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课堂丨京美肿瘤专家解读胰腺癌血糖高了
2020-3-28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帕瓦罗蒂、乔布斯、陈祖德……近年来,不少社会名人都因胰腺癌去世,也让人们对“胰腺癌”多了分好奇。随着健康科普宣传的深入,百姓对很多疾病防治有所了解,但对胰腺癌的认识还较为陌生。
医院肿瘤专家带您一起解读“癌症之王”——胰腺癌。
医院肿瘤专家许长阳认识癌中之王:胰腺癌
众所周知,有些癌症是可以治愈,就算不能治愈,及时治疗也能大大的提高存活率,但是有一种癌症,几乎少有人能逃脱它的“魔掌”,它就是被称为“癌王”的胰腺癌。
由于胰腺癌的预后性很差,被称为“癌中之王”,年龄在45岁以上,尤其是有慢性胰腺炎的人;初发糖尿病,一段时间内血糖持续升高;有家族史的病人;还有胃大部分切除后的病;一些长期大量饮酒、吸烟以及长期接触化学毒物的人都要小心。
许长阳给我们介绍到:我们的胰腺有内分泌和外分泌两种功能,也就有内分泌和外分泌两种细胞。这两种细胞都会发生癌变,来源自内分泌细胞的癌叫内分泌癌,来自外分泌细胞的癌叫外分泌癌,二者恶性程度差异很大。
其中,内分泌癌临床上比较少见,乔布斯罹患的就属于神经内分泌肿瘤,恶性程度不高,这类患者术后存活时间较长。而来自外分泌细胞的外分泌癌多数预后较差。临床上90%-95%的外分泌癌是导管细胞来源的胰腺癌,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胰腺癌,“导管胰腺癌”恶性程度极高,患者确诊后一年死亡率高达95%-98%,也就是说95%左右的导管胰腺癌患者从确诊到去世不到一年时间,能活过五年的微乎其微。
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近年来胰腺癌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并且有年轻化倾向。
胰腺癌为何不能及早发现许院长表示,大多数胰腺癌一般都是中晚期才被发现的,因为它藏得太深。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解释:
1、症状“混淆”胰腺癌发病率低,临床医生对此认识不足,且胰腺癌没有“特殊易辩”的症状,早期症状基本都与一些跟胃病、胆囊炎、肝炎等症状相似。另外,胰腺躲在胃的后面,容易混淆我们对疼痛部分的描述,所以易误诊。
2、位置“隐秘”因为胰腺长在腹腔最深处,隐藏太深,一般不适难被发现。即使做检查,因为受到肠道气体的影响,一般使用B超也难以看清楚它。所以需要专门通过增强的腹部CT或核磁共振方来诊断,但要注意——常规平扫也容易漏诊。如果检查显示恶性可能性高,那么还需要进行穿刺或手术,得到病理检查结论才能最终确诊。
非糖尿病人血糖异常升高要小心在过去,胰腺癌在西方的发病率较高,但是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高脂饮食、生活压力大等原因,我国目前的胰腺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许院长指出,虽然胰腺癌患者一旦被确诊后,治疗效果并不乐观,但并不意味着束手无策。近年来有关胰腺癌的国际会议都达成共识,将来胰腺癌的突破要在预防上下功夫。除了上述高危人群,健康人群也不能觉得“高枕无忧”,有必要了解胰腺癌。
其中,非糖尿病患者如果出现血糖异常升高。当一段时间内血糖持续升高(初发糖尿病),这种情况要高度警惕。如果是首次出现血糖升高的患者,一定不要想当然地认为得了糖尿病,继发性血糖升高很可能是胰腺长了肿瘤,这点需要特别注意,不要掉以轻心,医院重点检查。因为胰腺一旦出现问题,会直接影响到内分泌的正常功能,引发高血糖。当然,这种情况也要先排除家族史和肥胖这两个因素,然后考虑是否为胰腺癌的早期信号。
温馨提示如果胰腺癌在早期发现,有50%的机会可以通过手术治疗,术后5年的生存率在80%以上,而在5年内不复发就等同于痊愈。而在中晚期发现,只有不到20%的机会能够接受手术,术后5年的生存率小于10%。所以,一定要皮肤白癜风能治的好吗上海治疗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