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lCancer去甲基化酶ALKBH5

2022-5-29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郑州白癜风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yqyy/131207/4304133.html

本期遗传学与整合组学课题组为大家带来的是年12月份发表在MolecularCancer上的“RNAdemethylaseALKBH5preventspancreaticcancerprogressionbyposttranscriptionalactivationofPER1inanm6A-YTHDF2-dependentmanner”一文,描述去甲基化酶ALKBH5通过调控YTHDF2依赖的m6A修饰介导PER1的转录后活性从而抑制胰腺癌发展的分子机制相关研究。

研究背景

胰腺癌(PC)已成为全球最常见的致死性肿瘤之一,5年生存率仅为8%。N6-甲基腺苷(m6A)是真核细胞中最普遍的表观转录组修饰,可调节多种生物学功能,比如RNA加工、核输出、翻译、降解和RNA-蛋白质相互作用等。目前,已有报道发现,ALKBH5为m6A修饰的去甲基化酶,可通过维持乳腺癌细胞的干性促进肿瘤发展;YTHDF2选择性识别mRNA的m6A位点调节mRNA稳定性。然而,ALKBH5和YTHDF2依赖性m6A修饰在PC中的病理作用仍不清楚。

简介

本研究发现,与正常组织相比,在PC样本中,ALKBH5表达较低。其次,通过体内外实验,研究者发现ALKBH5的过表达在体外降低了肿瘤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性能力,并在体内抑制了肿瘤生长,而ALKBH5的低表达则促进了肿瘤的生长能力。同时,进一步的研究表明,ALKBH5以YTHDF2依赖的m6A修饰调控了细胞内PER1mRNA的水平。此外,PER1mRNA水平的降低抑制了下游ATM信号通路,从而对细胞周期产生影响。同时,ATM通路中表达降低的p53又会进一步反馈抑制ALKBH5的表达,从而形成了一个转录调控环路。总之,这些发现揭示了去甲基化酶ALKBH5通过调控YTHDF2依赖的m6A修饰介导PER1的转录后活性从而抑制胰腺癌发展的新分子机制。

实验思路

研究结果

1.ALKBH5在PC样本中低表达

首先,通过qPCR、WB和免疫组化,研究者发现与正常组织相比,m6A去甲基化酶ALKBH5在PC中表达较低。同时,研究者发现低表达ALKBH5的PC中,m6A修饰明显降低。为进一步鉴定ALKBH5与PC之间的关系,研究者通过进行生存曲线分析,发现ALKBH5表达量较低的患者预后较差。因此,上述结果表明ALKBH5在PC中低表达,可将ALKBH5作为PC的预测和预后指标。

图1

ALKBH5在PC样本中低表达

2.ALKBH5的过表达降低了肿瘤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性能力

为进一步探索ALKBH5是否对PC的生长产生影响,研究者通过CCK8和克隆形成实验,发现敲低ALKBH5基因后,肿瘤细胞的增值能力明显升高,而过表达细胞内ALKBH5后,肿瘤细胞的增值能力明显降低。同时,通过体外的实验,研究者发现敲低ALKBH5基因后,肿瘤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明显升高,而过表达细胞内ALKBH5后,肿瘤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明显降低。此外,为进一步探索ALKBH5是否对肿瘤细胞的细胞周期产生影响,研究者通过流式分析和WB实验,发现过表达ALKBH5基因后,细胞停滞在G2/M期的细胞明显增多,而敲低ALKBH5基因后,细胞停滞在G2/M期的细胞明显减少。总之,上述结果表明了ALKBH5抑制了肿瘤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性能力,并且阻滞了正常的细胞周期。

图2

ALKBH5的过表达在降低了肿瘤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性能力

3.ALKBH5的过表达抑制了体内PC的生长

为进一步探索ALKBH5在体内对PC的影响,研究者通过裸鼠皮下成瘤实验,发现过表达ALKBH5明显抑制体内PC的生长,而低表达ALKBH5明显促进体内PC的生长。此外,通过免疫组化实验,研究者发现过表达ALKBH5的瘤组织中与细胞增殖和转移相关蛋白表达明显降低,而低表达ALKBH5的瘤组织中与细胞增殖和转移相关蛋白表达明显升高。上述结果表明ALKBH5可对体内PC的生长产生抑制作用。

