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年会基于胰腺癌微环境调控的精准
2022-6-27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编者按:胰腺癌具有独特的微环境,导致药物难以在肿瘤组织中渗透,传统直接靶向肿瘤细胞的治疗难以取效。国家纳米科学中心聂广军课题组长期致力于利用纳米技术靶向和调控肿瘤微环境的相关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在10月27日-28日天津举办的中国抗癌学会胰腺癌专业委员会年会上,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的李一叶博士就基于胰腺癌微环境调控的精准纳米医学研究主要成果进行了汇报。
胰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极高、诊疗困难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其5年生存率小于5%,死亡率高居全球肿瘤第4位,被称为“癌中之王”。胰腺癌微环境中的间质细胞与胰腺癌细胞相互作用,合成并分泌大量细胞外基质成分参与结缔组织增生过程,形成高度纤维化及乏血供的独特微环境特征,导致药物难以在肿瘤组织中渗透,传统直接靶向肿瘤细胞的治疗策略也难以发挥效果。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聂广军课题组长期致力于利用纳米技术靶向和调控肿瘤微环境的相关研究,在设计构建肿瘤微环境靶向和响应型多功能纳米药物载体,调控肿瘤基质和血管微环境,实现高效的药物输运和抗肿瘤治疗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系列研究成果发表于NatureBME、AdvMater、AngewChemIntEd、ACSNano、Theranostics、MolCancerTher、ACSApplMaterInterfaces、JControlRelease等国际重要学术期刊。
课题组设计制备连接有荧光分子和淬灭剂的多肽自组装纳米颗粒,在肿瘤组织独特的微酸性环境中能够通过质子化发生解聚,从而实现高特异性和灵敏性的肿瘤组织荧光成像。通过对两亲性多肽序列的修饰,构建可以靶向及响应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CAF)的多种新型多肽纳米载体;载带疏水性化疗药物后,可自组装形成有序的球形纳米结构。该纳米药物体系可被活化的CAF表面高表达的成纤维细胞激活蛋白(FAP-α)酶切并解聚,从而高效释放载带的药物。基于多聚精氨酸和胆固醇组装的两亲性多肽纳米载体具有穿越细胞膜的功能,可通过FAP-α抗体特异性识别并结合肿瘤微环境中大量活化的CAF。该系列研究首次利用功能性多肽自组装纳米药物载体实现了针对CAF的响应释药,可有效延长化疗药物在体内的循环时间,大大提高药物在肿瘤组织中的穿透效率,实现靶向治疗与化疗的联合应用。此外,课题组还针对肿瘤微环境中过量表达的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设计了具有酶响应性释药功能的系列环糊精/多肽-磷脂杂化型脂质体,对胰腺癌微环境进行了有效的抗纤维化调控,有效提高了胰腺肿瘤治疗效果。基于棒状金壳胶囊纳米体系设计光热—分子级联靶向治疗策略,通过靶向诱导胰腺肿瘤局部升温,显著增强了肿瘤局部的血液灌注和血管渗透性,促进了药物在肿瘤微环境中的聚积和渗透,提高了胰腺癌细胞对化疗的敏感性,实现了优于传统单一靶向策略的、光热增强的胰腺癌联合治疗。
该系列研究为突破胰腺肿瘤基质屏障提供了新的技术和思路,为利用针对肿瘤微环境的纳米调控和治疗提供了重要参考。
环糊精杂合脂质体共载抗纤维化药物及化疗药物治疗胰腺癌
专家简介李一叶,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中国科学院纳米生物效应与安全性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长期致力于纳米材料的生物医学效应研究,目前研究方向主要包括基于肿瘤微环境调控的胰腺癌纳米诊疗以及光激活纳米体系的肿瘤联合治疗等。主持及参与国家基金委、科技部及中国科学院各类科研项目10余项。在国际重要学术期刊AngewandteChemieInternationalEdition、AdvancedMaterials、ACSNano、Nanomedicine:Nanotechnology,Biology,andMedicine、Biomaterials、Small、Theranostics等发表论文20余篇,部分研究成果被Naturematerials推荐为研究亮点,累积他引余次。为AngewChemIntEdit、NanoLetter、Small、Theranostics、SciChinaChem等SCI期刊审稿。授权中国发明专利1项。
相关阅读
☆[胰腺癌年会]基于系膜整块切除可以提高胰头癌根治手术率
☆[胰腺癌年会]基于术中放疗--局部进展期胰腺癌综合治疗模式的优化
☆[胰腺癌年会]虞先濬教授畅谈胰腺癌治愈之路
☆[胰腺癌年会]医院胰腺肿瘤腹腔镜手术经验分享
☆胰腺癌年会主席专访:胰腺癌领域最新关键词“个体化、综合和规范”
☆[胰腺癌年会]胰腺癌治疗理念和治疗手段日新月异
(来源:《肿瘤瞭望》编辑部)
版
权
声
明
版权属《肿瘤瞭望》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之内容须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肿瘤瞭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