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树又缺钱了那又怎样,他依然目光清澈如
2017-9-25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这几天朋友圈都在刷
王珞丹和朴树共同演绎的歌曲
《清白之年》
歌声里有清新婉转的小调
又带有些许无奈和感伤
很好听!
而微博热搜榜上,“朴树缺钱”也成功上榜位列第三,热度还一直在上涨。《跨界歌王》上朴树到底做了什么?我们来看看。
↓↓↓↓↓
一曲唱毕,主持人问朴树:这一季来的理由是什么?
朴树回答:这是我的工作吧,对吗?我靠这个赚钱,人得吃饭。
夸张点用薛之谦的话来说就是整段垮掉
当然垮归垮,但这段并不尴尬
甚至会有不少人觉得
这样的朴树很耿直很洒脱
主持人转而问张继科对今天表演的看法。张继科的回答倒是非常简单准确:朴树在舞台上的感觉就是三个字——做自己。
娱乐圈里总有一些耿直的灵魂
不管什么话题分分钟都能把天聊死
其实这也不是第一次了
这些年,朴树一直把“穷”这个字挂在嘴边
朴树缺钱的话题是从去年上一届《跨界歌王》开始的。当时主持人问他为什么来参加这个节目,本期待着朴树对节目夸赞一番,却没想到朴树直接回答:我这一段真的需要钱。
那些不熟悉他的人谁能想到
90年代他就已经红遍大江南北
走到哪里都能一眼被认出来
高端场所,路边小摊,都在放他的歌儿
朴树其实本不姓“朴”,姓“濮”
父亲濮祖荫是北大教授
一位有影响力的科学家
母亲是中国第一代计算机女工程师
年,两人结婚,生了俩儿子
爷爷给起名,老大叫“石”,老二叫“树”
作为北大家属院的孩子
濮树的成长轨迹本该是
“北大附小—北大附中—北大—出国”
可小升初那年,录取线.5分,他考了分
后来朴树回忆:“我的抑郁症,
就是从那0.5分开始的。”
“没考上,我爸妈都没法做人了。”
一个亲戚来家里住,对濮树的母亲说:
“我怎么这一个月没见濮树笑过?”
童年的濮树眉清目秀,干净明亮
一门心思好好学习,从不读闲书
爹妈怎么也想不到他会从大学退学
其实吧,这事儿早有苗头,初中还没毕业
他就对父母说:“音乐是我的生命。”
那年,哥哥濮石考上了西安交大
让在德国讲学的父亲给买把吉他
濮祖荫花了马克,托人买了一把
暑假结束,哥哥准备带吉他一起去西安
父亲说:“弄丢了怎么办?
留家里吧,回来再弹。”
半年后,濮石回到家里,正撞见濮树弹琴
听了一小段就说:“你比我弹得好多了。”
这个当哥的还不知道,为了报吉他班
弟弟把最心爱的游戏机都给卖了
为了减轻濮树的抑郁,缓解他的压力
父母都随他去,想弹多久吉他都可以
于是他组乐队
天一黑就去北大草坪弹琴
临到考大学,濮树说:“我不想考。”
一句话气得濮祖荫浑身发抖,怒目圆睁:“北大教授的儿子不考大学?”
无奈之下,濮树豁出命考上首都师范大学
大二时,终于还是退了学
每晚带着吉他去家门口的小运河边弹琴唱歌
父母不死心,找人给他保留了一年学籍
但从此之后,他再没回过学校
《白桦林》《那些花儿》
忧郁的形象,干净的嗓音
很快就把朴树推向了偶像圣坛
无数的男孩子曾经哼唱着
《那些花儿》流着泪
歌曲里面的淙淙流水和女孩纯纯的笑声
让无数人心醉
高晓松曾说,当朴树弹着吉他
唱着一曲安静的《白桦林》时
宋柯哭得跟鬼似的
然而年出了
《生如夏花》之后
他却突然给自己按下一个暂停键
他要停下来
安安静静地离开一段时间
寻找自己
一个歌手,一个艺人
综艺少,商演少
单靠发片,收入自然也是极少的
不仅租排练场地费劲
去年甚至有新闻说他一直都是租房住
在镜头前
朴树曾展示过自己的家
画风如下...
