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晚期ldquo腹水rdquo

2020-10-14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由于胰腺癌早期症状不明显,而且很多人也没有形成定期体检的习惯,所以发现的时候往往就到了中晚期。腹水则是引起大家困扰的常见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期。

图片来源:摄图网正版图库

什么是腹水——腹水真不是“福水”

腹腔内的水,和腹水,其实是两个概念,两回事。腹水(ascites),指腹腔内游离液体的过量积聚,是体征而并非一种疾病。任何病理状态下导致腹腔内液体量超过ml即称为腹水。

恶性腹水是怎么产生的?

01、肿瘤细胞引起膈下淋巴管阻塞淋巴管是结构跟静脉相似的管子,分布在全身各部。部分的淋巴液由组织液渗入淋巴管后形成,淋巴液在淋巴管内循环,最后流入静脉,部分组织液经此流入血液往复循环。如果引流的淋巴管被堵住了,这部分组织液将无法正常经过淋巴管进入静脉,留下的组织液就慢慢的累积而形成腹水。02、肿瘤细胞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肿瘤细胞侵犯腹膜或者肠壁,导致血管内皮受损,受损的血管通透性增加。受损的血管内皮就会让液体从这些部位的血管中跑出来,聚集在腹腔或者其它组织间隙。越来越多的液体聚集就让腹水形成了。图片来源:摄图网正版图库03、低蛋白血症很多肿瘤患者会伴随低蛋白血症,这与肿瘤本身对身体的消耗和患者的营养跟不上等原因相关。血浆胶体渗透压很大一部分由白蛋白构成,而低蛋白血症就会让人体第血浆胶体渗透压,从而导致血管内外的水分交换失衡。过多的水分跑出血管到腹腔聚集,腹水就形成了。04、肿瘤压迫门静脉和下腔静脉长大的肿瘤压迫静脉,导致静脉中的血液回流受阻。而受阻的血液并不会一直留在这些静脉中,它们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慢慢离开,其中水分逃离血管进入腹腔形成腹水或者其它组织间隙形成其它水肿。腹水患者常伴腹痛、厌食、腹胀、恶心等症状,以及黄疸和肠梗阻等并发症,另外还有恶病质,直肠前凹肿块以及锁骨上淋巴结的肿大的出现。

肿瘤患者出现腹水如何诊断?

腹水的诊断程序一般包括以下几方面图片来源:摄图网正版图库①确定腹水的存在:小量腹水:超声或者CT扫描评估其他状况时,也能偶然发现腹水;腹水达ml时:可用腹部叩诊法,肘膝位叩诊法证实;ml以上的腹水:可引起移动性浊音,大量腹水时两侧胁腹膨出如蛙腹,检查可有液波震颤。还有就是影像学检查、体格检查(腹部隆起和腹部检查时的液体波)等。②根据患者的病史、体征以及必要的检查明确腹水的病因血液检查在评估腹水的原因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③了解腹水的特性腹水的可能潜在原因不能通过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数据和影像检查来确定,此时可行穿刺术,首先对腹部皮肤进行消毒,在超声引导下使用针头穿刺进入腹腔,收集腹水进行进一步的分析,20cc的腹水足够用于检测。

肿瘤患者要如何预防护理腹水问题?

图片来源:摄图网正版图库1.基础治疗包括卧床休息和饮食治疗。腹水预示疾病的严重性。不论何种病因所致的腹水,都不能忽视基础治疗。2.卧床休息卧床休息对心、肝、肾功能的恢复都极为重要,有利于腹水的消退。卧床休息一方面可增加肝血流量,降低肝代谢负荷,促进腹水经隔膜的淋巴间隙重吸收;另一方面,能使肾血流量增加,改善肾灌注,消除水钠潴留。3.饮食治疗丰富的营养、足够的热卡对疾病的恢复是必要的。补给内容应因病而异,如低蛋白血症时应补充蛋白质及维生素;而对于严重肾功能和肝功能衰竭者,蛋白质则应有所限制,以碳水化合物为主;对于肝性腹水,应有足够热卡,每日保证热量在0Kcal以上,以补充碳水化合物为主,蛋白质每天1~1.2g/kg,肝性脑病时蛋白应限制在每日0.5g/kg左右。应补充适量脂肪。为了减少分解代谢,肝硬化病人应提倡两餐之间再进食。有报道对28例顽固性肝硬化腹水患者,在原治疗基础上,短期静脉给予20%脂肪乳ml,隔日一次,5~6次为一疗程。结果显示病人精神、食欲均显著改善,16例腹水消退,10例腹水减少,认为20%脂肪乳剂配合治疗有助于改善肝硬化顽固性腹水。

图片来源:摄图网正版图库

适宜食物以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及适量脂肪的饮食为原则;食物要新鲜可口,柔软易消化,无刺激性。适量摄取含锌和镁丰富的饮食,如瘦猪肉、牛肉、羊肉、鱼类以及绿叶蔬菜、豌豆和乳制品等。不适宜食物禁酒禁烟,限制食用某些含钠高的食物,如酱菜、挂面、油条、虾皮等,不吃或少吃盐腌食品。

图片来源:摄图网正版图库

责任编辑:胰腺癌关爱君

声明:本文旨在科普肿瘤医学和新药进展,任何重大医疗决策请前往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大家都在读:

胰腺癌,可怕!该如何远离你?

觅健互助丨腹腔神经丛阻滞术效果怎么样?

觅健互助丨爷爷出现黄疸需要做引流,手术危害大吗?

点分享点点赞点在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
http://www.whyxqt.com/yxays/11173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