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与肿瘤的前世今生

2016-11-30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维生素又名维他命,通俗来讲,即维持生命的物质。这类物质在体内既不构成身体的任何组织,也不是能量的来源,却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必须的一类有机物质,也是保持人体健康的重要活性物质。维生素在体内的含量很少,但不可或缺。而且由于体内不能合成维生素或合成量不足,其必须经常由食物供给。

维生素是个庞大的家族,现阶段所知的维生素就有几十种。缺乏维生素可能导致多种疾病,本文主要集中在肿瘤领域为大家介绍几种常见的维生素,说说维生素与肿瘤的前世今生。

1、Science:维生素C引导特定突变癌细胞氧化死亡

研究者发现,高剂量的维生素C——大约相当于个橘子的量,在细胞培养环境里和小鼠体内可以抑制KRAS和BRAF突变造成的结直肠癌的生长。

维生素C也叫抗坏血酸,在富氧环境如人的动脉内,可被氧化并转化为一种新的化合物称为脱氢抗坏血酸(DHA)。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DHA一旦进入细胞内,癌细胞里面的天然抗氧化剂会试图将DHA转变回抗坏血酸;这个过程使肿瘤细胞内的抗氧化剂枯竭同时导致肿瘤细胞因氧化应激而死亡。

2、体内维生素D水平与肿瘤患者预后相关

维生素D进入体内首先经肝脏中25-羟化酶的作用合成为25羟维生素D[25(OH)D],它是人体主要的维生素D储存形式。研究人员发现,癌症诊断时血液维生素D水平较高与明显较好的生存期和缓解率相关。这一结果来自于一项涉及17,例以上癌症患者的综合荟萃分析。来自结直肠癌,乳腺癌和淋巴瘤的证据都强烈支持诊断时血液中高水平25(OH)D具有保护作用。研究人员还在肺癌,胃癌,前列腺癌,白血病,黑色素瘤和Merkel细胞癌患者身上观察到,高水平25(OH)D水平具有保护作用的证据,证据虽然有限但很有利。

另外,有研究表明血浆25(OH)D可以预测胰腺癌患者的生存期。

3、低水平维生素D预测高肿瘤风险

研究人员发现,临床研究组(维生素D的中位数水平较低)的癌症发病率为每10万人例,比前瞻性研究组,其癌症发病率为每10万人例要高。他们还发现,癌症发病率随着25-羟基维生素D水平的上涨而下降;维生素D水平为40ng/ml或更高的妇女比维生素D水平为20ng/ml或更低的妇女患癌症的风险低67%。

第三代----多种维生素矿物质胶囊

本品依据《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标准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对于营养素补充的规定。

针对中国成年人群,历经5年研发,特点是在补钙的同时,协同、优化、补充多种维生素矿物质达到均衡营养。

早2粒晚2粒,口服,效果事半功倍。

本品是以碳酸钙、葡萄糖酸锌、葡萄糖酸亚铁、亚硒酸钠、维生素C、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D3、叶酸、淀粉、硬脂酸镁为主要原料制成的保健食品,具有补充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的保健功能。

第三代----多种维生素矿物质胶囊能给我们带来什么?

每天服用量4粒(早两粒、晚两粒)

矿物质(4种)

钙.68mg

铁9.92mg

锌10.84mg

硒20.88μg

维生素(7种)

维生素Aμg

维生素D33.56μg

维生素B1  μg

维生素B2  μg

维生素B6  μg

叶酸  .6μg

维生素C60.8mg









































克罗恩病缓解期能否停止药物治疗
哪些运动可预防腰痛

转载请注明:
http://www.whyxqt.com/yxahl/10399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