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精惟准联合攻关第三届北京胰腺癌多学科

2020-8-29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作者:医院来源:肿瘤资讯

12月8日,北京寒潮已至,会场温暖如春,第三届北京胰腺癌多学科精准诊医院外科大楼17层会议室隆重举行。本次医院学会精准医学与肿瘤MDT专委会和微创外科专委会联合主办,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肝胆外二科和肿瘤内科协办。本届论坛的主题是:惟精惟准,联合攻关,多位国内外胰腺癌领域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议胰腺癌领域的基础研究、临床进展、创新发展、前沿动态。余名代表参与了这场学术盛会。

医院肿瘤内科戴广海教授作为开幕式主持人,首先代表大会组委会介绍了出席本次论坛的各位贵宾,并对出席论坛的国内外来宾表示了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他表示,北京胰腺癌多学科精准诊疗论坛已成功举办两届,正逐渐形成品牌会议,吸引了众多海内外专家前来进行学术交流,本届论坛的主题是惟精惟准,联合攻关,邀请了国内外胰腺癌领域的学科带头人分享最新的研究成果,使我们更加精准广泛的了解国内外最新的胰腺癌治疗进展和发展方向。

医院肝胆外科研究所所长、肝胆外二科主任刘荣教授作为东道主开场致辞。刘教授谈到:胰腺癌治疗的发展从谈癌色变发展到今天,患者的5年生存率已逐步上升,这个结果离不开多学科的综合治疗,需要内外结合,东西合璧,取长补短。希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能够突破胰腺癌治疗的瓶颈,开拓和引领胰腺癌领域的进步、发展。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胰腺癌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肿瘤分会胰腺癌学组主任委员、医院肿瘤中心主任王理伟教授代表与会嘉宾致辞:首先祝贺了第三届北京胰腺癌多学科精准诊疗论坛的顺利召开,其次感谢了各位专家对难治性疾病胰腺癌全力的付出和努力,不断的推进胰腺癌诊疗的进步发展。

第一部分国际前沿追踪

主持:黎功教授、王理伟教授、虞先濬教授、张红梅教授

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副主任,国家疾控中心主任高福教授为我们带来了题为《医学科技创新与国家基金委改革》的精彩演讲,高福教授说:医学需要创新,没有医学的创新,中国的社会不可能进步,全民小康全民健康的目标就不可能达到。医学科技的发展,仅依靠专门研究机构是远远不够的,众多的医学界的发明创造是来自于临床实践工作的发现和经验总结。临床实践和医学科技是不可分割的。真正的创新要突出“创”,要形成理论,引领世界,不能停留在跟随模仿阶段。科研课题的选择需要三个导向:一是问题导向,一定要知道自己的科学问题是什么,并不忘初心,二是需求导向,社会的需求是什么,三是目标导向,要有明确的能完成的目标,不要不切实际,遥遥无期。

来自美国马里兰大学医学中心癌症研究所的professorGOPAIBAJAJ介绍了胰腺癌放疗的最新技术进展和目前他所在研究所的研究,他指出在美国以前胰腺癌常规放疗和化疗结合貌似有效果,其实不然,目前主要应用的是新技术:低分割单次大剂量和新型的药物纳米紫杉醇、吉西他滨相结合,另外就是应用质子、粒子、赛博刀,提高放射剂量,调整放射部位,目前新技术和化疗、生物治疗相结合的研究正在进行中,我们期待结论给我们带来新的方向。

来自日本医院的professorTAKUJIOKUSAKA,为大家带来了胰腺癌最新的化疗进展以及临床试验,并对胰腺癌治疗进展中的几项临床试验在日本获批的情况进行了简要概述。日本指南推荐FOLFINOX方案联合吉西他滨+白蛋白紫杉醇作为晚期胰腺癌的一线治疗,对于不能耐受的患者,则采用替吉奥单药或吉西他滨单药。在胰腺癌的术后辅助化疗方面,日本指南推荐替吉奥单药,对于不能耐受的患者则采用吉西他滨单药。

来自美国哈弗大学医学院的professorJONATHANANOWAK从分子病理学方面给我们带了胰腺癌更深层次的认识,他指出胰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很高的疾病,基因检测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指导治疗,通过分子测序可以获取胰腺癌大量的遗传突变信息,经数据分析寻找出有临床价值的突变基因,在此基础上进行重新精确诊断与分子分型,进而对每个胰腺癌患者进行精准的干预和治疗。建议所有确诊为胰腺癌的患者,不论年龄及家族史,都应进行基因检测。

