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医院推出复旦版胰腺癌分期系统,有
2018-6-7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点击上方“哎哟不怕”
就能获得与肿瘤、健康相关的权威资讯!
“胰腺癌患者分期,是不是仅仅单独依据原发肿瘤情况或者淋巴结转移数目?近日,医院胰腺外科主任虞先濬教授领衔的一项外科学展望研究,对胰腺癌患者分期方法做出全新定义:胰腺癌患者术后病理分期需要将淋巴结转移数目和原发肿瘤大小及肿瘤对周围血管侵犯情况进行综合评定。目前,该研究在《外科学年鉴》(《AnnalsofSurgery》)在线刊发,并将有望成为未来胰腺癌分期系统更新时的重要依据。
胰腺癌患者治疗效果与患者的临床病理分期密切相关。临床病理分期,也是制定后续治疗方案和策略的重要依据和参考。目前,国内外胰腺癌的临床诊疗和研究工作均采用由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提出的病理分期系统,该委员会每6至8年适时更新一次分期系统,年10月公布了第八版最新分期。虞先濬教授说,“在第7版分期系统中,只是将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划分成N0和N1;而在第8版分期系统中,对于淋巴结转移数目大于等于4个的情况称为N2,并将这批患者统统归为中晚期(III期)。”
专家肯定地说,第8版中对于胰腺癌临床病理分期较之前的第6、7版有重要突破,特别是对淋巴结转移数目与分期的关系进行了分层和细化,反映出不同淋巴结转移情况对胰腺癌患者预后存在重要影响,这是一项重大进步。
虞先濬教授领衔的研究团队结合自身对于胰腺癌的理解和认识后认为,胰腺癌相较于肠癌、胃癌等消化道肿瘤而言有着独特的生物学行为,一般来说,约有60%的患者在接受外科根治手术后的1至2年里发生局部复发,而不像肠癌和胃癌较多通过淋巴结发生远处转移。因此,团队认为,第8版分期表高估了淋巴结转移在胰腺癌分期中的比重,却忽视了原发肿瘤大小和其对周围血管侵犯情况在分期中的权重。
针对这一问题,虞先濬教授通过分析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SEER数据库和医院的近5万名胰腺癌患者的数据,提出“复旦版”的改良胰腺癌分期系统。他告诉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我们研究认为,胰腺癌患者临床病理分期需要将淋巴结转移数目和原发肿瘤大小及肿瘤对周围血管侵犯情况进行综合考虑,得出一个较为科学合理的分期,这将有助于患者后续治疗方案的精确制定和预后的精准评估。
专家打比方说,一个胰腺癌术后患者,原发肿瘤直径2厘米,淋巴结转移有4个。按照现行第8版分期系统,患者就因淋巴结转移个数被归为III期患者,属于可以手术胰腺癌患者中预后最差的一类,在临床上和无法手术的局部进展期胰腺癌患者预后相差无几;但改良“复旦版”胰腺癌分期系统来看,患者应该属于IIA期的患者,属于可手术且预后较好的患者,“这就是分期不同给患者预后造成重大偏差的典型例子,分类越精细准确,治疗才能更加个体化。”
据悉,发表该研究的《外科学年鉴》杂志为国际外科学领域排名第一的顶级杂志。该研究本身得到来自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和《外科学年鉴》主编KeithD.Lillemoe教授的高度认可:“研究可作为未来胰腺癌分期系统更新时的重要依据,用于指导未来临床实践。”记者获悉,第9版胰腺癌分期中或将体现此次研究成果。
来源:上观新闻
您看此文用·秒,转发只需1秒呦~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怎么治愈白癜风北京看白癜风最好医院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