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丨讲述红色
2021-11-14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我的妈妈是红西路军
我是妈妈最小的儿子,生活的艰辛,人生的磨难,我那疼爱我的妈妈带着对西路军的眷恋之情,带着对她子孙的深厚寄托,离开了我们。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从父亲、伯父、姑姑的口中,从《西路军女战士蒙难记》、《西征中的红军女战士》、《飘落的种子》等十余本西路军史料图书中,从张掖、高台等地的西路军纪念馆中,对我亲爱的妈妈有了更加完整的认识,她不仅是慈祥的妈妈,她还有着勇敢坚强、不屈不挠、坚持到底的坚强信念,她的这些优良品质影响着我。习近平总书记说:“对中国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常读常新”。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我已经离开工作岗位快5年了,我以这篇文章来怀念我亲爱的妈妈,也希望通过先辈的革命经历教育引导广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不懈奋斗。
我的妈妈名叫马玉莲,籍贯四川省南江县,生于年,受到党的红色火种川陕苏区游击队的影响,萌发走上了革命道路的思想,在15岁时参加了红军的队伍,和她的战友一起在通江、南江、巴中搞宣讲闹革命,随着在红军队伍中的学习和个人觉悟的提高,更加坚定了她的人生志向。通过集训学习,妈妈分配在三十军列宁工厂任战士,经过学习和工作,在第二年便当上了班长,并且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长征开始前转入妇女独立团任战士。
年,红四方面军撤离川陕革命根据地,妈妈与她所在的妇女独立团的多战友,开始长征,两爬雪山,三过草地,没有吃的就以草根、野菜、皮带等充饥;没有穿的,就把生羊皮裹在身上;没有鞋子,就用破布裹脚,历尽艰难,磨练了钢铁般的意志。于年10月到达会宁,三大主力红军胜利会师,革命形势鼓舞人心。在经中央军委研究决定,中国工农军第四方面军的五军、九军、三十军、妇女独立团及直属部队共计人,组成西路军,西渡黄河,打通国际路线。妈妈随军渡过黄河后,被调整到妇女独立团二营一连当指导员兼政治干事,在一条山、干柴洼、古浪等地与马匪展开激战,战争的残酷性难以想象,特别是古浪战役,妇女独立团三营被马匪阻截,一连的百名女战士全部牺牲。在突围之后,红军向武威、永昌、山丹进军,一路上厮杀不断,11月的河西走廊,天寒地冻,马匪如同狂风一样,围追截堵而来,他们利用兵马众多,熟悉地形等优势,对红军进行疯狂的残杀,在经过三个月的征战,红西路军伤亡惨重,所处形势急剧恶化。在高台失守后,马匪更加张狂,包围了临泽,妈妈和她的战友们白天不断与敌人作战,晚上又忙着加固城墙,在与敌人血战数日,多名女战士在临泽牺牲,最后,只能突围出临泽,撤离到倪家营子。到倪家营子时,妇女独立团只剩下多人,她们根本无法与数倍于自己、兵强马壮的马匪相抗衡,最终,她们只能突围出倪家营子,撤向祁连山中。
年的3月,祁连山地区还是冰天雪地,西路军已面临弹尽粮绝,被数倍于自己的马匪围困在荒山雪岭之中的困境,总部召集连级以上干部开会,宣布组织决定:部队化整为零,各打游击,自谋生路。接连不断的战斗,导致子弹全部打光了,她们就拿石头砸。最后妇女先锋团二百多名女战士流着泪剪去长发,女扮男装自行解散。从此,妇女先锋团的番号不复存在,但她们的斗争仍在继续。在与敌人激战中,妈妈被敌人砍伤了肩膀和手臂,子弹打伤了腿部,最后她和50多名女战士被数千名敌人重重围困在一座山坳里,为了不再受辱,她们用石头把枪砸断,把枪栓扔下悬崖,手挽着手纵身跳下了悬崖。死神从妈妈身边走过,但没有带走她,不知过了多久,妈妈从昏迷中醒来,头部已被撞伤,身上有多处摔伤。但顽强的意志让妈妈有了生的信念,她咬紧牙关,由于身受重伤,她只能在地上爬,几百米远的路,她竟爬了七、八个小时。后来,她终于找到了幸存下来的战友年明秀、郑兰英、杨秀英等。她们一起搀扶着、艰难地寻找着队伍。在妈妈后来的回忆中说到,当时,祁连山的气温低达零下30多度,她们身上仅穿着破烂不堪的单衣,赤脚穿着草鞋,一双手和一双脚早就被严寒的天气冻得红肿,而且两天两夜没有吃一口饭了,还发着高烧,人就象散了架一样没有一点力气,每走一步都很艰难,当时,她们在河西走廊寻找队伍的时候,比过雪山草地苦多了,也难多了。
