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胰腺癌日面对ldquo癌王rd
2022-7-4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引起白癜风原因是什么 http://m.39.net/news/a_8048381.html
11月的第3个周四是世界胰腺癌日。
面对被称为“癌中之王”的胰腺癌,
我们真的无能为力吗?
什么是胰腺癌?
胰腺癌是消化道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在肿瘤领域素有“癌症之王”的称号。据柳叶刀杂志记载,胰腺癌确诊后的五年生存率约10%,是预后最差的恶性肿瘤之一。
胰腺癌临床症状隐匿且不典型,是诊断和治疗都很困难的消化道恶性肿瘤,约90%为起源于腺管上皮的导管腺癌。其发病率和死亡率近年来明显上升。胰腺癌早期的确诊率不高,手术死亡率较高,而治愈率很低。本病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男女之比为1.5~2:1,男性患者远较绝经前的妇女多见,绝经后妇女的发病率与男性相仿。
早发现为什么那么难?
胰腺癌的病因至今不明。研究显示,胰腺癌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吸烟、肥胖、糖尿病、慢性胰腺炎、过量饮酒、长期接触有害化学物质等。此外,胰腺癌具有遗传易感性,有家族遗传性疾病者或亲属患肿瘤者,罹患胰腺癌的风险也会显著增加。这些高危人群应改变生活习惯,合理饮食,适当运动,格外注意身体的异常变化,早期识别,积极诊治。
胰腺的解剖位置隐蔽,普通B超对胰腺小肿瘤的检出率低,因此常规体检很难早期发现胰腺癌。此外,胰腺癌早期基本不会引起明显疼痛,只有到了晚期,长大的肿瘤压迫到周围神经引起癌痛才会引起警觉。正因如此,胰腺又被称为最狡猾、最会隐藏和伪装的器官。
早期诊断是提高胰腺癌患者生存率的关键。目前临床主要依据上腹部增强CT帮助诊断胰腺癌。在CT影像中,2毫米的病灶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
胰腺癌早期信号请牢记以下三点!
1.不明原因的上腹部不适或腹痛,位置较深,性质也较模糊,与饮食关系不一。
2.进行性消瘦和乏力。
3.不能解释的糖尿病或糖尿病突然加重。
出现上述症状和不适,应及时去查查胰腺增强CT。
胰腺癌怎么治疗?
胰腺癌的治疗主要是以外科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胰腺手术被誉为外科学“皇冠上的明珠”,难度高,风险大,极具挑战性。手术切除是胰腺癌患者实现长期存活的唯一希望,但由于确诊时大部分已属晚期,因此目前手术切除率低于20%。研究表明,行根治性手术切除的患者,生存时间明显延长。未接受治疗的胰腺癌病人的生存期约为4个月,接受旁路手术治疗的病人生存期约7个月,切除手术后病人一般能生存16个月。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提高和改善胰腺癌预后的关键,手术后应用放化疗等辅助治疗可提高生存率。对手术辅助化疗并加用放疗的患者,其2年生存率可达40%。
手术方式的选择要结合患者一般情况,肿瘤位置、体积、血管侵犯、周围脏器浸润等来确定,可行开放或微创手术。对于暂时无法手术切除或复发转移的患者,需进行药物治疗,包括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积极参与新药临床试验,也可以令患者获益。
胰腺癌会遗传吗?
“医生,我父亲得了胰腺癌,会不会遗传给我呀?”其实,胰腺癌遗传的可能性较低,仅5%~10%的胰腺癌患者有家族史且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
胰腺癌是有遗传倾向的,但胰腺癌本身并不是一种遗传性疾病。医学研究认为发生胰腺癌很可能和长时间吸烟、饮酒、过量摄入咖啡以及长时间进食高胆固醇、高蛋白的饮食有关。另外,患有慢性胰腺炎的患者,也是诱发胰腺癌的高危因素之一,通常胰腺癌在早期时患者不会有较明显的临床症状,并且很可能会误认为是胃十二指肠疾病。因此,对于一些有明显家族病史的人群,当有可疑症状出现时就要有足够的重视,医院做一下胰腺CT,还有肿瘤标志物的检查,可以帮助判断是否发生了胰腺病变。
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药物研发的可喜进展,治疗手段和方案的日益丰富,多学科综合诊治的参与,个体化的综合治疗为胰腺癌患者带来了更多希望和获益。总之,胰腺癌并非不可战胜,放弃才是最大的认知误区。
来源:健康中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