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学习分子谱分析后接受匹配治疗的胰

2020-9-8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研究背景

约有25%的晚期胰腺癌具有可以介入分子标靶的基因变异点,这种可以介入分子标靶的基因变异点被定义为有临床或强有力的临床前证据表明,可从特定标靶疗法中让病患获益(其中大部分与DNA损伤修复反应通路有关)。

KnowYourTumor(KYT)计划目的使患者能够接受能够接受目前可以取得的多组学分析,从而可以提供个体化定制的标靶治疗方案和临床试验建议。

研究团队试图确定胰腺癌患者的肿瘤中是否存在这种可介入分子标靶的基因变异点,以及接受分子标靶匹配治疗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是否比未接受分子匹配治疗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更长。

研究设计

在这项回顾性分析中,分析了18岁以上经活检证实的任何阶段胰腺癌患者的治疗史和纵向生存结果,这些患者参加了KYT项目并接受了分子检测,患者及其负责医生将收到检测结果,以及来自肿瘤专家委员会推荐的相应治疗方案。

主要终点:从晚期的初始诊断到死亡的中位OS

次要终点:二线治疗开始后的中位OSPFS

基线特征

既往铂类药物治疗(p=0·)和接受两种或两种以上治疗(p=0·)被确定并被认为是潜在的混杂因素。

研究结果

于年6月16日至年3月31日之间接受KYT计划的名胰腺癌患者中,名(58%)患者根据其精准医疗检测结果收到了个体化治疗建议的报告。份样本中有份(26%)发现了具有可以介入分子标靶的基因变异点。在可以获得结果的例患者中,有例具有可以介入分子标靶的基因变异点。

接受匹配标靶疗法的患者(n=46)的中位总生存期明显长于仅接受不匹配治疗的患者(n=)(2.58年vs1.51年;HR=0.42,p=0.)。46例接受匹配治疗的患者的总生存期也明显长于例没有发现可以介入分子标靶基因变异点的患者(2.58年vs1.32年;HR=0.34,p0.)。然而,接受非匹配治疗的患者和具有可以介入分子标靶的基因变异点但未接受匹配治疗的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没有差异(HR=0.82,p=0.10)

次要终点:二线治疗开始后的中位OS和PFS

接受匹配标靶疗法的患者与接受非匹配治疗的患者和具有可以介入分子标靶的基因变异点但未接受匹配治疗患者OS、PFS有明显统计学差异。

研究结论

首次通过一项大型国家注册研究证明,分子检测和相匹配的疗法大大改善了特定胰腺癌患者的生存结果。

采用精准医学的手段,根据患者肿瘤的具体情况给予针对性治疗,可以有效延长这些患者的生存期。

胰腺癌患者应该接受基因检测,致癌突变和DDR突变等分子特征指导的治疗效果,值得开展进一步的前瞻性评估。

转载请注明:
http://www.whyxqt.com/yxayy/11150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