在寻找部队的路上,妈妈又不幸被俘,马匪把她们赶到张掖东教场,在第二天,开始了惨无人道的大屠杀。妈妈说,当时的夜又黑又冷,她们面前是一人多高的大坑,刽子手用马刀砍头,把刀都砍卷刃了,她只觉得后背被人推了一把,头上砍了一刀,就不省人事了。到了后半夜,她慢慢苏醒了,她挣扎着,用尽力气推开身上的尸体,爬出了万人坑,一路讨饭,根据太阳升起的方向朝东走去。在讨饭的路上,一位好心的妇女告诉她民团现在还在抓人,妈妈只得逃到没有人的东大山中,但不幸的是,她又被马匪的骑兵发现,被关在一间土房内。在夜里,她乘哨兵打瞌睡之时,挣脱了身上的绳索,逃了出来。在虎口脱险后,妈妈没有别的去处,只能在一个破败的烽火台下躺了两天两夜,靠着吃骆驼草维持生命。
为了不再被敌人发现,妈妈拖着虚弱不堪的身体,到处东躲西藏,终于获救于一名叫邢桐年的牧羊人,而这位牧羊人正是我的爸爸。爸爸比妈妈年长九岁,当时看到妈妈小小年纪就有如此顽强意志,心里很是敬佩,加之妈妈的不幸遭遇,引起了他的同情,于是,采药给她治病,烧了土豆给她吃,在时间不久之后,妈妈身体有所恢复,便又要下山去找部队,爸爸仔细思考后,觉得妈妈身上是伤,又是外地口音,周围都是马匪,下山的危险性极大,所以他建议妈妈暂时放弃这种做法,来日方长,会有寻找部队的机会。在这种形势下,妈妈只能留在山中,靠着采野菜,拔野葱,挖药材,艰难度日,在其他牧民的撮合下,他们结了婚。结婚之后的日子也不太平,爸爸收留女红军的事情很快从山里传到村里,受到地方民团的威胁,为了掩护爸爸妈妈,爸爸的母亲和兄弟被敌人活活打死,而他们夫妻只能东躲西藏,在那战乱的日子里,妈妈有时藏在草丛里,有时藏在山坳里,艰难度日,就这样,在山里苦熬了13年才盼到解放。
终于盼到解放,妈妈很是兴奋,如同换了一个人,积极参加党组织和地方政府组织的各种活动,成为支持新政权中坚强的一员。在建国后,妈妈一直在碱滩乡当农民,先后担任过乡妇联主任,乡人民代表,张掖市老龄委员会委员等职务。她与普通的农村妇女一样生儿育女,下地种田,但她与普通妇女不同的是,妈妈始终以一名老红军,一名老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在解放后的几十年里,妈妈上百次的被部队、学校、企业等单位去作报告,讲述红军的优良传统和血战河西的艰难历程,讲述人生经历。妈妈把她一生的宝贵精神财富都传授给了我们,妈妈常说对我们说,无论多晴的天,也要带件衣,无论吃的多么饱,也要带块干粮;妈妈常说对我们说,在家不待客,出外没朋友;妈妈常对我们说,一个人,宁肯让敌人打死,也不能被敌人吓死……在妈妈的话语中,在妈妈的泪水里,我们渐渐体会到了生命的真谛,激起了我们一代人对生命的思考,对生活的信心。每当我们遇到苦难,伤心失落之时,想起了妈妈的教导,顿时充满力量,坚定了我们向前的信心。
在解放后的时光里,我的爸爸从事生产劳动,操持家务,默默地支持着妈妈的工作,由于当年战乱时期的磨难,身体一直不好,贫病交加,在年因病去世了。但爸爸爱护妈妈,教育子女,任劳任怨的精神感染着我。爸爸妈妈一共生了四个儿子、三个女儿,由于她的战友李秀珍没有孩子,便把我家老三过继给了她的战友。她养育的孩子们,都从母亲红西路军曲折感人经历中不断汲取政治营养,变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四子一女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在年春节时,妈妈被查出患有胰腺癌晚期,在几个月与病魔抗争中,妈妈从未被病魔吓倒,在弥留之际,妈妈还想去毛主席纪念堂瞻仰毛主席遗容,但终因病情恶化,不幸于年7月30日逝世。
在妈妈去世之后的第8个月,带着对妈妈的无限思念,我在去北京出差之时,携带了一张妈妈的照片,来到毛主席纪念堂,登上了天安门,看到了首都的建设,完成了妈妈的夙愿。
今天,让我们再一次翻开那段80多年前的历史,不禁让人震撼,让人感动,从高金城烈士纪念馆到临泽梨园口战斗遗址,再到高台红西路军纪念馆,从那一张张的照片中,从那步枪、大刀和马鞍中,我们仿佛听到了那个时代的厮杀声,红军战士的怒吼声,我们更看到了红军战士那对党忠诚、不屈不挠的精神,而我的妈妈正是用她的一生来完成党给予的使命。遥想当年,妈妈与敌人拼杀的年纪,恰是我现在的年纪,相仿的年纪,却有着天壤之别的生存环境,我深刻明白,今天的幸福是先辈们的鲜血换来的,我们更加要珍惜,我虽然现在是一名退休职工,但我也必然会像妈妈一样,为自己的理想信念,为我们伟大的祖国继续奋斗,做出应有的贡献。
供稿:武南运用车间退休职工(邢满堂)编辑:黄鹏飞责任编辑:张蕊
监制:李国庆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