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CO速递丨改变放疗剂量能提
2020-12-23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在胰腺癌的诊疗中,放疗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于未转移的胰腺癌患者,放疗也是一个不错的治疗手段。以往的放疗副作用大,病人放疗后身体虚弱,免疫力下降,结果却不尽如人意。
今年CSCO会议上,夏廷毅医生却向我们展示了放疗剂量的改变对胰腺癌作用的好声音,一起跟随关爱君来看看吧~
01
胰腺癌化疗作用变化
根据版的CSCO胰腺癌诊疗指南更新,在可切除胰腺癌的治疗原则里,放射治疗作为Ⅱ级推荐。在临界可切除胰腺癌的治疗原则中,根治性放疗、新辅助放化疗和减症放疗作为Ⅱ级专家推荐。在局部晚期可切除胰腺癌的治疗原则中也提到了同步放疗。年国家胰腺癌诊疗规范中也提到了:放射治疗是胰腺癌的重要治疗手段。这些指南的变化说明胰腺癌的治疗需要发生变化。
02
胰腺癌治疗需要发生变化
胰腺癌是消化道恶性肿瘤,虽然手术是胰腺癌的首选根治方法,但手术的结果却遭遇了瓶颈,手术方式、围手术基础管理等方式不断提高与优化,但中位生存期增长缓慢,几乎得不到提高,这是值得反思的。
夏医生还列举了放疗进展在非小细胞肺癌、肝癌、胰腺癌等领域的生存期与手术没有多大差异。在国外,放疗参与治愈癌症的比例高,但在国内却是偏低的。
03
放疗技术应用与治疗结果改变
胰腺癌的确诊,包括穿刺病理和影像分期,借助超声、CT、核磁等确定胰腺癌的分期。常规放疗由EBRT、IMRT到SBRT发展,根据病人的需求选择现在的先进技术。以往的放疗范围包括原发病灶和区域淋巴结,放疗范围过大,现今需要调整治疗范围,不做区域淋巴结的预防。
放疗的关键是GTV勾画(可见肿瘤体积),这些可见肿瘤的体积需要借助CT、MRI、PET、MRI-DWI等进行展示,对边界进行放射治疗。除此之外,还需要实施精准施照。夏医生还向我们分析了美国NCDB局部晚期胰腺癌放疗结果,阐述了技术的进展和技术的生存、局控是有关系的。
04
放疗剂量模式与临床结果改变
夏医生及其团队采用创新剂量模式,即体部γ刀剂量模式、TOMO治疗剂量等模式,利用不同的靶区和剂量开展工作,通过临床和实际生物的反应,得出胰腺癌的生物等剂量(BED)在7最为合适。
夏医生还向我们分享了临床病例,其中四期寡转移的胰腺癌患者,经过不断放疗和优化,4年后病灶消失。
最后,夏医生表示,化疗是武器不是药,从临床诊断、精准定位、靶区勾画、计划设计、剂量模式及精准施照全程需要质控,每一个病人的放疗方案需要创造,随机对照研究非常困难;
先进放疗技术和创新剂量模式的临床应用,明显提高了胰腺癌局控率和生存率,与外科和药物的综合治疗疗效有更多的改善,提高剂量开展多中心临床研究值得期待!
扫描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