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愈丨部分癌症治愈率超过90专家呼吁

2017-2-15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谣言别信勿传科学看待癌症早诊早治,部分癌症治愈率超90%

据中国癌症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年中国癌症总发病.16万例,总死亡.42万例,癌症总发病人数和死亡人数都再次攀升,成为我国人口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正因此,“抗癌”“防癌”的食品、生活方式甚至神奇疗法被大家所追捧。癌症如此频繁发生的今天,你对癌症真的了解吗?人们流传的防癌食品、致癌习惯、抗癌奇法真的靠谱吗?

第22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今年的主题是“科学抗癌,关爱生命”,解放军第三〇三医院放疗科专家赵月涛博士呼吁市民,防控癌症要科学,要“不听谣不传谣”,每年定期做癌症筛查,部分癌症早诊早治治愈率超90%。

谣言

1

吃某某能抗癌和控癌

代表:阿司匹林、有机食物、维生素、柠檬水

“维生素能抗氧化”“有机食物和柠檬水能防癌”“阿司匹林,能减少患结肠癌、胃癌或食道癌的几率”……

有些抗肿瘤药物确实是从天然食物中提取的,但并不意味着,吃这种食物就能抗癌或预防癌症。例如,紫杉醇从南国红豆杉的树皮中提纯而来,民间很多人拿红豆杉树皮泡水喝,希望预防癌症。可“提纯”意味着要加工制作,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过程,原食物中的有效成分是很复杂的。

美国癌症研究协会支持对各种食物成分抗癌功效的研究,他们明确指出,没有任何一种食物或者食物成分能够保护你不得癌症。

2

吃某某会致癌

代表:隔夜菜、酸性食物、甜食

“因放置时间较长产生有致癌作用的亚硝酸盐,加热也无法去除,因此不要吃隔夜菜。”“癌症不能在弱碱性的人体中形成,只能在酸性身体中形成。”“甜食会给癌细胞营养,因此癌症患者不应该吃甜食。”……

事实上,隔夜菜的致癌风险是远小于火腿和酱菜的,因此不必过度担忧。

而短期内的几顿食物不可能改变正常人血液的酸碱度。若长期的、大量的、单一的摄入酸性食物,会造成肾脏长期高强度工作后负担过大,调节酸碱能力下降。并且目前的研究不认为体液偏酸与癌症发生相关。

糖类又被称为碳水化合物,是由碳、氢和氧三种元素构成的化合物。我们身体中的细胞需要这些碳水化合物的营养,癌细胞也是一样。甜食中含的糖和其他食物中的糖没有什么区别,并非口味是甜的就含有更多的糖,也并非不甜的食物就不含糖。另外,我们平时食用的很多碳水化合物经过消化都会转变为葡萄糖、果糖或者其他小分子糖,以供给那些需要能量的组织。因此并不能片面地说,糖会供给癌细胞营养,就不吃糖了。

3

用饥饿疗法“饿死”肿瘤

代表:素食疗法、节食

《乔布斯传记》里透露,这位传奇人物自从19岁开始素食,并在查出癌症后不接受手术治疗反而求助于食疗,因此,不少人认为乔帮主即使患上凶险的胰腺癌仍能多活8年,与他长年坚持素食不无关系,甚至像早期的乔布斯一样推崇节食、禁食,认为可以“饿死”肿瘤细胞。

其实,单靠吃素食是“饿不死”癌细胞的。恶性肿瘤是一种对身体消耗性极大的疾病,癌组织具有自我调控能力,不受机体素食、节食的影响,不会被“饿死”。而维持我们身体正常运作的健康组织需要吸收营养,维持正常代谢。若养分摄取不充分,身体免疫力便会下降,肿瘤仍然会发展,只是消耗机体的能量,导致更加消瘦、虚弱而已,不但耽搁了正规的治疗,甚至死得更快。

勿信谣言,科学看待癌症

癌症离我们越来越近,如何防癌抗癌变得尤为重要。与其听信谣言,医院接收规范诊疗。专家呼吁:公众需要更多科学的防癌知识,消除对癌症认识的误区。确诊为癌症的患者,勿盲目焦虑,积极接受规范治疗,使肿瘤成为“可控可治的慢性病”。

