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息规律饮食健康,为何还会得肠道癌

2018-5-29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乔布斯,苹果手机创始人,他是一位素食主义者,日常饮食都是以水果蔬菜为主,这应该是非常健康的饮食,而他却死于胰腺癌。

很多人不理解,按照常理,对于一个平时极其注重饮食健康而且常常锻炼身体的人来说,癌症,应该是遥不可及的。

致癌因素很多,基因不可忽视

但事实并非如此,因为癌症的发病原因多而复杂,我们常见的可以归纳为内因和外因。其中外部因素包括环境、生活习惯、饮食、疾病等;内部因素主要是基因遗传等。当你小心翼翼避开所有外因,以为健康的生活习惯就能真正让疾病远离时,遗传基因也可能在悄悄的起着作用。

其中,肠癌就有着明显的遗传倾向。有些患肠癌的病人反应,因为家族中有长辈患肠癌,所以自己在日常生活中非常注重饮食健康和锻炼,最后还是没有逃过患肠癌的“宿命”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另外,其他遗传性疾病背景,如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肠癌等,也会增加肠癌的发生的可能。

要真正做到预防疾病,不了解专业知识就会顾此不顾彼,导致看不到的危险因素在日积月累间种下疾病的恶果。因此关于癌症,您需要知道的还很多。

是哪里出了问题?

我们吃下的食物在胃部,被部分分解后到达小肠,小肠进一步分解食物并吸收大部分营养,然后结肠从食物残渣中吸收水分和盐并贮存剩余的废渣,这些废渣将进入直肠成为粪便。

在结肠、直肠部位,如果有一部分细胞的基因发生突变,就会不受控制而无限分裂增殖,形成恶性肿瘤。

对于肠癌的发生,除了不良生活习惯和不健康饮食,遗传基因和以往患病史同样关键。肠癌可能是其中任意一种因素导致的,也可能是多种因素结合导致的。

独特的遗传基因

前面说过,肠癌有明显的遗传倾向。那它是如何遗传的呢?

肠癌易感基因hMLH1、hMSH2的特定基因型会让携带者成为天生的肠癌高危人群。数据表明,携带hMSH2-exon1IVS1+9C→G突变发生大肠癌的相对危险性为无基因突变组的1.75倍,若不携带基因突变,其肠癌发病率将降低42.9%;若在人群中无hMSH2-exon1IVS1+9C→G突变发生,则大肠癌的发病率将降低20%。所以,如果有肠癌家族史,就需要重点预防。

基因检测可发现是否含有肠癌易感基因

家族中没有长辈得过肠癌,那么就一定不会携带这种突变基因吗?这个答案并不能肯定!首先,带有肠癌易感基因hMLH1、hMSH2的人,并不一定%会得肠癌,只是说相比于常人,风险更高。其次,每个人都是一个单独的个体,基因突变可能发生在任意一代。所以健康不存在侥幸。

基因检测,是采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测序技术、基因芯片技术等)对受检者的基因序列进行分析,并与已知的肠癌疾病基因(或基因位点)进行比较,确定个体可能得结直肠癌风险的一种方式。进而进行个性化的生活和保健、用药指导,规避不利因素对健康的影响,真正做到早知道、早预防。

基因检测不仅能够帮助健康人了解患病风险,提前做好预防,避免实际患病;同时,能够帮助肠癌病人确定发病原因是否由基因异常引起,还能有助于实现用药安全,以免在治疗疾病的同时造成其他疾病的发生。

检测癌症易感基因,预防更有把握

如果有肠癌易感基因,患癌几率将会高很多。通过基因检测提前知道自己患癌的可能性,就能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措施,无论体检还是生活上,都能更有把握。

据统计,在美国,近年来由于基因检测与各类预防检查的普及,大肠癌的死亡率下降了90%,乳腺癌发病率下降了90%。

日子“苦”一点,远离肠癌

但是,预防肠癌应该多方面综合,既要了解自身有没有易感基因,也要从生活、饮食习惯和常规体检入手。

肠癌属于下消化道肿瘤,一定程度上讲,与吃得“太好”有关,因此也被认为是种“富贵癌”,饮食中肉类过多是重要原因。日子过的“苦”一点,也不一定是件坏事。

更多疑问“阅读原文”或者扫描“爱视健康”,即可在线咨询!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北京中科忽悠
北京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
http://www.whyxqt.com/yxayy/10980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