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资讯印度卫生部变异新冠病毒已蔓延至印
2021-9-7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综合医讯
截至-3-:49
全国数据统计新型冠状病毒累计确诊例,境外输入确诊例,无症状感染者例,死亡人数例,治愈人数例。
境外疫情:累计确诊例,治愈人数例,死亡人数例。
以下是综合医讯。
1、中国以外疫情简报
截至北京时间3月24日6时30分,全球单日新增确诊病例例,新增死亡病例例。新冠疫情持续影响美国民众心理健康;英国有3人感染纽约发现的变异新冠病毒。(人民日报海外网)
2、印度卫生部:变异新冠病毒已蔓延至印度18个邦病毒或再次变异
印度卫生部24日发表声明表示,近两周以来,印度疫情呈现出明显的反弹迹象,变异新冠病毒已蔓延至印度18个邦。同时,部分病例样本还发现了再次突变的变异新冠病毒。声明表示,过去三个月以来,印度10个官方实验室对个新冠病毒阳性样本进行基因组分析后,得出的结果显示,个样本感染了变异新冠病毒,其中个样本感染的是在英国发现的变异病毒,在南非以及巴西发现的变异病毒样本分别为34个和1个。
3、医疗器械注册人制度释放“红利”
新修订的《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设立注册人制度。医疗器械注册人制度带来巨大的改革红利,主要体现在:一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产业集中,提升竞争力。二有利于鼓励创新,缩短产品上市周期。三有利于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淘汰“低、小、散”。注册人制度实施后,同质化的弱小品牌将逐步“退出江湖”,落后产能进一步减少,规模企业将进一步做大做强,产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国家市监总局)
4、开展医疗器械质量抽查检验复检机构推荐工作
22日,国家药监局发布通知,决定开展医疗器械质量抽查检验复检机构推荐工作。机构资质要求包括:具备医疗器械检验资质和复检工作能力,取得医疗器械领域的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CMA),且取得资质认定的能力范围能够满足复检工作需要;自年起,承担2年(含)以上由国家药监管理部门委托的国家医疗器械抽检任务(包括监督抽检、风险监测涉及的检验任务)等。(国家药监局)
5、欢迎国外养老服务产品有序进入中国市场
22日,李克强总理视频会见出席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年年会的境外代表时表示,随着老龄化进程加快,中国政府在不断健全巩固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同时也支持发展商业养老保险。中国保险业和养老产品市场潜力很大,这必然会给外国企业到中国投资养老产品和服务创造更多机会,在养老产品开发、商业保险运营管理等方面还需要在开放中学习国际先进经验。欢迎国外养老服务产品有序进入中国市场。(中国政府)
6、医保支付政策与线下保持一致
23日,国家卫健委例行发布会上,国家医保局介绍互联网+医疗服务相关工作,在医保支付方面,医保支付政策与线下保持一致,参保人在定点互联网诊疗的医疗机构就诊所产生的费用(不管是买药还是复诊),由医保的经办机构和提供互联网诊疗的实体医疗机构进行结算。也就是说,网上诊疗的费用,医保也能直接结算了。(中国政府)
7、新型纳米颗粒有望成胰腺癌治疗前药
近日,中国科技大学课题组首次提出了发展由单一破膜大分子自组装所形成的酸敏纳米颗粒,作为能同时实现胰腺癌基质重塑与癌细胞清除双重目标的治疗前药这一思路,有望为研发既能消除胰腺癌又不诱发肿瘤转移的新型药物提供帮助。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ACS应用材料与界面》上。(科技日报)
8、过度饮酒所导致的肝病
春季万物复苏,由寒变暖,正是养肝护肝的好时节。专家提示,平时就要注重养护肝脏,不要过度饮酒。长期过度饮酒,通过乙醇及其衍生物乙醛可使肝细胞反复发生脂肪变性、坏死和再生,导致酒精性肝病,包括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科技日报)
9、两国科学家确认阿斯利康疫苗与血栓存在联系
最近,挪威研究团队在调查了3名接种阿斯利康疫苗产生血栓的病人后,确定了疫苗是血栓产生的原因。研究人员从3名患者病史来看,除了注射疫苗,没有任何事件能引发如此强大的免疫反应,导致血小板特异性抗体产生,引发血栓反应。与此同时,德国研究团队分析了13名疫苗接种后的血栓患者,其中在4名患者体内,能够分离出足以引起大脑血栓的特异性抗体。研究认为,阿斯利康疫苗造成了血液中血小板被过度激活,最终导致了血栓形成。(环球科学)
10、岸迈生物完成1.2亿美元C轮融资,以推进双抗项目和临床管线
近日,岸迈生物完成了1.2亿美元的C轮融资,此轮融资由招银国际CMBI和韩国未来资产基金共同领投。岸迈生物是一家专注于开发创新双抗药物的临床阶段生物制药公司,是中国最具创新性的生物技术公司之一。产品开发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