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被诊断只能活半年,8年后依然健康央企
2016-12-21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年,郑弘波是中粮集团总经济师,当时在参加完一个谈判项目后感觉身体不适,入院体检,医院确诊为胰腺癌晚期,随后转院到国医院、医院,经过会诊后,全球最著名的美国霍普金斯大学肿瘤中心的专家在内的医学家一致认为:他只有半年可活!
十年过去了,郑弘波身体依然健康,事业也一帆风顺,成为中粮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他年口述的博文《我与癌症》成为无数癌症患者的宝典。
在跟媒体记者交流时,郑弘波认为,自己在抗癌过程中,领悟到了“只要癌症不要我的命,我就不要癌症的命,与癌症和平共处,带瘤生存。”即不要对癌症“赶尽杀绝”,把癌症当成长期的慢性病,带着癌症生存。
一、胰腺癌是“癌症之王”,我认识的病友都是几个月就走了
在博客中,郑弘波感慨,这些年认识的病友往往来不及混熟,就去世了。
自从我得病以来,因为病的原因,我认识了不少癌症患者,其中不乏胰腺癌患者。但不幸的是,他们中间大多数人都匆匆离去了。有的发现仅仅三四个月,有的手术后仅仅两三个月,还有的年仅三十几岁。这使我想起在我发病初期,刚刚确诊之后,在探讨手术治疗方案的效果时,医院的权威医生都说过的对我生命的预测:“还有三到六个月!”虽然我的生命大大超过了这个期限,但是许许多多实例告诉人们:“三到六个月”的说法并不是“天方夜谭”!否则胰腺癌也不会获得“癌中之王”的称号。
——郑弘波
而很多早期为郑弘波做过诊断的医生,现在再见到郑弘波,第一句话都是:“你怎么还活着?”
二、不要轻易选择放疗、化疗
最初患上癌症,郑弘波也接受了放疗,前后7次,底7次后他坚决拒绝放疗了。
郑弘波爱好打高尔夫球,在开始放疗前,可以轻松打完18洞,行走10公里,放疗后,走路都的扶墙。因为放疗对身体消耗极大。郑弘波告诉医生:“如果要这样治疗,还不如杀了我,我和癌症同归于尽。”
郑弘波回忆起当年的博士生导师,得的是肺癌,“本来控制得挺好,但家属和一些朋友只把癌症当敌人,应乘胜追击把它彻底消灭!于是又去做了一种放射治疗,医院,医院,直到没过多久去世再也没站起来。”
三、中西医治疗要结合
郑弘波放弃手术、放疗、化疗后,辗转于北京、上海、香港、澳门等地,拜访了数十位中医大夫,最后慕名找到了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何裕民。
“我们谈了将近两个小时,从哲学问题谈到治疗问题。那天,我印象很深,他体质特别虚弱,背曲着,无力直挺,是硬撑着和我聊下去的。”何裕民回忆说。
而郑弘波对这次交谈的体会是:“何教授对医学哲学很有研究。他认为,西医的‘过度治疗’和中医的‘以毒攻毒’的确是当前癌症治疗中存在的问题,他还介绍了‘带瘤生存’的理念等等。”
谈话结束后,郑弘波按何裕民教授的说法,接受了系统的中医治疗,还先后接受了3次伽马刀治疗。如今,郑弘波身上两次转移灶消失了,一次原发灶明显萎缩且已无活性。他现在能够每天打高尔夫球,还能够坚持处理很多公司事宜。
除了胰腺癌的治疗外,这些年,郑弘波还会请何裕民帮助治疗糖尿病、皮肤病、便秘等。“除了治病以外,我与何教授还聊过许多关于医学、医患关系、病理以及哲学方面的问题。我们已经成为无话不谈的朋友。”郑弘波说:“在中医界,何裕民属‘科学中医’类型,其特点是不排斥西医,又不依附于西医,而是在熟悉西医的基础上,中西医结合,并以中医为主。”
我认为,一般较大一点的病,都应该有至少两类医生:西医和中医,西医之中最好还应有各个相关专业的专家为好。这样他们的意见综合起来才会相互借鉴,取长补短,最为合理。
——郑弘波
四、打针吃药是治病,而生活规律、体育锻炼、控制饮食、调整心态也是治病。
郑弘波认为:体力、免疫力和恢复能力这三种力对人的健康至关重要。
药物、保健品、体育锻炼都能提高免疫力。但免疫力看不见摸不着,它表现在哪里呢?
在郑弘波看来,免疫力的主要表现就是我们俗称的体力。
没有体力,浑身没劲一定是正气不足,免疫力低下;相反,体力充沛,劲头十足一定是免疫力强。
体力可以表现在许多方面,如面色、声音、精神状态、力量等等。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能力就是恢复能力。年龄稍大一点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一天下来,感觉很累,休息挺长时间之后仍然难以恢复。回想年轻时,一天不管多累,但是到第二天早晨起来,精神饱满、浑身是劲,又是一条好汉。这就是恢复能力的差异。
——郑弘波
郑弘波告诉记者,对癌症患者来说,保持健康有七个重要的因素。
首先是基因。对于癌症患者,如果直系亲属中患有癌症,那你就要早做癌症筛查了。
第二要素是心态。心态除了通过影响饮食,睡眠外,也会影响到人体的某些器官和机能的状况。
第三要素是运动。为运动会促进饮食,运动会促进睡眠运动能减少医药和使之更加有效,运动有助于人的规律生活,养成良好习惯。
第四要素是睡眠。睡眠能恢复体力。
第五要素是饮食。人的能量消耗全靠饮食来补充。常言道:人是铁,饭是钢。从补充能量角度重视饮食对健康的作用无需多说。但“病从口入”恰恰说明,损害健康的东西往往来自饮食。
第六要素是医药。我们了解一些医药知识,尤其是针对自己的健康状况,学习掌握一些必要的医学知识和药物知识。“久病成良医”。
第七要素是习惯。保持良好的生活规律,不但对于自身健康有利,还可以言传身教,对子女和亲友起到很好的示范效益。
抗癌心路,句句真实,转发功德无量!
瑞仔很有钱,欢迎你薅羊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