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看新方法让抗癌疗效提升7倍

2024/6/20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不需要新药,只需改变现有药物的用药方式,就能将疗效提高七倍。什么方式这么神奇?我们今天来给大家介绍。

为什么胰腺癌难以治疗?

胰腺癌被称为“癌中之王”,其早期诊断困难,发病后进展迅速,生存期短。其中胰腺导管腺癌的五年生存率只有9%。美国胰腺癌的发病率占所有癌种的3%,但因胰腺癌导致的死亡率却占所有癌种的7%。

晚期胰腺癌的一线标准治疗策略是化疗,化疗药物包括奥沙利铂、伊立替康、5-氟尿嘧啶、亚叶酸,或者是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吉西他滨。这些治疗方案只能适度改善总生存率。

这些标准治疗对胰腺导管腺癌的疗效不佳,一个原因是药物进入肿瘤病灶的速度比较低。因此,调节肿瘤微环境并改善药物输送,可能会对胰腺导管腺癌的治疗产生重大影响。

下文中,我们给大家介绍新型的药物传输方式,将胰腺癌的治疗应答率大幅提升。

超声和微泡,提升药物输送

最近几年,通过超声介导的药物输送技术逐渐成熟,这种技术可以增加局部药物输送。

第一项评估使用超声增强胰腺癌药物输送的人体试验在10名晚期胰腺癌患者中开展,通过超声、微泡等测试化疗药物吉西他滨的输送效果。

研究结果显示:入组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从之前的8.9个月延长到17.6个月。在这项研究里,吉西他滨使用了13.8个月,但这款药物常规的使用时间是8.3个月,所以结果存在一定争议。然而,入组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的改善却是非常明显的。超声介导的药物输送技术目前已经在多个类型的癌症中开展研究,比如乳腺癌、胶质母细胞瘤等等。

尽管超声介导药物传输技术的研究结果有所成效,但这些基于超声造影剂而发展起来的药物传输技术,还是有一定的缺点。为了改善这些问题,研究者开发出声学簇疗法(ACT)。这是一种用于超声介导药物输送的新方法,可以解决使用标准造影剂输送药物的局限性。

图1.声学簇疗法(ACT)的基本原理

具体机制如上图所示,局部的高频超声导致微泡振荡,引发微滴成分从液体变成气体,形成了大气泡。这些直径22微米的大气泡会暂时停留在微血管系统中。第二个阶段则通过低频超声来增加药物在肿瘤中的分布。这套系统增强了肿瘤脉管系统的局部渗透性,最终目标是增加化疗药物向肿瘤组织的渗透和摄取。

声学簇疗法(ACT)产生的气泡比一般的微气泡大了倍,会产生更大的机械效应。而且大气泡在微血管系统停留了更长的时间,与血管内皮壁的长时间接触,进一步提高了治疗有效性。

图2.超声管理设置和药物剂量时间表

声学簇疗法(ACT)首先是在动物模型里开展的。结果表明,在移植了胰腺癌的模型动物中,声学簇疗法(ACT)可以显著提高两种标准化疗方案的疗效,能更显著地抑制肿瘤生长。与单独使用化疗药物相比,声学簇疗法(ACT)和化疗联合使用,使得肿瘤病灶完整切除的概率提高了7.2倍,肿瘤得到了缓解。

期待

通过使用临床标准的化疗药物,只是改进了药物输送方式,就可以将肿瘤完全缓解的概率提高7.2倍。声学簇疗法(ACT)这种药物输送方式一旦发展成熟,不仅可以用于胰腺癌,也不会只局限于化疗药物的输送,这项技术一定会在很多肿瘤的治疗策略中加以运用,这将大大增强肿瘤的治疗效果。

一款新药物研发上市需要很长的时间,用传统的化疗药物,改进药物的输送方式,就可以获得很好的疗效。我们期待这项新的技术在临床中尽快推广,让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可以多一种选择,多一份希望。

点击

转载请注明:
http://www.whyxqt.com/yxays/11536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