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衰老诱导血管重塑成为胰腺癌治

2020-8-25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临床研究白癜风专家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so_5449322.html

撰文

紫山

责编

胰腺癌作为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致死率极高,被医学界誉为“癌症之王”。约90%胰腺癌为胰腺导管腺癌(Pancreaticductaladenocarcinoma,PDAC),其最主要驱动因素是KRAS基因突变。KRAS突变型PDAC典型特征表现为纤维组织增生,可引起血管减少,免疫抑制以及化疗和免疫治疗耐受。如何提高胰腺导管腺癌治疗效果,延长患者生存率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和难点。

早期研究指出,细胞衰老作为一种生理应激反应,可被KRAS突变型癌前病变所激活,抑制恶性肿瘤形成。年美国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的ScottW.Lowe团队于Science发表文章发现MEK抑制剂曲美替尼(Trametinb)和CDK4/6抑制剂帕博西尼(Palbociclib)(T/P)联合用药可通过诱导视网膜母细胞蛋白(Retinoblastoma,Rb)介导的肿瘤细胞衰老激活NK细胞,提高抗肿瘤疗效。

年3月31日,ScottLowe研究团队再次在Cell杂志上发表题为Senescence-InducedVascularRemodelingCreatesTherapeuticVulnerabilitiesinPancreasCancer的文章,指出在胰腺导管腺癌临床前小鼠模型中,T/P药物引起胰腺癌细胞衰老并激活SASP(Senescence-associatedsecretoryphenotype,衰老相关分泌表型)依赖的血管重塑,不仅能增强化疗药物的摄取和效力,还能促进肿瘤组织中T细胞的浸润并协同PD-1抗肿瘤免疫治疗效果。

为了探究T/P药物引起的细胞衰老对PDAC肿瘤微环境的影响,研究人员对PDAC小鼠模型展开为期2周的治疗实验,研究发现T/P药物可触发PDAC模型中肿瘤细胞衰老,但并不影响NK细胞激活以及肿瘤清除。进一步研究显示,该联合药物可促进肿瘤细胞周围血管累积,增加血管密度,通过重塑肿瘤内血管减少转移瘤形成。接着,研究人员对血管重塑机制进行了探究,发现T/P药物可诱导PDAC肿瘤细胞分泌如促血管生成因子(VEGF,PDGFA/B,FGF2)以及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3/7/9/10)等多种SASP因子,进而促进内皮细胞增殖,管状结构形成,诱导血管重塑。该研究提示在PDAC模型中,T/P治疗可通过促进细胞衰老介导血管重塑。

由于PDAC相关的血管减少以及血管压迫与化疗耐受有密切联系。研究人员对T/P药物诱导的血管重塑是否可能影响PDAC模型的化疗效果展开进一步探究,结果显示T/P预处理通过SASP介导的血管重塑可增强肿瘤灌注以及血管通透性,促进化疗药物吉西他滨(Gemcitabine)向肿瘤渗透,增加化疗药物摄取以及积累,从而提高PDAC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

PDAC属于低免疫原性肿瘤,其肿瘤微环境中不仅肿瘤血管功能失调,还存在大量免疫抑制性细胞。研究人员发现T/P药物诱导的血管重塑,可通过VCAM-1/VLA-4细胞粘附轴促进活化状态的CD8+T细胞向PDAC肿瘤微环境募集。但由于这些CD8+T细胞高表达PD-1,2B4,CTLA4以及LAG3等抑制性分子,因而其快速耗竭,并不参与抗肿瘤免疫。于是,研究人员运用PD-1/T/P三种药物对多种PDAC肿瘤模型展开联合治疗,结果显示T/P联合PD-1治疗后显著减少CD8+T细胞耗竭,上调活化CD8+T细胞表面标志物CD69和CD44,同时促进多种抗肿瘤因子,如TNF-α,IFN-γ以及granzymeB的表达,由此说明T/P治疗引起的肿瘤微环境血管重塑能促进肿瘤组织中T细胞浸润,增强PD-1检测点阻断对低免疫原性肿瘤的疗效。

综上所述,该项研究揭示T/P药物引起细胞衰老促进肿瘤微环境内血管重塑,不仅可以提高胰腺导管腺癌对化疗的敏感性,还可以增加其免疫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这类低免疫原性肿瘤,提供一个新思路。

原文链接:

转载请注明:
http://www.whyxqt.com/yxays/11139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