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治疗晚期胰腺癌病例分享

2020-9-23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优秀病例集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治疗晚期胰腺癌病例分享

病例提供者

于瀚卿

安徽医院

▉患者信息

1.患者:男性,71岁

2.病史:.12.17全麻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术后病理:(胰十二指肠+部分胃+胆囊)胰腺钩突部中分化腺癌

病理分期:pT1N1M0,IIB期,神经侵犯(+),脉管内癌栓(+)

3.术后未行辅助化疗

▉诊断过程

1.年4月腹部增强CT、MRI提示:肝脏右叶两处转移灶、右侧肾上腺转移

2.肿瘤标志物:CA19-9:.8U/ml;CA:52.48U/ml

诊断结果

●胰腺钩突部中分化腺术后肝脏、肾上腺转移

▉循证医学和指南推荐

NG方案临床前研究

白蛋白紫杉醇+吉西他滨(NG方案):白蛋白紫杉醇可以消除基质纤维增生,使更多药物进入肿瘤细胞。

MPACT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白蛋白紫杉醇+吉西他滨(NG)是一种高效安全的方案,可作为晚期胰腺癌患者的治疗方案。

年NCCN指南推荐年CSCO指南推荐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

▉治疗过程

.04.13,.05.14行“白蛋白紫杉醇mgD1,8+吉西他滨1.6gD1,8”(NG方案)化疗2程;肝右后叶下段转移灶消失,其余转移灶稳定。

.06.18、.07.16重复“白蛋白紫杉醇mgD1,8+吉西他滨1.6gD1,8”(NG方案)化疗2程;肝脏、肾上腺转移灶稳定。

肿瘤标志物

不良反应

.04.13行NG方案后,肿瘤标志物CA19-9和CA有明显的的下降趋势,不良反应可接受并可管理。

疗效评估

1.疗效评价:本次疗效评价(RECIST1.1)为SD;最佳疗效评价为PR

2.安全性:NG方案整体安全性可控,I-II级骨髓抑制(粒细胞、血小板减少)为主要不良反应

3.下一步治疗:重复NG方案化疗,定期复查,及时疗效评价

▉小结

1、本例患者为晚期胰腺癌患者,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未进行辅助治疗,后期肝脏、肾上腺转移;患者行四周期化疗后,转移灶稳定,CEA和CA19-9基本呈下降趋势;接下来重复NG方案化疗,定期复查,及时疗效评价;进展后的治疗方案选择还有待商榷。

2、白蛋白紫杉醇联合吉西他滨(NG)方案是治疗胰腺癌的最主要方案之一。白蛋白紫杉醇具备靶向性,可特异性结合肿瘤表面的SPARC蛋白,同时具有去间质作用,从而促进肿瘤中的药物运输,可使吉西他滨在肿瘤细胞的药物浓度提高2.8倍,使得该方案的疗效大大提高。因此,对于晚期胰腺癌,白蛋白紫杉醇疗效确切且耐受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
http://www.whyxqt.com/yxazz/11160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