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琳原创疾病聚焦请爱惜你的肝,肝移

2016-12-9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文/子琳

栗光明,男,医院肝胆外科主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兼任: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手术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移植学分会感染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肝脏医师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MDT专委会常委,北京医学会肿瘤学分会委员,北京医学会器官移植分会委员,北京医师协会器官移植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中西医结合协会外科分会委员兼秘书,中国医促会肝脏肿瘤分会常委兼秘书,中国医促会结直肠肝转移肿瘤分会常委,海峡两岸胰腺癌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华肝胆外科杂志》、《中华肝脏外科手术学杂志》、《器官移植杂志》、《中华移植杂志》等杂志编委。医院客座教授、医院客座教授。

擅长治疗:肝癌、胰腺癌、胆管癌及胆囊癌、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外科诊治,肝脏移植、活体肝脏移植,胆石症、脾脏疾病等。尤其擅长病情复杂的肝脏及胰腺肿瘤的手术治疗,每年肝癌手术超过例次,胰腺肿瘤手术50例次。

您知道上图那是什么吗?

有人觉得很漂亮,像珊瑚。而多少人都没有想到,这其实是一个真实的人体器官标本——肝脏标本。

这个标本来源于一位令我们尊敬的已逝患者,他在死后无偿的捐献了自己的器官。而医生在进行肝移植手术的时候,却发现他是一个重度脂肪肝患者,所以他的肝脏不能用于肝移植。于是医生就将他的大爱供体做成了标本。

我去采访栗光明教授的时候,这个标本就陈列在他的办公室里。他说,把这个标本摆着这儿,是为了纪念这位患者的同时警示后人,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肝脏,千万不要病到肝移植的阶段。

今天带领大家去认识肝移植,通过故事告诉您保护肝脏的重要性。即使死后想捐献肝脏,也要保护好肝脏,否则捐了也没有用。请您务必耐心读完。

肝移植要比肾移植复杂的多

图:肝脏布满血管

通常一提到肝移植,大家都会认为,只要找到合适的肝源就能进行移植。

没错,这是肝移植当中的一种方法,叫做原位肝移植。肝的来源有两个途径,一个是死亡的病人捐献,脑死亡、心死亡捐献的器官。也正因为这个局限性,才导致肝移植手术很难进行,必须有死亡的人愿意捐献肝脏才行。

栗光明教授说,肝移植与肾移植不同,肾移植配型很复杂,但手术本身不是很复杂,可能权威专家40分钟就可以完成一台肾移植手术,而且不用给患者全麻。因为肾比较小,肾移植手术不需要把病灶的肾切掉,只是再给患者添加一个肾,所以做完肾移植以后患者身上会有三个肾。

但是肝移植不同。因为肝是很大的器官,足足有三斤重,而且它的功能比肾复杂的多。肾是一个排泄器官,而肝脏却有太多的功能,是人最大的分泌器官,解毒、合成蛋白质,包括各种营养物质代谢,所以必须把病灶的肝切掉,才能再把健康的肝放上去。

人的肝脏再生能力非常强

现在做肝移植的患者很多。医生曾做过统计,我国现在一年也就能做例肝移植手术。而咱们国家有超过30多万的患者,在苦苦等待肝源的过程中,最终还是离开了这个世界。这里有着太多的无奈、太多的辛酸。

所以就有人想到,活人能不能捐半个肝脏来挽救生命?

肾移植是很早的,在60年前的年就已经有第一台肾移植手术了。肝移植是年开始研究,一直到了年才有了第一例活体肝移植手术,是一个澳大利亚医生做的。把一个人的肝脏切下一半给另外一个人。

咱们国家也有很多例活体肝移植手术,年很轰动的一例活体肝移植手术就是武汉的暴走妈妈,母爱感动了无数人。

暴走妈妈陈玉蓉的儿子叫叶海斌,今年31岁。13岁那年,海斌突然变得说话结巴、连走路都走不直了,他被确诊为一种先天性疾病——肝豆状核病变,肝脏无法排泄体内产生的铜,致使铜长期淤积,进而影响中枢神经、体内脏器,最终可能导致死亡。

年8月5日深夜,已经睡着了的陈玉蓉迷迷糊糊听到儿子的呕吐声,当她打开灯,发现客厅里一大摊的血。后来医生告诉她,叶海斌的肝已经严重硬化,需要做移植手术,否则很难说还能活多久。

这让陈玉蓉下定决心一定要捐肝救子。

可通过检查发现,“暴走妈妈”患有重度脂肪肝,医学上是不能够捐献肝脏的。但为了救孩子,她开始了暴走征程。在走破了四双鞋之后,肝脂肪消除了,结果成功地将二分之一的肝捐给了儿子。

您可能觉得奇怪,怎么这肝脏还能一半一半的切呢?难不成这肝切下来一半儿它还能再长?

