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标志物升高复发吗
2020-5-31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相信大家对于肿瘤标志物一定不陌生,它可以帮助医生诊断肿瘤、确认分期、了解治疗效果等等。然而,肿瘤标志物常常因为其名字引诸多恐慌。如果看到肿瘤标志物的数值超过或低于参考值,病友们会担心是不是肿瘤复发了,非肿瘤患者会觉得是不是得肿瘤了。所以对于病友们而言,就有了很多关于「肿瘤标志物」的问题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肿瘤标志物到底是什么
肿瘤标志物是由肿瘤细胞本身合成、释放,或机体对肿瘤细胞发生反应时升高的一类物质,成分主要包括蛋白质类和糖类,医学上称为肿瘤标志物,英文名称是TumorMarker,通常简称TM。这样说可能更容易理解:肿瘤标志物就是人体的一些指数,当这些指数超出正常范围时,可能与肿瘤相关。肿瘤标志物存在于细胞、组织、血液或体液中,可通过生物化学、免疫学等方法进行检测。目前在临床中,肿瘤标志物主要用于肿瘤患者的辅助诊断、预后判断、疗效观察,监测肿瘤有无复发、指导后续治疗等。什么原因会导致升高
这个问题有点复杂,肿瘤当然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这里说的肿瘤既包括良性肿瘤,也包括恶性肿瘤(癌症)。而除了肿瘤,还有很多原因可能引起肿瘤标志物升高,比如饮酒、进补、服用某些药物、炎症疾病、息肉、增生性病变等等,以及目前还无法解释的一些不明因素。肿瘤标志物升高=得癌了吗
不是的!上文解释了导致肿瘤标志物升高的常见原因,除了肿瘤,还有其他原因也会引起肿瘤标志物升高。所以,进行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只要是在参考值范围内,就是正常的情况。总体上来讲,除了恶性肿瘤,其他多数情况下的肿瘤标志物升高幅度并不会太高,而更重要的是变化趋势,恶性肿瘤引起的肿瘤标志物升高,多数会进行性持续升高,也就是说,肿瘤标准物会一次比一次升高。而其他非癌性疾病引起的升高,尽管有的可能升得较高,但通常不会持续升高。所以,如果多次复查肿瘤标志物,结果呈现持续升高,就要特别重视了。肿瘤标志物仅仅只能作为辅助诊断,发现异常还需要做CT、B超等检查。肿瘤标志物更适合高危人群的预防筛查和已经确诊为癌症的患者。
肿瘤标志物不升高=没事吗
同样也不是!良性肿瘤、恶性肿瘤、其他的非肿瘤良性病变都可能导致肿瘤标志物升高;而反过来,恶性肿瘤却完全可以有肿瘤标志物正常的情况,因为并不是所有的恶性肿瘤细胞都会产生并释放这些肿瘤标志物。也就是说,肿瘤标志物并不是恶性肿瘤的必然,肿瘤标志物只是参考指标之一。所以,肿瘤标志物升高不一定是得了癌症,得了癌症也不一定会有肿瘤标志物升高。读起来有点绕,其实就是说明肿瘤标志物主要提供一个参考价值。肿瘤标志物升高=治疗效果不好吗
医生会告诉我们,肿瘤标志物水平的降低,或返回正常水平,可能表明癌症对于治疗有反应。然而,由于细胞裂解,肿瘤标志物水平可能在有效治疗后升高,但这种升高并不代表着治疗失败。如前面所讲,只有在肿瘤标志物水平持续升高,并且缺乏临床症状改善的情况下,才可能表明治疗失败。同时,如果在完成癌症治疗之后,肿瘤标志物水平仍然升高,这通常表明可能存在持续性疾病。肿瘤标志物升高=复发吗
的确,治疗结束后,肿瘤标志物也可用于预测某些肿瘤的复发。需要注意的是,肿瘤标志物水平的一次升高,并不能说明癌症一定出现了复发或转移,需要在一段时间内进行连续测量,动态监测才能作为判断的依据。肿瘤标志物对于肿瘤有一定提示作用,对于复发或转移,临床上最重要的判断标准就是影像学和病理学的诊断,而肿瘤标志物的变化只是为了更加便于监测病情变化。
下面我们总结了常见的肿瘤标志物
以及对应有关的瘤种
1)甲胎蛋白(AFP):筛查原发性肝癌,抽血检查。
2)癌胚抗原(CEA):广谱型的肿瘤标志物,尤其是肺癌及消化道癌症检测。
3)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CYFRA21-1):非小细胞肺癌的血清标志物。
4)糖类抗原(CA):广谱性肿瘤标志物,主要针对早期卵巢癌,抽血检查,可发现50%-60%的卵巢癌。
5)糖类抗原(CA):消化道肿瘤标志物。
6)糖类抗原72-4(CA72-4):消化道肿瘤标志物,尤其是胃癌。
7)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小细胞肺癌的血清标志物。
8)前列腺特异抗原(PSA):50岁以上男性筛查前列腺癌的肿瘤标志物。
9)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常见于鳞癌,主要是消化道、生殖道和呼吸道癌症,如宫颈癌、肺鳞癌、食管癌。
10)糖类抗原19-9(CA19-9):消化道肿瘤标志物,尤其是胰腺癌。
11)癌抗原15-3(CA15-3):乳腺癌血清标志物。
没有哪一种肿瘤标志物的准确率能达到%,一种肿瘤标志物也可能与多种肿瘤相关。
一言以蔽之,肿瘤标志物很重要,肿瘤标志物对于我们了解肿瘤的治疗、发展情况提供了参考,我们应该理性地看待和了解:观察肿瘤标志物的动态变化才有意义,不必先心神不宁。如有异常,寻求医生的帮助和及时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