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群英课题组BCAT2乙酰化能促进自身
2021-10-19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北京去哪里医院治疗白癜风最好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
大家好,今天分享的文章来自年的SignalTransductionandTargetedTherapy,题为:AcetylationpromotesBCAT2degradationtosuppressBCAAcatabolismandpancreaticcancergrowth。文章的通讯作医院的雷群英教授,该课题组主要研究方向为肿瘤异常代谢。
主要内容:BCAT2(支链氨基酸转氨酶2)K44位点的乙酰化能够促进其自身的泛素化降解,降低细胞内BCAA水平,进而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此外,作者还发现酰基转移酶CBP和去乙酰化酶SIRT4均能与BCAT2直接结合,结合后CBP能促进这种乙酰化,而SIRT4能够抑制这种乙酰化。
研究内容
赖氨酸乙酰化最初被发现于组蛋白,随后,许多的线粒体蛋白陆续被证明存在着赖氨酸乙酰化的翻译后修饰,有超过60%的线粒体蛋白均存在乙酰化位点。由于BCAT2是位于线粒体的催化BCAA(支链氨基酸)分解代谢的重要的酶(图1a),于是,作者针对BCAT2的乙酰化修饰及其功能展开了研究。
首先,作者将Flag-BCAT2转入HEK细胞,然后用赖氨酸乙酰化的特异性抗体进行WB实验,检测BCAT2的乙酰化水平,结果显示BCAT2的确被乙酰化(图1b),且给予去乙酰化抑制剂NAM/TSA后乙酰化水平提高(图1b-c)。之前的质谱数据显示BCAT2存在3个可能的乙酰化赖氨酸残基:K44,K,K。为了确认哪个是主要的乙酰化修饰位点,作者使他们逐个突变为精氨酸(精氨酸常被用于去乙酰化模拟突变),结果显示,K44位点的突变使BCAT2的乙酰化减少最显著(图1d)。为了验证K44位点的乙酰化修饰,作者构建了K44位点乙酰化的特异性抗体,dotblot分析显示,该抗体能很好的鉴定K44的乙酰化修饰(图1f)。Peptide-blocking实验也显示K44乙酰化的信号显著下降,K44乙酰化肽段的确与其抗体互作(图1g)。另外,IP实验的结果显示,给与去乙酰化抑制剂NAM后SW和PANC-1细胞中的K44位点乙酰化增加(图1h)。这些数据证明K44的确是BCAT2主要的乙酰化位点。
图1
接下来,作者探究了BCAT2乙酰化修饰的功能。首先检测乙酰化对BCAT2蛋白水平的影响。给予去乙酰化抑制剂,结果显示BCAT2水平显著下降(图2a-b),但mRNA水平没有显著变化,这说明蛋白水平的变化是由翻译后修饰引起的(图2c)。随后给予蛋白酶抑制剂MG,BCAT2水平回升(图2d),且K44突变显著降低了BCAT2的泛素化,这说明BCAT2的蛋白稳定性是由乙酰化通过泛素化蛋白酶调节的。此外,去乙酰化抑制剂增加野生型BCAT2的泛素化,但对K44R突变型没有影响(图2f),这进一步说明是K44位点的乙酰化促进了BCAT2的泛素化。有研究表明乙酰化对酶的活性有影响,于是作者检测了野生型与K44R突变型BCAT2的酶活,结果显示K44R突变并没有影响酶活(图2g)。这些数据表明乙酰化通过泛素化蛋白酶途径促进BCAT2的降解,且不影响其酶活。
图2
接下来,作者探究了支链氨基酸对BCAT2翻译后修饰的调节作用。剥夺肿瘤细胞的BCAAs以及谷氨酰胺,结果显示BCAT2蛋白水平显著下降,且蛋白酶抑制剂MG能够抑制这种下降(图3a-b),这表明BCAAs剥夺引起的BCAT2的降解是由蛋白酶体所调节的。接下来,作者探究了BCAAs剥夺是否会影响BCAT2的乙酰化水平,结果显示BCAAs的剥夺使野生型BCAT2的乙酰化显著增强(图3c-d),同样的,BCAAs剥夺促进了BCAT2的泛素化(图3e)。此外,CHXchase实验的结果显示K44R突变的BCAT2比野生型更稳定(图3f)。这些数据表明剥夺BCAA能够促进BCAT2乙酰化、促进其泛素化降解。
图3
为了探究促进BCAT2的K44位点乙酰化的乙酰转移酶,作者分别过表达HEK细胞的四种乙酰转移酶(p,CBP,PCAF,GCN5),结果显示CBP的过表达显著增加了K44位点的乙酰化水平(图4a),且使BCAT2蛋白水平显著下降(图4b)。此外,敲除CBP显著降低K44位点的乙酰化,且BCAT2蛋白水平增加,而过表CBP使BCAT2泛素化增加(图4c-d),His-BCAT2pull-down的结果显示二者存在直接的互作(图4e)。这些数据都表明CBP能使BCAT2的K44位点发生乙酰化进而促进其降解。
图4
由于去乙酰化抑制剂NAM能够抑制BCAT2的去乙酰化,作者推测SIRT家族或许能使BCAT2发生去乙酰化。作者依次过表达SIRT1-7,结果显示SIRT3和SIRT4能与BCAT2结合,且只有SIRT4能够增加BCAT2蛋白的水平(图5a),这说明SIRT4可能是BCAT2的去乙酰化酶。作者使SIRT4发生突变,结果显示野生型能增加BCAT2的乙酰化水平,突变型不能(图5b)。敲除小鼠的SIRT4,BCAT2的表达也降低(图5c)。此外,过表SIRT4使BCAT2的泛素化降低(图5d),CHXchase实验也显示SIRT4敲除使内源性BCAT2降解半衰期减小(图5e)。His-BCAT2pull-down的结果显示二者存在直接的互作(图5f)。这些结果均表明SIRT4是BCAT2K44位点的去乙酰化酶。
图5
最后,作者探究了BCAT2乙酰化对胰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用shRNA敲除AW的BCAT2,随后分别在细胞中重新表达野生型和K44突变的BCAT2(图6a),分别在BCAAs剥夺和充足的条件下检测细胞增殖情况,结果显示在BCAAs剥夺的条件下,BCAT2的K44R突变型肿瘤细胞增殖明显更快(图6b)、克隆形成更快(图6c)。此外,重新给予BCAAs后K44R突变型细胞吸收更多的BCAAs(图6d)。
接下来,作者分别将BCAT2WT以及K44R突变肿瘤细胞移植给小鼠,结果显示,在给予1/5BCAAs的条件下,K44R突变的肿瘤细胞生长显著更快(图6e),检测增殖的Ki67染色结果也显示K44R突变的肿瘤细胞在小鼠体内增殖更快(图6f)。这些数据表明,在BCAA剥夺的条件下,BCAT2的K44突变在体内外均能够使BCAT2更稳定并促进胰腺癌细胞的生长。
图6
总之,本文介绍了BCAT2K44位点乙酰化对胰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提出在BCAAs剥夺的条件下,BCAT2的乙酰化修饰能够通过促进其泛素化降解而降低BCAT2水平,进而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
撰写人:吴文惠
DOI:10./s---0
原文链接:点击阅读原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