但即便是依然住在出租房中
他依然会坚持做自己的音乐
他曾说买下这个房子
是“唯一的幻想”
他可以一周不出门
就在家待着
根本花不到钱
出了门
自己骑着小破电驴车
一路晃晃悠悠怡然自得
不过粉丝后来说了,朴树其实有辆奥迪TT
虽然开了十几年,修理费都快赶上车价了
但不管怎么说,我们偶像还是有辆车的
没车没房的多了去了,这算什么?
是是是,但他连手机都没有
其实是有的,有一台iphon
是别人送的,里面没卡
他一直在用的是诺基亚
为了乐队,为了录音
他必须赚钱
但他不愿意装,把自己说的多么崇高
年,乐队吉他手程鑫体重骤降50斤
医院一查,完了,胰腺癌!
医生说别抱希望,最多熬不过半年
朴树说:“不行!这病必须给治!”
小建说:“这要花掉你全部收入,甚至还不够。”
朴树说:“不够的话,不是可以签公司吗?
先卖身
跟治病救人比,合约算什么?”
可以为什么妥协,什么时候决不妥协
他自己心里有一条清晰的线
在这个年代,
他像是出土文物。
“我虽然不出门,但我觉得我比谁都开放
我的音乐是开放的
比那些每天跟人聊天的人,还开放。”
他说这话时眼睛里有光
40几岁的人了却看起来像是少年人
很多人愿意用这句话形容他:
“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关于他,“少年”是被提到频率最多的词
《麦田守望者》里的老师对霍尔顿说:
“不成熟的男人为了理想死去,
成熟的男人为了理想卑微地活着。”
显然,朴树不愿死
但也绝不苟且、卑微地活
他在抗拒时代的同时,找到了和它相处的方式
他可以妥协一些枝蔓,但绝不动摇自己的根
只要有人曲解、利用,他定会出来捍卫自己
所以,《在木星》单曲封面出来时
朴树看到自己的大头照,怒从心起
发了一篇长文讲述多年来的心境
说出了早年的痛苦和迷惘:
“从一开始,就厌恶这个行业,并以之为耻。电视上的明星们令人作呕,我毫不怀疑我会与他们不同。后来,与这行业若即若离的那些年,被裹挟着,半推半就着往前走,边抗拒边享受着它给予我的恩惠。钱,名声。一度沾沾自喜,而且颇有些年迷失其中,沉湎于享乐,无力自拔。直到老天爷收走了赋予我的所有的才华和热情。”
同时表明了如今的态度和原则:
“我赞同人们该各行其是,互不相扰,没有你死我活。但就我而言,我只希望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心安理得的,让它们尽可能有趣。这一点愈发清楚。它对我很重要。”
朴树说:“我觉得很多人都疯了,
总想着一下子把一辈子的钱挣完。”
长文里,他写下这样一则故事:
“某人善画竹,名满天下,可他的老师对他说,你尚未入门。
问:如何得入?
答:要在心里觉得你就是竹子。
其人乃去,终日站在竹林中。风起,竹摇,其人亦摇,如此十年过去。
一日,师往探之,见其在竹林中闭目凝神,随风摇摆。
师视良久说,好了,可这还不够,你要忘掉你是竹子这件事。
又三年,师复探之,曰,汝成矣。”
他说,我喜欢这种对待时间的态度
我们是不是非要那么急迫不可?
这样简单的一个表态
正是许多人喜欢朴树的原因
他不愿意随波逐流,永远保持一份纯真
朴树是乐坛最大的一棵奇葩
奇葩到十年不发歌,人人都还惦记他
奇葩到他一出专辑,立马会成为最热的话题
那些喜欢朴树的人
喜欢他的歌,也热爱他的气质
那种不问去路,也要看一看夕阳的气质
其实我们每个人,内心都和朴树走了同样的路
一如村上小说《海边的卡夫卡》里的那个少年
迟早要走出自我的高墙,和外面的世界对峙
最终在个人与世界间寻求一个连接点
不同的是:
有些人彻底败给世界
被世界剥夺了太多真与美
而朴树,他是海边的卡夫卡
仍愿意为夕阳活着
阿普
“朴树缺钱”这样的新闻,不过是一个话题而已,这里不会有大家想看到的热闹。如果你真的喜欢朴树,就去听他的歌好了,他想说的话全在音乐里了。
来源:综合自动听,摇滚客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