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治医师考试知识点梳理笔记急性胰
2021-10-5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急性胰腺炎(一)
大纲要求
以下全部为
(1)病因和发病机制
(2)病理
(3)临床表现和分型
(4)并发症
01病因和发病机制我国最常见的病因是胆道结石,其次为胆道蛔虫、炎症、或手术器械检查引起的十二指肠乳头水肿或狭窄、Oddi括约肌痉挛。
1.胆道疾病
2.酒精
3.胰管阻塞
4.十二指肠降段疾病
5.手术与创伤
6.代谢障碍
7.药物
8.感染及全身炎症反应
9.其他
各种致病因素导致胰管内高压,腺泡细胞内Ca2+水平显著上升,溶酶体在腺泡细胞内提前激活酶原,大量活化的胰酶消化胰腺自身。
在急性胰腺炎的发病机制中,与血管破坏导致出血关系密切的酶是A:糜蛋白酶
B:弹力蛋白酶
C:磷脂酶A2
D:胰蛋白酶
E:脂肪酶
解析:弹力蛋白酶可破坏血管壁和胰腺导管,使胰腺出血和坏死。
答案:B
02
病理(一)急性胰腺炎
1.急性水肿型:胰腺肿大、间质水肿、充血和炎性细胞浸润
2.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肿大变硬、腺泡及脂肪组织坏死、血管出血坏死。
(二)重症急性胰腺炎
由于炎症波及全身,可有其他脏器如小肠、肺、肝、肾等脏器的炎症病理改变;由于胰腺大量炎性渗出,常有胸、腹水等。
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主要病理特点是A:钙皂斑
B:脓肿、假性囊肿或瘘管形成
C:腺泡细胞及脂肪坏死、血管出血
D:坏死灶外周有炎性细胞包绕
E:静脉炎、淋巴管炎和血栓形成
解析:各种病因导致胰腺分泌过度旺盛、胰液排泄障碍、胰腺血循环紊乱与生理性胰蛋白酶抑制物质减少等发病基础,胰腺在胆汁或十二指肠液反流、细菌毒素、缺血与缺氧等因素参与下,其自身消化的防卫作用被削弱,胰腺消化酶原被激活,即导致胰腺自身消化的病变过程。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主要病理特点是腺泡细胞及脂肪坏死、血管出血。
答案:C
03
临床表现和分型1.轻症急性胰腺炎:急性腹痛,较为剧烈,多位于中左上腹、甚至全腹,部分患者腹痛向背部放射,肠鸣音减少,轻度脱水貌。
2.重症急性胰腺炎:腹痛持续不缓、腹胀逐渐加重。可陆续出现恶心、呕吐、脱水性休克、黄疸加深、上消化道出血、意识障碍、精神失常、少数患者可有Grey-Turner征,Cullen征等。
3.中度重症急型胰腺炎:临床表现介于轻症与重症之间。
4.胰腺局部并发症:胰瘘、胰腺脓肿、左侧门静脉高压
急性胰腺炎所致腹痛的常见放射部位是A:左上臂内侧
B:左腰背部
C:下腰骶部
D:左下颌部
E:左肩部
解析:腹痛多为突然发作,位于上腹正中或偏左。疼痛可向左背部、腰部放射。
答案:B
04
并发症轻症急性胰腺炎-般不会有并发症,并发症主要见于中重症急性胰腺炎和重症急性胰腺炎,包括全身并发症和局部并发症。
全身并发症
在疾病进程中可并发多种全身疾病,包括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多器官功能衰竭和腹腔间隔室综合征等。
局部并发症
●急性胰周液体积聚:发生于病程早期,表现为胰周或远隔间隙有液体积聚,没有包膜。
●急性坏死物积聚:也发生于病程早期,表现为混合有液体和坏死物质的积聚。
●包裹性坏死:多发生于发病4周以后,是一种包含胰腺和胰周坏死组织的有炎性包膜的囊实性结构。
●胰腺假性囊肿:一般在起病4周后出现,特点是有完整的非上皮性包膜包裹。
男,42岁,患急性重症胰腺炎并发休克36小时,经抗休克治疗后行胰腺和其周围坏死组织清除、腹腔引流术。术后心率次/分,血压96/60mmHg,中心静脉压10cmH2O,呼吸频率22次/分,动脉血氧分压86mmHg,尿量10ml/h,尿比重1.,此病人目前最紧急的并发症是A:心功能不全
B:肺功能衰竭
C:肾功能衰竭
D:血容量不足
E:体内抗利尿激素分泌过多
解析:本病人尿量10ml/h,即每24小时尿量为ml小于ml,故属于少尿,同时有休克病史,血压较低,属急性肾功能衰竭。同时应注意监测其他器官,以防止MODS的发生。
答案:C
你全做对了吗?
主治医师大纲复习计划消化内科学主治医师专业知识大纲共24节,本周复习梳理笔记计划如下
周一:肝脓肿
周二:急性胰腺炎(一)
周三:急性胰腺炎(二)
周四:慢性胰腺炎
周五:胰腺癌
戳“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