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用和华蟾素注射液治疗胰腺癌的研究进展
2016-12-1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胰腺癌是恶性程度极高的消化系统肿瘤,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中医药治疗是胰腺癌综合治疗的组成之一,与西医治疗相比,并非着眼于直接杀灭癌细胞,而是注重于“扶正”调理。中医药有助于增强机体的抗癌能力,降低放、化疗的毒性,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并有可能延长生存期,可以作为胰腺癌治疗的重要辅助手段。目前中医药治疗胰腺癌的主要适应证包括,①早期胰腺癌根治术后的巩固治疗;②中晚期胰腺癌姑息性手术、放化疗后的巩固或维持治疗,或与放化疗的联合应用;③晚期胰腺癌无法手术或放化疗患者的治疗。
华蟾素(cinobufacini)是我国传统生物药材中华大蟾蜍干皮加工制成的中药制剂。华蟾素注射液、华蟾素口服液和华蟾素片从20世纪80年代上市,至今已广泛用于多种恶性肿瘤、癌性疼痛、肿瘤热、癌性胸腔积液、顽固性呃逆等恶性肿瘤及肿瘤相关并发症的辅助治疗,已被列为国家级中药保护品种。近十余年来其在胰腺癌治疗中的作用正逐步被国内外专家所认可,并在基础研究及临床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综述如下。
基础研究
基础研究方面既往多篇文献证实华蟾素注射液具有提高患者免疫功能、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分化、促进肿瘤细胞凋亡、诱导血管收缩、止痛等功能。
抑制肿瘤方面欧阳华强等将人胰腺癌CFPAC-1细胞接种于裸小鼠右前肢腋下皮下,建立荷瘤模型。给予华蟾素注射液治疗5周后,眼眶取血,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IL-6、IL-8、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含量,结果发现华蟾素组CFPAC-1裸鼠移植瘤质量下降,血清中IL-8、sVCAM-1、IL-6水平显著降低,表明华蟾素注射液对裸小鼠胰腺癌移植瘤模型有明显的抑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细胞因子IL-6,IL-8和sVCAM-1的表达有关。
朱晓燕等采用MTT法检测华蟾素注射液联合吉西他滨对人胰腺癌PANC-1细胞的增殖作用,研究发现,随着华蟾素浓度的增加,细胞周期停滞于S期,pRb的蛋白表达逐渐增强,而Bax的蛋白表达变化不明显,表明华蟾素注射液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作用与抑制肿瘤细胞的分裂有关。
镇痛作用方面
华蟾素注射液已广泛用于多种癌性疼痛的临床辅助治疗,其镇痛作用主要是通过外周阿片受体介导。邓李蓉等采用小鼠热板法、小鼠醋酸扭体法观察华蟾素注射液的镇痛作用,结果腹腔注射华蟾素注射液可显著提高正常小鼠对热刺激的痛阈,减少醋酸扭体法小鼠扭体的次数;腹腔注射(IP)0.04mg纳洛酮能明显地拮抗华蟾素的镇痛作用,使小鼠痛阈显著降低,说明华蟾素注射液的镇痛作用可能是通过阿片受体介导的。在中枢和外周均有阿片受体分布,且均能够介导镇痛作用。
临床研究
近年来,华蟾素注射液对胰腺癌的治疗效果日益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重视。医院与美国德克萨斯州大学安德生肿瘤中心合作,获得美国NIH课题资助,其中包括中药华蟾素注射液治疗癌症的研究,子课题华蟾素注射液治疗肝癌、肺癌、胰腺癌的I期临床研究已获得阶段成果。
董海涛等通过例胰腺癌患者的临床分析发现,动脉介入治疗的同时给予华蟾素注射液25ml,1次/d,连续给予28d,患者总有效率为29.23%,6个月、1年及2年生存率明显提高。结论认为华蟾素注射液结台动脉灌注化疗能提高胰腺癌疗效。
牛顺海观察华蟾素注射液联合吉西他滨治疗晚期胰腺癌的临床效果。将年1月~年7月收治的晚期胰腺癌并发生转移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及吉西他滨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华蟾素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2个周期后临床治疗效果、生活质量改善状况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获益率为3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5.0%,生活质量改善总有效率为67.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4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且症状轻微,均无明显的骨髓抑制反应,对心功能及肝肾功能无明显影响。结论显示华蟾素注射液联合吉西他滨治疗晚期胰腺癌较单用吉西他滨治疗临床效果更优,可明显缓解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且不良反应轻,值得临床应用。
总结与展望
面对胰腺癌这一放化疗疗效差的疾病,中西医结合在胰腺癌治疗中所取得的疗效越来越被人们所杩囨晱鎬х传鐧滀负浠涔堝鏄撳彂鐢熷湪瀛╁瓙韬笂璇绘姤鍙傝冩秷鎭粖鏃ョ湅鐐逛腑鍥藉皠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