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炎的科普知识

2016-8-21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胰腺炎的科普知识

胰腺炎是胰腺因胰蛋白酶的本身消化作用而引发的疾病。胰腺有水肿、充血,或出血、坏死。临床上出现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化验血和尿中淀粉酶含量升高等。

病因

在正常情况下,胰液在其腺体组织中含有没有活性的胰酶原。胰液沿胰腺管道不断地经胆总管奥狄氏括约肌流入十二指肠,由于十二指肠内有胆汁存在,加上十二指肠壁黏膜分泌一种肠激酶,在两者的作用下,胰酶原开始转变成活性很强的消化酶。如果流出道受阻,排泄不顺畅,便可引发胰腺炎。

(1)胆道系统疾病胆管炎症、结石、寄生虫、水肿、痉挛等病变使壶腹部产生阻塞,胆汁通过共同通道反流入胰管,激活胰酶原,从而引发胰腺炎。

(2)酗酒和暴饮暴食酗酒和暴饮暴食使得胰液分泌旺盛,而胰管引流不顺畅,造成胰液在胰胆管系统的压力增高,导致高浓度的蛋白酶排泄障碍,最后致使胰腺泡破裂而病发。

(3)手术与损伤胃、胆道等腹腔手术挤压到胰腺,或造成胰胆管压力太高。

(4)感染很多传染病可并发急性胰腺炎,症状多不明显。如蛔虫进入胆管或胰管,可带入细菌,能使胰酶激活引发胰腺炎症。

(5)高脂血症及高钙血症高脂血症

临床表现

发作前多有暴饮暴食或胆道疾病史。急性胰腺炎可分为普通型和出血坏死型。出血坏死型较少见,但病情严重,死亡率高。

(1)休克患者常出现休克症状如苍白、冷汗、脉细、血压下降等,引发休克的缘由可有多种,如由于胰液外溢,刺激腹膜引发剧烈疼痛;胰腺组织及腹腔内出血;组织坏死,蛋白质分解引发的机体中毒等。休克严重者抢救不及时可以致死。

(2)腹痛腹痛常位于中上腹部,有时向腰背部呈束带状放射,弯腰或前倾座位可减轻;常突然发作于大量饮酒或饱餐后,程度不一,轻者为钝痛,重者多呈持续性绞痛。

(3)恶心、呕吐多数患者起病即呕吐胃内容物,乃至呕吐胆汁,吐后腹痛其实不减缓。

(4)发热多数急性胰腺炎患者出现中度发热,一般延续3~5天。

(5)水电解质及酸碱失衡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脱水,频繁呕吐者可产生代谢性碱中毒,重症胰腺炎常伴随代谢性酸中毒、低钙血症、血糖升高、低血钾、低血镁。

并发症

轻症急性胰腺炎极少有并发症产生,而重症急性胰腺炎则常出现多种并发症。胰腺脓肿,胰腺假性囊肿,脏器功能衰竭,病情中可继发腹腔、呼吸道、泌尿道等感染,感染散布可引发败血症。少数可演化为慢性胰腺炎。

慢性胰腺炎主要表现为慢性腹痛及胰腺内、外分泌功能不全,它与胰腺癌的产生有关。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假性囊肿的构成及十二指肠、共同通道的机械性阻塞。

医治

(1)急性胰腺炎

1.一般医治

急性胰腺炎的早期,轻型胰腺炎及还没有感染者均应采取非手术医治。

(1)禁食、鼻胃管减压延续胃肠减压,避免呕吐和误吸。给全胃肠动力药可减轻腹胀。

(2)补充体液,防治休克全部病人均应经静脉补充液体、电解质和热量,以保持循环稳定和水电解质平衡。预防出现低血压,改良微循环。

(3)解痉止痛诊断明确者,病发初期可对症给予止痛药。但宜同时给解痉药。禁用吗啡,以避免引发Oddis括约肌痉挛。

(4)抑制胰腺外分泌及胰酶胃管减压、H2受体阻滞剂、抗胆碱能药、生长抑素等,一般用于病情比较严重的病人。胰蛋白酶抑制剂如抑肽酶、加贝酯等具有—定的抑制胰蛋白酶的作用。

(5)营养支持初期禁食,主要靠完全肠外营养(TPN)。当腹痛、压痛和肠梗阻症状减轻后可恢复饮食。除高脂血症病人外,可运用脂肪乳剂作为热源。

(6)抗生素的运用初期给予抗生素医治,在重症胰腺炎合并胰腺或胰周坏死时,经静脉运用广谱抗生素或选择性经肠道运用抗生素可预防因肠道菌群移位造成的细菌感染。

2.手术医治

胰腺脓肿,胰腺假性囊肿和胰腺坏死合并感染是急性胰腺炎严重威逼生命的并发症。如诊断不确定;继发性的胰腺感染;合并胆道疾病;虽经公道支持医治,而临床症状继续恶化,应手术医治。

医院内3科健康:









































北京哪家治疗白癜风医院最好
白癜风可不可以根治

转载请注明:
http://www.whyxqt.com/yxacs/91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