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病理机制和防治
2017-9-13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在医学上,癌是指起源于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是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类。相对应的,起源于间叶组织的恶性肿瘤统称为肉瘤。有少数恶性肿瘤不按上述原则命名,如肾母细胞瘤、恶性畸胎瘤等。一般人们所说的“癌症”习惯上泛指所有恶性肿瘤。
肿瘤是机体在各种致瘤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的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异常增生与分化而形成的新生物。新生物一旦形成,不因病因消除而停止生长,他的生长不受正常机体生理调节,而是破坏正常组织与器官,这一点在恶性肿瘤尤其明显。与良性肿瘤相比,恶性肿瘤生长速度快,呈浸润性生长,易发生出血、坏死、溃疡等,并常有远处转移,造成人体消瘦、无力、贫血、食欲不振、发热以及严重的脏器功能受损等,最终造成患者死亡。
肿瘤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基因病。
1.外界因素
(1)化学因素:如烷化剂、多环芳香烃类化合物、氨基偶氮类、亚硝胺类、真菌毒素和植物毒素等,可诱发肺癌、皮肤癌、膀胱癌、肝癌、食管癌和胃癌等。
(2)物理因素:电离辐射,如X线可引起皮肤癌、白血病等,紫外线可引起皮肤癌,石棉纤维与肺癌有关,滑石粉与胃癌有关,烧伤深瘢痕和皮肤慢性溃疡均可能发生癌变等。
(3)生物因素:主要为病毒,其中1/3为DNA病毒,2/3为RNA病毒。DNA病毒如EB病毒与鼻咽癌、伯基特淋巴瘤有关,人类乳头状病毒感染与宫颈癌有关,乙型肝炎病毒与肝癌有关。RNA病毒如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病毒与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有关。此外,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发生也有关系。
2.内在因素
(1)遗传因素:
真正直接遗传的肿瘤只是少数不常见的肿瘤,遗传因素在大多数肿瘤发生中的作用是增加了机体发生肿瘤的倾向性和对致癌因子的易感性,如结肠息肉病、乳腺癌、胃癌等。
(2)免疫因素:
先天性或后天性免疫缺陷易发生恶性肿瘤,如丙种蛋白缺乏症患者易患白血病和淋巴造血系统肿瘤,肾移植后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肿瘤发生率较高,但大多数恶性肿瘤发生于免疫机能“正常”的人群,主要原因在于肿瘤能逃脱免疫系统的监视并破坏机体免疫系统,机制尚不完全清楚。
(3)内分泌因素:
如雌激素和催乳素与乳腺癌有关,生长激素可以刺激癌的发展。
以下坏习惯会让癌症找上
由着性子吃光吃烧烤不吃菜,大鱼大肉吃不够,蔬菜水果吃得少,已经成了现代人的通病。由着性子吃:
1、会造成肥胖,肥胖和10种癌症与肥胖密切相关 子宫癌胆囊癌肾癌宫颈癌 甲状腺癌白血病肝癌结肠癌 卵巢癌乳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等多种癌症有关;
2、蔬菜水果含有很多膳食纤维,能促进肠道蠕动,带走有害物质。经常不吃蔬菜水果,会增加患结肠癌的风险;
3、缺乏维生素。不吃胡萝卜的人比大量食用胡萝卜的人缺少β-胡萝卜素,肺癌发病率要高7倍;缺乏维生素A,患肺癌、胃癌的可能性很大;叶酸与维生素B2缺乏,是食管癌高发的重要原因。
