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科医生痛诉医学不是万能的,医生不能救

2021-12-22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北京卫视我是演说家《医学不是万能的》

1.“医学是万能的”,无形地抬高患者及公众的期望值

  医院第四医学中心神经外科副主任,见惯了生生死死。年4月29日,他在接受健康时报记者采访时说,没有一种无奈比医生不能救自己更无奈。

  还在读大学时的梁树立就经历过同学患淋巴瘤,与疾病斗争三年后离去的事情。年,他的一位师弟不明原因咯血,去了权威的呼吸科也没查出个所以然。一个月后的某天上午,师弟就突然走了。

  “如果我们是普通患者,医院怪医生,但我们是医生,我们知道这种情况无人可怪。医学本身就是那么有限,世界上有那么多治不好查不出的病,不管是谁得,结果都一样。”

  医学的有限性,普通人不知道,医生很清楚。“一个疾病到医生面前,是已经成形的了,不管是颈动脉斑块还是心梗,它已经对患者身体造成改变和伤害了。医生可以解决患者的症状,如剥出斑块、疏通梗塞的心血管,但他不能把患者的身体重塑一遍。”

  “可以说,在我们的医疗传播环境里充斥着‘奇迹文化’,这种文化正无形地抬高患者及公众的期望值,甚至创造了‘医学是万能的’、‘医院就进了保险箱’的虚幻认知。这种文化严重违背了医学的本义,这种医学‘造神运动’非但没有给医学插上一双向上翱翔的翅膀,反而为这双翅膀带上沉重的枷锁,这幅枷锁就是只能成功不能失败。”中国医疗自媒体联盟发起人施琳玲年4月29日接受健康时报采访时对此充满担忧。

  我们必须正视这种违背医学本质的现象,把医生从神坛上请下来,才能让他们真正有勇气有空间与死神和疾病一搏。

2.医生治得了病,治不了命

  “我来找王主任,他治好了我师母的胰腺癌,师母术后十几年了,体检指标比我还好,我得找王主任治。”说这话的是位年轻的胰腺癌患者,从浙江千里赴京,只为找到他心目中能救命的大夫——胰腺癌专家、中医院胰胃外科的王成锋主任医师。

  这位能把胰腺癌术后大出血的患者从死神那里抢回来的王大夫却告诉记者:医生治得了病,治不了命。

  年春节前,北京的一位胰腺医院跑来看王成锋的门诊,看完后就要医院治疗,他觉得王医生是他的最后希望。

  但转院后的检查显示,患者已经出现了肝肺转移,手术治疗已毫无意义。

  “大夫大夫!我们相信你!”即便王成锋当时一直解释,当时胰腺癌包括早中晚期在内,全部的术后5年生存率只有5%,患者家属还是一个劲地请求手术:“5%的希望我们也要试!”

  但是疾病不是想试就能试的,已经肺转移的胰腺癌手术不仅基本无效,还会对患者造成创伤,王成锋实在不能这么选。年4月29日接受健康时报采访时,他说“我的心也是肉做的,我真是见不得患者家属哭,但我真的没办法。”这位胰腺癌领域的一把刀,遇到这种事也只能是无奈,无奈,再无奈。

  最后,这位患者选择了保守治疗,中药、西药、放化疗一起上,生命延续了7个月,这在胰腺癌治疗领域已属不易。

  “我以前做乳腺癌手术,患者术后生存率都很高。经常还会有术后三十年的患者回来看我。现在做胰腺癌,患者术后生存率低了很多,能再聚的就少了。我是很无奈,虽然医生治不了命,但是当医生们用所学尽力为患者减轻苦痛的时候,释放出来的能量,也许比单纯的治病救人更大,这也许才是医学的本义。”

  医生可以帮你解决一时的病痛,却不可能陪伴你一生。自己的健康是要靠自己去经营的,学会尊重自己的生命,学会克制自己的欲望,才能让生命更安全、更有质量。

  其实,最好的健康就是在生活中,健康生活方式是预防疾病的最好疫苗。

1.最好的医生是自己

  最好的医生是自己,最好的处方是知识。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生病了看医生只有一两个小时时间,平时还是要靠自己来把控。自己掌握一些基本的防病治病科普常识非常必要,成为自己的“业余医生”。所谓“知识就是力量”,正确的养生知识不仅是力量,还是男人的健身丸、女人的美容霜、孩子的聪明药、老人的长寿丹。

2.最好的养生在家里

  人是一台有智慧和灵性的机器,一台机器要想长久的正常运行,就需要经常保养各个部件,那么人的心、肝、脾、肺、肾、脑、血管等各个器官也需要经常维护、保养──这就是预防,而预防就在我们的平常的生活中,在家里呀!

  最好的饮食在厨房。每天保证12种食物,每周保证25种,保证按时吃饭,不饱一顿饿一顿。

  最好的睡眠在卧室。不熬夜,成年人保证每天7-8个小时的睡眠,一觉睡起来神清气爽能不健康吗?现在有多少人『主动』去熬夜,然后又感觉身体一直处在“劳累”状态。

  为什么说医生能医好你的病,却医不好你的命,因为在健康由四大元素中,遗传占15%、环境占17%、生活方式占60%,医疗只占8%。健康最重要的在于自己的生活方式,现在有的糖尿病是“夫妻病”,就是两个人相同的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所致。

3.最好的心情是宁静

  养生先养心,保持心情的平和,也是很多“国医大师”养生经中必定会提到的一点。这也许很难做到,但至少是在脑子里有这根弦,能时刻提醒自己也是好的。

  “百病生于气”,很多疾病就是爱找生气、愁虑的人。据美国亚特兰大疾病控制中心,90%的疾病都和精神压力有关。生气就仿佛是场身体的地震,不仅对身体有影响,对心脑血管、神经系统都会造成巨大冲击。这种冲击跟地震一样,来得很快,但修复却很困难。

  遇事不怒,遇事不愁,遇事不悲,想得开,放得下,始终保持心情的平和,学会把控好自己的情绪。

4.最好的运动是步行

  “百练不如一走”,走路是人类最自然的运动。多项研究明确指出,走路在防病、抗癌、长寿方面功效突出。

  走路能减少心血管发病率。世卫组织数据显示,每周步行大于或等于4小时的65岁以上老人比每周步行小于1小时的65岁以上老人,心血管发病率减少69%,病死率则减少73%。

  走路有助于降糖。快步走是有降糖作用的“散步药丸”,当人体的血糖升高时,需要依靠胰岛素来降低血糖,运动可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改善骨骼肌功能,防治糖尿病并发症等。

  走路有助于健骨。研究表明,如步行、跑步等承重运动比游泳这种非承重运动骨骼钙的沉积率高。建议除了多喝牛奶外,走路是个经济方便的保钙运动。

健康值得传递

关爱家人朋友,赶快转发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whyxqt.com/yxacs/11377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