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胰腺癌是否可切除一篇图谱就搞定
2016-11-23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胰腺癌,有「癌王」之称,全球每年新发病例约20万人,发病率大约10/10万。
由于其早期诊断困难,确诊时候往往都是晚期且患者一般状态差,无法接受积极的治疗,因此预后也差,很少患者能逃脱它的「魔掌」。从确诊开始,总的中位生存时间不超过4~6个月,1年生存率低于20%。
胰腺癌发生在胰头、胰体、胰尾的概率分别为75%、15%、10%。起源于远端胆管或壶腹部的肿瘤也可能侵及胰头,故与胰头癌统称为「壶腹周围癌」。
图1.胰腺癌好发部位
85%的胰腺癌为腺管起源的腺癌,预后极差,完全切除肿瘤是唯一的治愈办法,但80%的胰头癌在确诊时已失去手术机会,胰体与胰尾部癌症由于缺乏特异性症状诊断更困难,手术率更低。
图2.无法切除的胰头癌阻塞胆管和腺管,肿瘤包绕肠系膜上静脉与脾静脉交接处,伴有腹主动脉旁、腹腔淋巴结转移、肝转移
如何选择合适的患者进行手术?让我们通过这篇图文并茂的内容来学习下。
胰腺没有包膜,肿瘤细胞极易扩散至临近器官(图3)。
图3.胰头(箭头)处于包绕之中
胰头血液汇入门静脉和肠系膜上静脉,胰腺癌往往最先扩散到这些血管。若肿瘤已经侵犯这些血管,理论上可以实现部分切除门静脉和肠系膜上静脉;若肿瘤已侵及腹主动脉干或肠系膜上动脉则被视为无法切除。
侵犯门静脉和肠系膜上静脉能否切除有脂肪分界局部能切除血管受累不到1/2环周有可能血管受累超过1/2环周或完全包绕不能1.可切除的扩散病变
胰周淋巴结转移往往预后不佳,但这并不是手术切除的绝对禁忌症。
局部胰周脂肪、十二指肠或胃十二指肠动脉浸润的病变可以连同肿瘤一起切除;肿瘤靠近或侵犯包绕门静脉或肠系膜上静脉1/2环周也可考虑手术(图4)。
图4.胰腺肿瘤侵犯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1/2环周
2.不可切除的扩散病变
不可切除的确切标志:
(1)侵袭:胃、结肠、结肠系膜;
(2)转移:肝、腹膜(图5)、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胰腺远隔的肠系膜淋巴结;剖腹探查前应通过细胞学/组织学活检确认是否存在肝转移或远隔淋巴结转移。
(3)血管浸润:下腔静脉、主动脉、腹主动脉、肝动脉(图10)、肠系膜上动脉;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超过1/2环周(图6、7);
图5.胰腺癌腹膜转移
肿瘤和血管之间若存在明显的脂肪或正常胰腺实质则局部可以切除;若肿瘤侵犯或包绕临近的血管且血管受累1/2环周乃至堵塞则不可切除(图6、7)。
图6.肿瘤侵犯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超过1/2环周
图7.不可切除的肿瘤包绕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超1/2环周(左)不可切除的肿瘤完全包绕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右)
血管扁平或不规则可提示血管受累;胃结肠静脉干扩张(肠系膜上静脉的一个分支)或「肠系膜泪滴征」可作为参考(图8),但敏感性和特异性不如前者。
图8.胃结肠干扩张(左);肠系膜泪滴征(右)
肠系膜上静脉出现肿瘤形成的血栓提示不可切除(图9)。
图9.肠系膜上静脉内肿瘤血栓
肿瘤侵犯肝动脉提示不可切除(图10)。
图10.肿瘤侵入肝动脉
今日提问超声未见明显异常,临床又高度怀疑胰腺癌该做什么影像学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