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如何治疗胰腺癌

2016-10-19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白建平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

擅长:熟练掌握常见恶性肿瘤如肺癌、肝癌、肠癌、胰腺癌、食管癌、鼻咽癌、乳腺癌、肾癌、卵巢癌等中西结合诊断治疗。在运用中医、化疗、微创、生物治疗等方法综合治疗肿瘤方面积累了较多经验,熟练掌握内科系统常见疾病的中西医结合诊断及治疗。

出诊时间:每周四上午和下午

出诊地点:上午在大德路西区三楼内科门诊

下午在大德路东区七楼肿瘤门诊

      

胰腺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有明显增加趋势。因胰腺位于腹膜后,部位较深在,又受解剖学和生物学等因素的影响,故胰腺癌容易侵犯周围组织器官和转移,且早期缺乏明显的症状和体征及简便可靠的诊断方法,多数患者就诊时已近晚期,手术切除率低,对放疗、化疗不敏感。其特点为病程短、进展快、死亡率高。已有研究表明中医治疗在一定程度上稳定病灶,减轻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中药与化疗、放疗配合,可减毒增效。

      

一、以益气健脾治本,化湿祛痰行瘀治标

胰腺癌包含在中医“伏梁”、“积聚”、“黄疸”等病证中,如《难经·五十六难》中说:“心之积日伏粱,起脐上,大如臂,上至心下,久不愈,上下左右皆有根,病名曰伏梁,……裹大脓血,居肠胃之外,不可治。”《灵枢·百病始生篇》谓:“壮人无积,虚则有之。”这些说明正虚邪实亦是胰腺癌发生的基础。且胰腺肿瘤多由脾虚所致,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虚气血生化亏乏,加之外邪、内伤等诸因素影响,致脏腑功能失和,阴阳失调,气血逆乱而致肿瘤形成。

即胰腺癌病因多为情志失调、饮食不节等因素长期为患,中焦脾胃功能失调是其关键,土虚则生湿,湿聚为痰,痰湿阻滞气机,血运不畅,瘀血内蓄,湿痰瘀蕴结于胰腺久而不解发为胰腺癌。病位在胰腺,与脾、胃、肝、胆、肾相关,如病情变化,湿痰瘀化热或寒化,病久由脾致肾,气虚可致阳虚、阴虚、阴阳两虚。早期以邪实为主,至中晚期则多虚实夹杂。

在治疗方面,根据本虚标实的病理特点,本着正胜则邪退,“养正积自除”的原则,以健脾益气为基本治法,在调理后天脾胃的基础上参以理气化湿、化痰软坚、祛瘀攻毒、清热利湿等法。

      

二、辨胰腺癌之胰头、体尾之异

胰腺与脾胃肝胆关系密切,肝脾共调全身气机。胰头癌病情进展易阻滞气机,致胆失疏泄,腑气不通;湿瘀蕴结化热,并发黄疸(阳黄、急黄)(阻塞性黄疸)。在治疗方面,据“六腑以通为用”,如此假邪以出路。初期辨证常为湿热,治疗除拟理湿清热,佐以消导软坚外,或疏肝利胆,或通腑泻下,以大柴胡汤或茵陈栀子蒿汤加减。黄疸日久,则常呈寒湿之象。遵吴鞠通所谓:“舌苔白厚,面色淡黄而暗”,此“沉寒痼冷之疫”,“无论癥瘕,虽有气血之分,然皆系阳病结于阴邪,岂有用阴药之理”。治拟温化寒湿,佐以软坚消导。

胰体、尾癌多表现为左上腹或腰部疼痛,疼痛是胰腺癌最常见和严重的临床症状,有报道30%~40%的患者以疼痛为首诊原因。当肿瘤侵及腹腔神经丛时,腹痛症状常加重,甚至昼夜腹痛不止,严重影响患者睡眠和饮食,加速体质消耗。目前西医临床多采用口服镇痛药物,外科手术行内脏神经切除或术中注射神经破坏性药物治疗,放化疗及高能聚焦超声等方法。但对于晚期胰腺癌患者,多不能承受手术、放化疗等,所用止痛药有恶心、呕吐、便秘等副作用。

中医认为足厥阴肝经布于两胁,足太阴脾经,入腹属脾络胃,木盛则乘土,土壅亦可致木郁。临床可根据“不通则痛”、“不荣则痛”的治则,但具体应用需如《医学真传?心腹痛》:“通之之法各有不同,调气以和血,调血以和气,通也;下逆者使之上行,中结者使之旁达,亦通也;虚者助之使通,寒者温之使通,无非通之之法也。”即通过对致病之因相应以理气、行瘀、化痰湿、散寒、清热,虚则益气温阳、滋阴,审因论治,治病求本,勿一概见痛止痛。

                

三、内服外敷,提高疗效

由于胰腺癌病人多表现为消化系统功能障碍,如腹痛、腹胀、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明显,胃肠常不能受纳汤药,或所服药物吸收不全。又清·吴师机在《理瀹骈文》文中提出:“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因此为了避免口服药物胃肠不耐受,或内外治结合以提高疗效,可以中药外敷来协同治疗。由于外敷药物可选性峻猛味不耐受但攻邪作用较强的药物,或直接外敷于肿瘤的体表部位直达病所,或通过经络以理气攻毒消肿散结。如所选外敷药可以肉桂、川乌、草乌辛散温通,麝香、冰片芳香走窜,白芥子、生南星、生半夏化痰散结,乳香、没药、血竭、阿魏、穿山甲破瘀止痛,雄黄、蟾酥攻毒消肿,皂角刺、桔梗托毒,黄芪扶正等,辨证施治。通过对胰腺癌病人采用中药内服加外敷的治疗,势必将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

          

四、多学科综合治疗

临床大部分胰腺癌患者就诊时为中晚期,失去手术根治机会,对放疗、化疗不敏感,需多种方法结合以提高临床疗效。已有研究认为中西医治疗各有特点,如何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寻找中西医结合疗法的切入点如围手术期、围化疗期、围放疗期病理特点,有计划、合理地应用现有各种治疗手段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中西医整体治疗优势?

由于手术、放化疗为祛邪治法,容易伤正,而中医药侧重整体调整,固护正气。西医方面应遵循循证医学研究最新成果,根据分期拟定相应的治疗方案。中医发挥辨病与辨证论治的优势,如此根据中西医治疗方法的特点,各取所长,优势互补以构建中西医结合方案。在围手术期,以针灸,中药内服、外敷或保留灌肠调整病人机体状态,更好地耐受手术及术后尽快康复,防止术后粘连、炎症引起的肠梗阻及复发与转移。如术后因黄疸尚未消退,同时术后常有胃肠停滞、气滞血瘀,有学者早期拟清热解毒、疏肝利胆、活血化瘀、通里攻下,用方如大承气汤、大柴胡汤加减;待感染危险期过后,湿热渐消,气血虚亏的病象不断加重,转以扶正固本为主,用方为十全大补汤、生脉散、补中益气汤等加减[1]。

今后随着胰腺癌中医辨证分型的规范,以及中医药治疗胰腺癌的机理的进一步阐释,中医或中西医结合在胰腺癌的治疗上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戳原文,更有料!      参考文献

1.王桐,孔棣.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胰腺癌效果分析.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6(3):

        

作者:白建平编辑:冷庭









































北京白癜风医院
北京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
http://www.whyxqt.com/yxayy/10278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