4.夜晚不睡觉英国科学癌症研究中心研究了世界各地余名30岁~50岁的癌症患者,发现99.3%的人常年熬夜,凌晨后才会休息。熬夜一方面会造成生物钟紊乱,另一方面,夜间灯光会破坏人体褪黑素形成,而这是保护人体免疫功能的重要一环,缺少它容易让白血病、乳腺癌、前列腺癌等找上门来。
对策:如果加班到凌晨,最好找一间有遮光窗帘的房间睡觉,漆黑的环境有助于身体中褪黑素的生成。
5.坐下不想动上班一坐就一天,回家陷在沙发里……千万别以为久坐的危害只是伤颈椎、脊椎。德国专家指出,人体免疫细胞的数量随活动量的增加而增加,久坐的人体内免疫细胞减少,大大增加患癌几率;日本医学家发现,胃癌患者大多平时吃得太饱和久坐不动;美国研究表明,久坐的人比常运动的人患结肠癌的可能性高40%~50%,男性还易罹患前列腺癌。
6.老喝滚烫水很多人喜欢闲暇时泡杯功夫茶,这“趁热喝”的茶可能为食道癌埋下隐患。滚烫的水会烫伤食道黏膜,引发口腔黏膜炎、食管炎等,时间久了,可能发生癌变。调查表明,新疆哈萨克族人常喝滚烫的奶茶、潮汕人喜欢功夫茶、太行山区的人爱喝大碗烫粥,目前这些地区都成为食管癌、贲门癌、口腔癌的高发区。
7.爱钻牛角尖生活中爱较真、爱生气、又不擅表达的人,植物神经、内分泌与免疫系统长期处于高度亢奋和紧张状态,是导致乳腺癌和卵巢癌的重要原因。工作中爱较真、过于追求完美的人,患胃癌与胰腺癌的较多。
8.吃发霉食物花生、大豆、米、面粉等发霉后可产生黄曲霉素,这是一种强致癌物,可能导致肝癌、胃癌等。除此之外,发霉食物中还有杂色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等,它们都有较强的致癌作用。
9.过度晒太阳你会发现,家里总被太阳晒到的家具老化速度更快,人的皮肤也一样。有研究证实,儿童时期如果过度暴晒,会加速皮肤老化,增加成年后长雀斑甚至患癌的概率。
10.工作太拼命淋巴瘤、肝癌、肺癌被列入“累出来”的癌症前三名。医生表示,过度劳累虽不直接导致癌变,但会导致肝病、肺病反复发作、不断加重,并最终诱发癌症。
11.边喝酒边抽烟,最伤食道
12.大小便要通畅,避免毒素的积累。
不论手术、化疗、放疗,都不能彻底解决癌症产生的原因,解决人体免疫力才是根本的方法。中国著名医学科学家,钟南山院士在公开场合严正指出:西医对癌症病人是“简单地把肿瘤给杀灭了,最后发现瘤没了,人也死了”.癌症病人有些是被吓死的,还有就是被医生活活折磨致死的。众所周知,癌症患者都已被认为得了必死之症,那么也可以说无论什么医生都还不具备拥有治癌的能力。因为癌细胞的生存环境就是酸性体液,就算是手术切除了肿瘤,但是大环境不改变的话,复发转移的几率更大,最终因癌细胞四处扩散而去世。外科手术损伤了人体的许多组织,生命不得不优先动用大量“物资”和“能力”进行修复;化疗则全面掠杀人体的正常细胞包括大量可以抗击癌细胞的白血球;放疗除了组织损伤外同样会使白血球降低,同时会促成细胞癌变。所以,这些治癌的方法,并不是帮助人体恢复健康的方法,而是与癌症拼掉老命的方法。
《沙棘与疾病》一文,全面了解沙棘的功能,沙棘针对的症状,和治疗方面,是沙棘资料中,难得的全面和直接。
抗癌作用
大量的科学数据已经证明,人体免疫力低下容易发生癌症。
这是因为肿瘤是人体内的正常细胞突变逐步恶变而成,人的免疫系统很难辨认出突变的细胞或早期肿瘤。
当人体免疫力低下时,免疫功能处于瘫痪状态,也就更不能及时发现并消灭这些突变细胞。
医学研究表明沙棘里含有的活性物质,不仅可以干扰肿瘤的起动和进展,
而且还可抑制氧化酶或抑制致癌物质与DNA的结合对癌症的起始阶段进行调节。
同时,沙棘对免疫系统有广泛的影响,提高机体的主动免疫防御和免疫监视能力,增强NK细胞的活性,有效清除突变细胞,进而抑制肿瘤的发生和增殖。
沙棘中的防癌抗癌成分及功效:Vc:提高免疫力、抗病毒、抗过敏、抗氧
Ve:抗氧化、抗自由基、抗癌、抗衰老、提高生育能力等
生物类黄酮:抗癌、抗氧化、抗自由基、抗衰老、抗辐射。改善血液循环、保护心脑、降低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清除血脂:抗炎、抗过敏、抗毒素...