栗光明教授说,肝脏的神奇令你惊讶。

人虽然只有一个肝脏,但是这一个肝脏里却有着两套血管系统,分成左肝和右肝。而人的肝脏再生能力非常强,强到什么程度呢?一个人其实只有30%的肝脏就够了,就能够维持我们正常工作生活的需要。极限上讲,人的肝可以切掉75%,剩下25%这人还能活,但是再切多了人可能就活不了。

当然一个肝需要多少是有公式计算的,一般来讲大概需要人体的1%,比如说你有60公斤,大概需要克的肝;而一个人的肝有克到0克,如果是0克的肝脏,拿掉一半,克就能够满足体重为75公斤的人。

活体肝移植大多是悲壮故事

大多数情况下如果配型成功,肝脏里面的血管没有异常,活体肝移植也是一个办法。但这种手术是两个人的事情,做手术的时候万一出风险,两个人就是两倍的风险。

栗光明教授为我们讲述了,他所经历的一次活体肝脏捐献的感人故事。

肝移植里面大多数都是父母给孩子捐,或者是兄弟们之间捐,很少是下一代给上一代捐,年轻人还有很长的路走,老人给下一代捐,从伦理上我们觉得还是可以接受的。他就遇到了这么一个例子。

年1月份,那是栗光明教授职业生涯中,做的第一例亲体肝脏移植手术。

患者家里哥儿仨,两弟弟都在河北农村,大哥在北京工作,家里两个弟弟孩子的学费都是他供应,感情很深厚。春节的时候,弟弟来北京看大哥,遇到大哥突发黄疸、腹水特别严重的情况,随后吐血昏迷了,之前大哥患肝硬化很多年了。两个弟弟非常着急,就问栗光明教授怎么办,“可以做亲体肝移植,如果家里能有人捐献的话”。

结果,两个弟弟一个有肝炎,一个健康。健康的弟弟说要捐肝,一检查,正好血型符合。医院要求这个手术必须征求捐献者爱人的同意,而他的爱人坚决不同意,怕做手术万一出事儿了,自己后半辈子没人管。

这时候妈妈来了,妈妈说了一句话令人动容:手心手背都是肉,我不能把一个好儿子的命搭上,去救一个不知道结果会怎么样的儿子,我不能把两个儿子都搭上去。

肝脏手术是外科最大的手术,风险大、死亡率高。妈妈不同意,弟弟的爱人也不同意,手术没法做。

过两天,弟弟从老家又回来了,给栗光明教授拿了一个知情同意书,是以他爱人名义写的。随后,手术非常顺利,现在都十几年了这哥俩健康状况非常好,哥哥的生意越做越大,弟弟在老家弄了一个农场,生活都很好。

当年出院的时候,弟弟跟栗光明教授说:“大夫,你知道吗?这个委托书是我自己写的,根本不是我爱人写的。但是已经都好了,爱人也不能说什么。”这样的亲情让人感动。

“谋杀”肝脏的四大元凶

听了这么多的故事,我们都意识到了保护肝脏的重要性。

栗光明教授给大家揪出了生活中“谋杀”肝脏的四大元凶:

1、酒精

酒精能直接损害肝脏。饮酒后,乙醇可直接进入人体的血液循环,被体内的乙醇脱氢酶氧化分解,形成对人体肝脏有极大毒性的乙醛。饮酒量越多的人,其体内的乙醛含量就越高,肝脏受到的损害也越重。

2、乱用药物

肝脏是药物代谢的重要器官,大多数药物都要在肝脏内,通过化学反应把药物排出去。药物使用过量也会伤肝。有的人为了使肝病尽快好转,用药没有遵医嘱,只要一听说哪种药好就吃什么药,吃的过多、过量、过乱。不但没治病,反而会加重肝脏的负担。时间长了肝脏就会生病。

3、不合理饮食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实质性器官,是我们身体最主要的代谢器官,我们平时所吃的东西基本上都需要经过肝脏的代谢,然后再将营养物质供给全身。如果吃的过太油腻,久而久之就会导致脂肪肝。

脂肪肝中轻重度再到肝硬化,下一步就是肝癌了。所以不能小视。

4、缺乏运动

我们的工作、学习、体育锻炼,都需要消耗葡萄糖。

这些糖一部分以糖元的形式储存在肌肉里,另一部分通过血液从肝脏输送出来。如果肝脏里的糖元储蓄得充足,就能源源不断的供给肌肉,使它能持久工作。所以说肝脏是肌肉活动的“后勤部”。

肝糖元对肝脏的健康也极为重要,它能保护肝脏。

而运动时,能源物质——糖的消耗增加,使肝脏的后勤供应工作加重,从而使其它机能受到锻炼而得到发展。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运动员的肝脏里储备的糖元比一般人多。

首发于京医会公众







































北京哪个白癜风好
白癜风吃什么药好

转载请注明:
http://www.whyxqt.com/yxayy/10507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