第二部分一线专家论道

主持:方维佳教授、石燕教授、赵之明教授

第二部分首先由医院肿瘤中心主任王理伟教授带来题为《基于转化研究的胰腺癌药物研究新策略》的报告。王理伟教授深入探讨了胰腺癌的临床药物研究新策略以及所做的工作,主要包括现有药物的新组合、抗胰腺癌免疫治疗、抗胰腺癌间质与微环境治疗以及基于分子分型的精准治疗等。特别对医院戴广海教授团队的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S-1方案一线治疗晚期胰腺癌患者的研究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并表示在ASCO会议上为中国人增光添彩,同时表达了后期的合作意向。

医院胰腺癌研究所所长虞先濬教授以其特有的诙谐幽默的风格带来了《胰腺癌外科综合治疗新思维、新理念、新策略》。虞教授指出:胰腺癌从原来的单纯手术治疗到现在的综合治疗,虽然患者得到了一些获益,但是还任重道远。要学习肺癌和乳腺癌,针对不同亚型选择不同药物,采用不同的手术治疗手段、药物治疗手段、靶向治疗手段或者免疫治疗手段等,虞教授将胰腺癌综合治疗概括为“三个对半开,两条十年路”。遵循“三个对半开”学科规律,即:临床+科研、外科+内科、开放+微创,对半开,齐头并进。两条十年路,即前十年,从无到有艰苦创业,形成一支强大、繁荣的团队;后十年,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第三部分内科诊疗亮点

主持:白威教授、胡明根教授、周军教授

医院的戴广海教授带来了《晚期胰腺癌治疗新思维、新探索、新亮点》,以栉风沐雨-曙光乍现开题,从晚期胰腺癌的现状和内科治疗的新思维、新探索、新亮点两个方面对晚期胰腺癌的治疗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报告。在报告中,戴教授介绍了自己团队的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S-1方案一线治疗晚期胰腺癌患者的研究,研究从年开始,去年在ASCO会议首次报道,初步疗效高达50%,非常令人振奋。今年团队再次进行回顾性观察研究,共纳入例病人,最后有84例病人达到了疾病稳定或者疾病缓解状态。对于这部分病人,临床医生根据病人的体力状况进行综合评估,一组给予S-1单药维持治疗,一组观察随访或继续化疗,最后维持组达到了16.7个月的总生存,且PFS也到了10.7个月,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尽管两组之间不具有可比性,但对于晚期胰腺癌来说,疗效非常可观,为一线治疗提供新的策略。这也是今年ASCO胰腺癌领域POSTER中唯一的一项中国胰腺癌临床研究。

来自浙大第一附院的方维佳教授带来了题为《胰腺癌免疫治疗困境与肠道宏基因组研究进展》的报告,介绍了微生物与肿瘤关系研究中取得的最新进展,从临床与分子生物学的角度阐述菌群与肿瘤发生发展之间的关联,旁征博引、深入浅出地讲解了肠道菌群与肿瘤免疫之间的互作研究。

医院陈小兵教授的报告《如何优化胰腺癌辅助化疗》提出了胰腺癌辅助化疗的口号:规范化是前提,个体化是关键,以患者最大获益为目标,东西融合,东张西望。

第四部分微创精准前行

主持:谷满仓教授、李非教授、马力文教授、王治宽教授

医院刘荣教授带来了《机器人胰腺外科的创新》。介绍了自己团队机器人胰腺手术经验,分享了他独创的“荣式”胰腺中段切除术,刘荣教授表示,达芬奇机器人手术是未来腹部外科发展的主要方向,相信随着手术量的增长、费用效益比的下降,在不久的将来,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势必成为众多手术的发展趋势。

医院放射介入科张肖教授在《胰腺癌影像学诊断与介入微创治疗》的报告中介绍了胰腺癌影像诊断的经验,以及CT引导下微创治疗的的经验成果。

医院湛先保教授在《内镜技术在胰腺癌中的应用现状》的报告中,详细介绍了常用的内镜技术在胰腺癌筛查、诊断、分期及治疗中的应用。

医院韩治宇教授带来了《介入超声在胰腺癌诊治中的应用》。详细介绍了介入超声技术在诊断和治疗胰腺癌中的举足轻重的地位。

第五部分MDT大讨论

主持:陈小兵教授、乔江春教授、张敬东教授

MDT环节医院千年松教授汇报了一例晚期胰腺癌综合治疗的病例。

医院MDT团队、医院MDT团队、医院MDT团队就此病例展开热烈讨论。

论坛最后,戴广海教授对会议进行了总结,他表示,胰腺癌的攻克尚有漫漫征途要走,多学科合作是走向成功的关键一步。相信在我们不懈的努力下,一定会延长胰腺癌患者的生存和提高胰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戴教授对参会的国内外专家再次表示了衷心的感谢!

41本肿瘤患者指南丛书

点击下方图片即可免费阅读

70个肿瘤相关临床试验招募患者

点击下方图片或识别图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whyxqt.com/yxazz/11143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