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樟荣教授谈糖尿病是可以管理好的,但我国
2020-9-26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我作为内分泌医生从医40年了,是糖尿病之友杂志社主编之一,今天和大家聊聊糖尿病管理的问题:为什么我国大部分的糖尿病患者管理不好糖尿病,应如何破解。
事实证明:糖尿病是可以管理好的
糖尿病不像一般的伤风感冒,看一次就好;也不像一些很难治的癌症,如胰腺癌,医院按照目前的医疗水平,胰腺癌很少有活过一年的。
糖尿病不属于这种情况,它跟高血压很类似,如果能得到科学的、合理的、经济的治疗,关键性指标控制好,糖友这一辈子都可以活得很好。
2型糖尿病病人,如果从得糖尿病开始,就控制好血糖及相关危险因素,如血压、血脂、体重、戒烟及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样可以享受健康的人生,寿命可以不缩短,生活质量可以不下降,当然不是百分之百,但绝大多数人(约90%)可以做到。
1型糖尿病,发病率很低,在我国约占糖尿病的2%~3%。我国十万个青少年中患1型糖尿病的大约不到1个。这种病人发病年龄比较轻,需要终身注射胰岛素,需要在血糖监测、饮食控制、合理运动的基础上用好胰岛素,需要坚持科学合理的治疗及定期随访。
如果这些患者发病时就被管理起来,并管理得很好,尤其是发病初期半年到一年的时间,让患者学会自我管理,学会与糖尿病很好地相处,这一辈子都可以过得很好,上学、成家立业、结婚生子等都是可以正常的。
如一个10岁的孩子得了糖尿病,只要自己认真地在医生和护士的指导下、在家属父母的关爱下,学会怎么与糖尿病相处,这一辈子活到70岁、80岁、甚至90岁都应该没问题,现在这种病例很多。
最典型的例子:前不久辞职的英国首相特蕾莎·梅就是1型糖尿病,英国糖尿病学会的首任主席劳伦斯教授也是1型糖尿病,不仅自己学习糖尿病并成为治疗糖尿病的专家教授,还发起成立了英国糖尿病学会。
第一批(~年)用胰岛素的病人中有的成为了血液病专家,有的成为糖尿病专家,还有的成为美国的政治家,其中不少活到七八十岁,都是很好的,这就是他们当时的平均寿命。他们基本活到了当时美国人的平均寿命。
我国大部分糖友没有管理好糖尿病
但是目前我国大部分这类糖友没有管好自己,家人不知道怎么管,自己也没有学会怎么管,再加上社会对这部分人的关爱不够,管理到位率差,因此这些病人发生酮症或其他并发症,乃至死亡率都是比较高的。
北大的李立明教授团队与英国牛津大学合作,前年在美国医学杂志(JAMA)上发表一篇文章指出,我国农村的糖尿病病人并发症的发生率要远远高于城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发生是城市糖尿病患者的4倍。
为什么?这就是病人的管理不到位、教育不到位、医疗不到位,还有经济条件、医疗资源支持等各方面的原因所致。
其实根据现在的医疗条件,1型糖尿病病人能在家好好的监测血糖,与医务人员保持联系,把血糖结果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