疸时进行T管引流术,出现十二指肠梗阻时进行胃空肠吻合。而现在,随着手术技术的进步和静脉营养的支持,手术的成功率比以前提高很多,胰瘘发生率降低了,患者围手术期的死亡率明显下降,生存率也逐渐提高。

药物方面,曾经的化疗药物仅有5-FU,而现在吉西他滨、白蛋白紫杉醇、替吉奥等药物逐渐应用于临床。尽管靶向药物现在的疗效还不令人满意,但是随着厄洛替尼、奥拉帕利等靶向药物不断在胰腺癌中开展临床研究,也许将来会给患者带来生存获益。

其他治疗方式的进步,也在不断帮助胰腺癌患者。调强适形放射治疗(IMRT)、质子/重离子放疗等技术的应用,使得一些患者获益。除此之外,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前提下,射频微波和高能聚焦超声刀等技术,同样提高了患者生存,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问题二

作为“癌中之王”的胰腺癌,

在诊治过程中有哪些尚未解决的难题?

倪泉兴教授:胰腺癌的诊治尚有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胰腺肿瘤的发病原因尚未清楚。从基因突变到形成肿瘤细胞要7~8年,从肿瘤细胞发展为可测定的肿瘤组织也要近10年的时间,而一旦形成肿瘤组织到患者去世,时间仅有短短一、两年。因此,胰腺肿瘤有哪些致病的高风险遗传因素、有哪些导致基因突变的外部因素仍有待研究。尽管吸烟被认为是导致胰腺癌的重要因素,但目前依然不清楚吸烟是如何导致胰腺肿瘤形成的。

胰腺肿瘤可以通过局部浸润、血运转移、淋巴转移等多种方式转移,甚至一些病例在没有腹腔转移的情况下发生了远端转移。所以,我们尚不清楚胰腺肿瘤的转移规律。

胰腺肿瘤药物的治疗效果依旧不令人满意。尽管比起5-FU,吉西他滨和白蛋白紫杉醇已经能够提高患者的生存,但效果仍是差强人意。患者一般在一年左右的时间就会产生耐药性,耐药的机制现在仍是一个难以解答的问题。靶向药物方面,现阶段能够用于胰腺肿瘤的靶向药物对生存的贡献非常有限。未来,需要科学家和医生共同努力,寻找毒性小、副作用弱,并且不容易产生耐药性的新药。

除此之外,即便是依靠外科手术对胰腺肿瘤进行了根治,包括肿瘤干细胞在内的肿瘤细胞依旧可以通过血液循环存在于体内,一旦环境允许,会种植到患者身体的其他地方。因此,消灭能够增殖分化的肿瘤干细胞,是一个关键而困难的问题。

问题三

对于年轻的胰腺外科医生,

您最想对他们说什么?

胰腺外科是临床上最辛苦、风险最大的学科,往往大家都不愿意选择胰腺外科。胰腺外科的手术时间可能要比其他科室长很多,患者的并发症更多,所以胰腺外科的医生首先要耐得住清贫,吃得了苦。

胰腺外科的医生通常需要与其他团队合作。胰腺外科能够进行手术根治胰腺肿瘤的患者很有限,许多患者需要通过新辅助治疗才有机会达到能够手术的条件。年轻医生除了要学会开刀,学习如何减少并发症,了解如何与患者沟通,同时还要与内科医生一起努力,寻找更加有效的治疗药物,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

我乐于见到他们都比我强,我希望他们每一位都能在这个领域取得很好的成绩,再去培养更多优秀的医生。

“胰”线生机·胰腺肿瘤公开课特邀医院胰腺外科团队,分享胰腺肿瘤外科手术与综合治疗的先进技术与经验,医院外科医生的手术技能、推广肿瘤规范化诊疗的理念。

已上线课程

刘辰教授

第一讲

从LDP到LPD:一个胰腺外科专科医生的成长之路

徐晓武教授

第二讲

腹腔镜胰腺手术相关问题的思考与体会

刘亮教授

第三讲

“小胰癌”特殊的生物学特征及临床诊治策略

张波教授

第四讲

胰腺癌Whipple术后并发症的防治

采写:徐惕君

编辑:孙悦

点小花花,让他们知道你“在看”我

文章已于修改

转载请注明:
http://www.whyxqt.com/yxayy/11111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