近年来,在各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领导下,国家一些NGO组织,如中华医学会、中国抗癌协会、中国癌症基金会等做了大量的规范临床医生肿瘤诊疗行为的工作,同时近年来癌症诊疗新技术的迅猛发展,也使我们出台的癌症诊疗规范成为可能。

常见的肿瘤治疗方法主要有三种:手术、放疗和化疗。从治疗方式的选择来看,手术、放疗是局部治疗手段,适合早中期患者的治疗,而化疗对于晚期肿瘤患者的治疗至关重要。一般认为,化疗可使30%~40%的晚期患者疾病缓解,60%~70%的患者肿瘤生长得到控制,并缓解癌症引起的多种症状。另外,正在兴起的第四类治疗手段“肿瘤免疫疗法”,在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方面,被越来越多的证明,表现十分突出。

专家表示,恶性肿瘤并非想象中那么可怕,就算无法治愈,也可以通过改善症状减轻患者痛苦,保持带瘤生存。随着诊疗水平的提升,恶性肿瘤的治愈率和缓解率也不断提升,已逐渐演变成为一种可控可治的慢性病,就像高血压、糖尿病一样。

肿瘤可控可治,最关键要早发现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日本是亚洲国家中癌症发病率最高的国家之一,比我国高出不少,然而日本的癌症患者死亡率却比我国低很多。近30年以来,日本癌症死亡率下降了27%,五年存活率高达68%,居于世界首位。这也使得日本人均寿命连续20余年都位居全球第一,是世界著名的长寿国家。

“这组数据说明了一个问题,癌症是可防可控的。日本癌症高发病率、低死亡率,除了归功于日本先进的医疗保障制度和癌症治疗水平,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日本已普遍开展的早癌筛查。”专家惋惜地表示,在临床上,大多数癌症患者是医院就诊时发现病变,还有一部分患医院就诊时查出来,只有极少一部分患者是通过癌症筛查或者常规体检查出来的。

大量临床数据表明,癌症1期的治愈率高达90%以上,2期为80%以上,3期为40%以下,4期为10%以下。因为肿瘤由正常细胞到癌变,有很长一段时间处于癌前病变期,如果能控制住癌前病变,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预防癌症的发生。因此,防治癌前病变和早期发现是抗击癌症的重要策略,如和感染有关的宫颈癌、肝癌、鼻咽癌等。

专业检查不可少,但常规体检≠防癌筛查

赵月涛特别强调,不少市民每年都接受常规的身体检查,但是这不等于防癌体检。

常规体检重点是放在血压、血脂、血糖、肝功、肾功等体格检查,了解人体内的功能状态,评估一个人的身体状态,防范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和基础疾病,重点不在于防癌,其虽可检查出部分癌症早期患者,但因为这类体检对医生的要求不是很高,因此很容易出现“漏网之鱼”。

而防癌体检通过抽血、B超、CT、MR来了解有没有癌前状态的疾病,重点是查癌。同时,常规检查体检所用的设备和项目不同。例如常规体检拍x线胸片来筛查肺癌,而防癌体检采用的是胸部低剂量的ct。在检查项目设备上,防癌体检更具有针对性。

除此之外,防癌体检与常规体检不同之处也表现在检查报告的解读者上。防癌体检的检查报告应该由经验丰富的肿瘤专科医生来解读分析,从而更利于揪出肿瘤的蛛丝马迹。

专家建议,有5类人群是肿瘤高危人群:肿瘤高发地区的人群、常有致癌物质接触的人群、有恶性肿瘤的家族史人群、患有癌前病变的患者、35岁以上的健康人群。建议这些肿瘤高危人群,每年做1—2次的防癌体检。

来源:南宁新闻网—南宁晚报

「源自英国剑桥大学干细胞研究所,年正式落户中国北京,焕生汇是一家致力于细胞再生技术研究和应用的科学机构,专注于自体细胞再生技术在预防医学、亚健康干预、医美领域的应用,着眼于世界顶尖细胞产品的研发。

细胞生物治疗是目前国际上各种疑难疾病治疗中,真正有效,且从根源上解除发病原因的治疗方案。焕生汇采用的细胞免疫方案和干细胞逆转衰老方案,在细胞水平解决人的衰老问题和各类健康问题。这一临床趋势,正悄然成为主导全球医学变革的关键力量。」









































白癜风可以治好吗
治白癜风专业医院

转载请注明:
http://www.whyxqt.com/yxahl/10670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