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C并静脉血栓如何治疗

2021-4-16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白癜风治疗要花多少钱 https://m-mip.39.net/nk/mipso_7274987.html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在临床应用中易并发静脉血栓形成,文献报道PICC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为5-20%。一旦发生血栓,不仅增加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甚至会导致肺栓塞而危及生命。

PICC并静脉血栓如何治疗?

PICC静脉血栓首选抗凝治疗,对于保留导管者,建议在保留导管期间一直抗凝治疗;对于拔出导管者,建议拔出导管后抗凝治疗3个月。不推荐常规采用溶栓治疗。对于抗凝治疗失败者,可考虑介入治疗。对于进展期的急性上肢静脉血栓或者具有抗凝禁忌证的患者,可考虑上腔静脉滤器置入。

PICC并静脉血栓导管是去还是留?

PICC合并静脉血栓,不推荐常规拔出PICC导管,如果患者治疗仍需要该导管,可在抗凝治疗下继续保留导管,并正常应用。当患者合并抗凝禁忌,或在规范抗凝治疗下症状仍持续进展也需要考虑拔管。

PICC并静脉血栓拔管最佳时机?

多数专家认为在接受一段时间抗凝治疗后再拔管有利于血栓的稳定,从而降低拔管时血栓脱落引起肺栓塞的风险。建议在导管相关的深静脉血栓急性期抗凝治疗2周后再考虑拔除导管更为安全。

目前公认的拔管指证:已不需要该导管;导管功能已丧失;导管位置异常;合并导管相关性感染。

l如何预防PICC导管相关性血栓?

1、置管前风险评估:接受乳房根治术或腋下淋巴结清扫的术侧肢体、锁骨下淋巴结肿大或有肿块侧、安装起搏器侧不宜进行同侧置管;有血栓史、血管手术史的静脉及放疗部位不宜置管。2、加强置管后评估和患者教育:一旦出现置管侧肢体、腋窝、肩臂部酸胀疼痛,上臂较前增粗等,需立即评估是否发生了静脉血栓。3、药物预防:预防性抗凝(低分子肝素或利伐沙班)。

PICC导管相关性血栓患者如何管理?

1、观察病情:需严密观察患者是否有肺动脉栓塞的症状及体征;

2、抗凝治疗:有无出血征象;

3、肢体功能锻炼:急性期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动,禁止患肢按摩,避免血栓脱落;

4、肢体周径测量:肘窝上方10cm的位置测量周径,评估肢体肿胀,观察皮肤温度颜色、感觉运动、尺动脉及桡动脉搏动;

5、心理护理:同患者沟通,改善患者疑虑及紧张情绪。

6、饮食管理:鼓励患者进食高蛋白、高纤维素、高维生素饮食,忌食辛辣、油腻食物,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剧烈咳嗽、便秘等增加胸腔压力的活动,以免发生血栓脱落。

参考文献:略!

介入科疾病诊疗范围

l血管性疾病:各种血管狭窄闭塞血栓形成、动脉瘤、血管畸形、血管瘤及静脉曲张等;如下肢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腹主动脉瘤、脉管炎、糖尿病足等动静脉疾病。

l恶性肿瘤:如肝癌、肺癌、肝转移瘤、胆管癌、肾癌、胰腺癌、胃癌、结直肠癌、乳腺癌及甲状腺癌等全身各部位恶性肿瘤。

l良性肿瘤:肝血管瘤、肾错构瘤、肝肾脾卵巢囊肿、乳腺腺瘤及增生结节、肺结节及甲状腺结节等。

l妇产科疾病: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宫颈癌及输卵管阻塞等疾病。

l非血管性疾病:胆道梗阻(梗阻性黄疸)、食管、气管狭窄及输尿管狭窄等。

l出血性疾病:咯血(支扩或肺癌等引起)、鼻出血、妇科大出血、泌尿系出血、消化道出血等全身各部位出血。

l良性病变: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脾大脾功能亢进、椎体压缩性骨折、前列腺增生及盆腔静脉淤血综合征等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whyxqt.com/yxays/11279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