生物类黄酮的种类及作用
原花青素:抗氧化、抗癌效果是Vc的20倍,Ve的50倍,抗辐射、预防糖尿病并发症。
花青素:抗肿瘤、增强放射性物质治疗肿瘤的效果
苦木素:抑制肿瘤形成、抗辐射
山奈素:抑制癌细胞生成、抗氧化、抗溃疡、抗炎等
矿物质硒:抗癌,抗衰老、抗氧化,活化免疫系统、保护细胞膜、防止基因变异、预防心脏病及中风。
类胡萝卜素:
B-胡萝卜素:抗癌、抗氧化、抗自由基、,促进生长、预防和治疗心脏病
辣椒红素:抗氧化、抗癌效果是B-胡萝卜素的1.5倍
番茄红素:抗氧化、抗癌效果是B-胡萝卜素的2倍,是Vc的20倍。
B—隐黄素:抗氧化、抗癌效果是B-胡萝卜素的5倍,是目前抗癌研究的热点。
A—胡萝卜素:抗氧化、抗癌效果是B-胡萝卜素的10倍,抗癌明星;抗自然环境中的致癌物、抗辐射。
W—3亚麻酸:改善细胞的呼吸和营养交换,加强细胞修补及愈合能力,防止癌变
植物罕见的5-羟色胺:一种生物碱,又名血清素,其生物活性成分对人体健康极其有效。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含量惊人:SOD是目前发现的活性最高的抗氧化剂,沙棘中含量惊人,是人参的4倍。
SOD的作用:协同作战,保护DNA,几乎对所有的疾病都有效:
(1)、有很强的抗辐射、抗化学污染,抗有毒药品的能力
(2)、抗癌、抗氧化、抗自由基、抗衰老、抗炎、抗疲劳
(3)、可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
(4)、有效提高因化疗引起白细胞的严重减少、使白细胞恢复正常,在放疗时可以有效的抑制放射线对正常组织的损伤。
总之,沙棘中的抗癌活性成分,如白花青素,香豆素,苦木素,5-羟色胺等都具有明显的抗癌活性和抗癌作用,而且可以通过提高癌症患者的自身免疫功能,增强对癌症的抵抗能力,减轻放疗及化疗的毒副作用,促进癌症患者康复。特别对胃癌,食道癌,直肠癌,肝癌等消化系统的癌症,治疗效果比较明显。
此外,美国研究资料表明,Vc、Ve、β-胡萝卜素等协同作用,具有很好的防癌、抗癌效果,并对人体內的癌细胞具有一定的抑制及杀伤作用,还具有阻断致癌因素的作用,何况沙棘中有着如此众多的抗癌活性成分。因此,沙棘又被称为防癌抗癌之王。
沙棘在抗抑癌中的作用
1,沙棘油:
(1)沙棘油不饱和脂肪酸棕榈烯酸、亚麻油酸(ω3)可有效治疗炎症和慢性炎症(誘癌因子)可抑制基因突变,抑制癌细胞扩增,封闭癌细胞膜受体,防止癌细胞扩散与转移,防止癌变。
(2)临床上沙棘油对宫颈癌、白血症、肝癌、乳腺癌、头颈部肿瘤、外阴癌、皮肤癌、肉瘤等都有效。
橄榄油的优势是亚麻酸:亚油酸=1:4,沙棘油是1:1.4,抑癌优于橄榄油。
2,沙棘黄酮
目前所知,沙棘含有32种黄酮。
黄酮在抗抑癌中的作用:
(1)能攻击癌细胞,阻断癌细胞DNA复制;干涉癌细胞信号的级联;抑制新血管发生;诱导癌细胞凋亡;解除致癌物质的毒性。
(2)在抑制白血病(HL-60)细胞增殖时,其抑制效应:杨梅黄酮>槲皮素>二氢黄酮。
(3)沙棘籽渣黄酮,可通过信号转导途径,诱导人乳腺癌细胞(Bcap-37)凋亡。
3,沙棘各部位抗抑癌效率
目前国内的研究结果:
沙棘根瘤弗兰克(Frankia)菌抑瘤率47-58%;
沙棘叶抑瘤率37-43%;
沙棘果抑瘤率30-34%;
沙棘茎抑瘤率24-28%
沙棘根抑瘤率16-19%。
经卫生部指定的权威医学机构功能试验结果显示,沙棘油在抑制肿瘤、抗癌方面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抑制肿瘤扩散
2、直接杀伤癌细胞3、阻断致癌因素4、提高机体免疫力
沙棘油抑制肿瘤扩散的功效主要是通过胶原纤维来实现的,沙棘油中的有效成份尤其是丰富的VA,是合成胶原纤维必不可少的物质,它能促进胶原蛋白的产生,在细胞之间的“空白地带”(即癌细胞转移的必由之路)结成一张稳定而坚强的网,从而阻断癌细胞的转移路线。胶原纤维还能主动把肿瘤包裹起来,防止其扩散,使之成为增殖非常缓慢的萎缩瘤体,失去对周围组织的浸润作用,然后通过免疫系统将癌细胞杀死。透明质酸酯是癌细胞分泌的一种能破坏胶原纤维的物质,在肿瘤转移及侵袭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沙棘油中的有效成份能刺激正常细胞产生一种抑制透明质酸酯的物质,从而削弱肿瘤的破坏力,实现对肿瘤的包裹和围歼。另外也证实,沙棘能够让癌细胞的遗传基因产生突变,达到抑制肿瘤的效果。