图3

ALKBH5的过表达抑制了体内PC的生长

4.ALKBH5以YTHDF2依赖的m6A修饰调控了细胞内PER1mRNA的水平

为进一步确定ALKBH5是如何参与调控PC的生长,研究者通过RNA-seq和m6A-seq,筛选出9个高甲基化水平的基因。接下来,进一步分析发现过表达ALKBH5,其中一个基因PER1的3`-UTR区高甲基化明显减弱,提示其可能为ALKBH5的靶基因。通过MeRIP-qPCR分析,研究者发现敲低ALKBH5基因后,肿瘤细胞内PER1的甲基化水平明显升高,而过表达细胞内ALKBH5后,肿瘤细胞内PER1的甲基化水平明显降低。此外,通过序列对比分析,研究者发现PER1甲基化修饰位点与YTHDF2结合位点临近。同时,通过敲低YTHDF2基因后,研究者发现PER1mRNA的水平明显升高。综上,上述结果表明了ALKBH5以YTHDF2依赖的m6A修饰调控了细胞内PER1mRNA的水平。

图4

ALKBH5以YTHDF2依赖的m6A修饰调控了细胞内PER1mRNA的水平

5.PC组织中的PER1具有肿瘤抑制作用

通过qPCR、WB和免疫组化,研究者发现与正常组织相比,PER1在PC中表达较低。同时,研究者通过进行生存曲线分析,发现PER1表达量较低的患者预后较差。因此,上述结果表明PER1在PC中低表达。此外,通过免疫荧光和临床样本分析及TCGA数据分析,研究者发现PC组织中PER1与ALKBH5的表达水平正相关。同时,通过CCK8等细胞表型实验,研究者发现过表达PER1能部分逆转ALKBH5敲减引起的细胞表型变化。上述结果表明PC组织中ALKBH5通过PER1对肿瘤发挥抑制作用。

图5

PC组织中的PER1具有肿瘤抑制作用

6.PER1诱导P53激活ALKBH5的转录

为进一步探索PER1影响PC的分子机制,通过WB实验,研究者发现敲低PER1基因能激活ATM信号通路,而过表达PER1蛋白后又能重新激活ATM信号通路。值得一提的是,研究者还发现细胞内过表达p53后,结果显示ALKBH5的水平显著升高,同时免疫组化分析显示P53高表达显著降低整体的m6A甲基化水平,表明了p53可促进ALKBH5的表达。此外,通过Chip和荧光素酶实验,研究者发现p53可与ALKBH5启动子区结合。综上,上述结果表明了细胞内PER1通过激活ATM信号通路内的P53表达升高,从而进一步促进激活ALKBH5的转录。

图6

PER1诱导P53激活ALKBH5的转录

总结与展望

目前,已有研究报道m6A修饰中的去甲基化酶ALKBH5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功能,比如乳腺癌和白血病等。然而,ALKBH5是否在PC中发挥作用仍不清楚。本研究首次揭示了去甲基化酶ALKBH5通过调控YTHDF2依赖的m6A修饰介导PER1的转录后活性从而抑制胰腺癌发展的新分子机制。

通过细胞表型实验、MeRIP-qPCR和RNA-seq以及m6A-seq等实验技术的结合,本研究阐述了PC中ALKBH5的低表达,促进了YTHDF2依赖的m6A修饰介导的PER1mRNA降解,表明了ALKBH5的缺失可作为PC的预测和预后指标。因此,该研究对于了解ALKBH5在PC中作用和分子机制以及PC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本研究也发现ATM通路中表达降低的p53又会进一步反馈抑制ALKBH5的表达,从而形成了一个转录调控环路,表明了肿瘤组织中m6A修饰是一个复杂且高度调节的生物学过程,为进一步了解m6A修饰在肿瘤组织中作用机制提供了新思路。

END

文献分享者:赵曦

原文引用:DOI:10./s---w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whyxqt.com/yxayy/11414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