医学实验证明:沙棘油能够提高免疫功能处于低下状态的机体的免疫力,其含量丰富的维生素、类胡萝卜素、微量元素、多酚类、黄酮类化合物可激活巨噬能力,活化T淋巴细胞,增加细胞产生抗体的能力,产生大量干扰素,恢复免疫抑制状态下的天然杀伤细胞(NK)水平,提高白细胞介素-2(ZL-2)的含量并影响其基因表达,抑制脂质过氧化过程,清除体内自由基等提高放、化疗病人机体免疫功能,迅速消除放、化疗引起的脱发、厌食及副作用,促进术后及放、化疗患者的组织恢复,促进脾脏和骨髓造血功能保护心脏、脾脏、肾脏等器官免受辐射损伤,改善睡眠,提高食欲,减轻肿瘤患者的精神痛苦,帮助患者尽快康复。
另外,沙棘油中的5-羟色胺、香豆素、异香豆素是起综合抗癌作用的成份,能直接杀死或抑制残存癌细胞的分裂、增殖、从而最大限度地避免了放、化疗后因免疫功能低下而导致的癌细胞复发现象,弥补手术,放、化疗的不足,达到了巩固治疗、防止肿瘤复发、促进术后康复的作用。
沙棘油在提高癌症患者生存质量方面也有显著效果。对手术过的患者而言,服用沙棘油可获得全面、丰富的营养补充。改善体质,提高免疫力,还能对手术部位起到活血化瘀,去腐生肌,防止感染的作用。
沙棘的抗肿瘤作用除其通过免疫机制或其它途径所引起的作用外,还有直接抑制癌细胞作用及阻断致癌因素的作用。
甘肃省肿瘤研究所张培珍等研究,以沙棘籽油和沙棘果汁对小鼠移植瘤:肉瘤(S)、淋巴细胞白血病(P)和黑色素瘤(B16)进行抑制试验,发现无论是经腹腔注射沙棘油,还是口服沙棘汁都有明显的抑制肿瘤生长的效果,而且沙棘汁在体外抑制试验也表明,它既能杀伤(S和P)癌细胞,又以抑制人胃癌细胞株(SGC)和淋巴细胞白血病(L)细胞。
山西省肿瘤研究所的杨建平等,用沙棘渣油对实验小鼠体内抗艾氏腹水癌的研究发现,沙棘果渣油能明显延长艾氏腹水癌带瘤小鼠的生命;用沙棘果渣油中提取出的各种有效成分对体外抗人白血病细胞株(K)的作用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其各组成分均对K细胞株有显著的细胞毒作用。
山西医学分会的唐竞等,研究了沙棘汁的抗黄曲霉素B1(AFB1)的致肝癌作用,发现加喂沙棘汁的实验大鼠的肝GGT灶(肝细胞增生性病变,为肝癌前病变)数量明显减少,面积也较小。山西医学院的黎勇等研究了以沙棘汁经稀释成宜于饮用的浓度后,能在体外模拟人胃液条件下阻断N—亚硝基吗啉的合成,并与同浓度的抗坏血酸溶液对照组相比,其阻断率有极显著的意义(P<0.01),说明沙棘汁优于抗坏血酸,提示沙棘汁中可能含有其它阻断物质。另一个实验,沙棘汁对致癌物N—甲基亚硝胺(NDMA)在大鼠体内合成及诱癌的阻断与防护作用,进一步证实,沙棘汁能有效地阻断N—亚硝基化合物在大鼠体内合成及诱癌,其防癌效果优于等量的抗坏血酸。
原苏联学者从沙棘的黄酮类中发现香豆素、异香豆素、呋喃香豆素、苦木素以及多酚类、5—羟色胺。实验结果表明,沙棘提取物对动物的肉瘤(S)、黑色素瘤(B16)、淋巴细胞白血病(P)、艾氏腹水癌等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体外实验表明,沙棘提取物对肉瘤(S)、淋巴细胞白血病(L、P),而且对人体类白血病细胞株(K)及人胃癌细胞株(SGC)均有直接杀伤作用。同时也发现沙棘提取物有阻断N—亚硝基化合物的致癌作用,以及抑制黄曲霉素B1诱发癌前病灶的作用。
通过其作用机理研究表明,沙棘提取物有增强荷瘤动物机体的免疫功能和激活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而且能增强氧自由基清除剂——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
上述结果表明,沙棘具有一定的抗癌作用,将沙棘提取物制成一种抗癌辅助治疗药物,协同抗癌药物,有可能提高肿瘤患者的免疫能力,减轻某些化疗药物的副作用。目前,这部分工作进到体内、体外动物实验阶段,更进一步的结果,特别是对人体抗癌还有待于更深入地研究,需从中筛选出有效成分,扩大抗癌谱,选出敏感瘤株与合理的给药途径,并按《新药审批办法》申请2期临床研究。沙棘提取物有希望开发成抗癌辅助治疗的药物与各种保健药品。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