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有良心的院士发声,惊醒梦中人
2021-8-24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樊代明院士:我现在发现有两句话不对,一句是,有病就要治,第二句话,病是治好的。这两句话都只对一半,过分强调了治。扩大了医生和医学的作用。但人类的疾病大约三分之一不治也好,三分之一治也不好,三分之一治了才好。感冒最常见,大多不用治,自己可以好。还有种罕见病,到现在是没药可治的。比如肿瘤占了人类1/4的死因,很多治了不如不治!人类的医学才几千年,在几千年之前、几百万年没有医生怎么过来的?是靠自愈力。人做为个体,在地球上所有抗病和抗害能力都存在了,那为什么得病呢?病了也意味着哪个地方输了,医生就帮你补充了一点。好是要靠他自己好的。我自己不好,你怎么治也治不好我。治病其实是加强自己的自愈力。但是有医学之后,人体的自愈力大幅下降,一个小小的伤口都要化脓啊,都要用抗生素啊,总有一天人类无药可治。自然规律抗拒不了两种死法,一种老死,一种是病入膏肓,它是必定要死的。但是我们还要治,老百姓一辈子存了那么点钱,都在最后半年被花光了。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有些病是治不好的,只能健康的生存时间长一点,让病人活的舒服一点就对了。你看糖尿病一直吃药吃到死,治好了吗?高血压一直吃药吃到死,治好了吗?而现在病人来了,外科医生上,外科医生做手术,再内科医生化疗,放疗科医生放疗,都是以杀死癌细胞为目的,斩尽杀绝,杀呀杀呀,病人终于死了。送到停尸房,死了8个小时,从肚子里抽出来的癌细胞全是活的。10年前有一个老太太得了胰腺癌,我说我治不了你回家吧。我以为她早死了,昨天她又来了,我说你是不是鬼呀?带癌生存能活多久?徐国明教授,上海第二军医大学的消化科主任,发现肝癌整个胸腔全是转移的,最后活了11年。重庆呢,有个现在还在的胸外科的主任得了硬件细胞癌,最险恶的那种。找我会诊,我说,第一赶快回家吃好的,因为能吃的不多了。第二赶快找接班人,因为活得不长了。那个院长赶快找到接班人,还是我的学生接班。等啊等,12年过去现在人还在!你看那些老树是不是有很多疙瘩一样活着?人就是把疙瘩变成了肿瘤,把自己变成了古树。我们现在医生都用指南给你看病,所以你要特别的小心。有用的指南是什么,是老医生总结的。还有我们现在中国的指南4%是中国人的材料,96%是从外国人抄的。洋人生活习性能和我们一样吗?不抓主要症状,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现在有几个消化科的医生敢到心脏科去抢救病人,有几个心脏科敢到呼吸科抢救病人?再说心肌梗死都安支架对吗?对急性期的病人,安是对的,对慢性,即使90%堵了,也不应该安。为什么呢?侧支循环形成了,长江一桥不通,二桥已经通了,你就走二桥就行了嘛。心肌梗死以后安支架和不安支架最后的结局是一样的。全世界做了大众几十万的研究,到最后的结果,心肌梗死以后抗心率失常比不抗的死的还快。本来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但你把他整个压下去,他不死了才怪了。现在医学教育制度,好多学生考了硕士读博士,读了博士读博士后,出国后就装一个分子在那里搞了多少年。回来让他去会诊,结果他说他在国外学的一个分子结构,这个病人居然没有!所以我跟我的那些学生讲,老老实实跟着师傅摸爬滚打,熬更守夜才能解决这个问题。但如今传统的生理学已经快摇摇欲坠,经典的病理学已经快土崩瓦解,大内科和大外科不复存在。医生离病人越来越远,本来是恩人般的关系现在成了仇人。这样的现状值得我们反思!当一个人失去了健康,疾病缠身,难受痛苦的不仅是自己,同样还有你身边的家人。与其老了痛苦难受,不如现在笑着养好生。
寿命的长短15%决定于遗传,但60%决定于自己,所以从年轻时就要养生保健。
二十养生正当年,
四十指标都正常,
六十以前没有病,
八十游泳人未老,
九十犹能半小跑,
轻轻松松一百岁。
官再大,钱再多,阎王照样土里拖。家财万贯,一日不过三餐;广厦万间,夜眠不过三尺。养心莫善于寡欲,好好活,不要攀,不要比,不要自己气自己。
人老了,心态比碰到的事要紧要得多;年纪大了,要珍惜并热爱生活,多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心境不可以乱,不可以偷懒和厌倦生
我们需要保健养生,不为别的,
只为能有个好身体!
只为健康的活着!
只为家庭孩子!
只为将来不用拿自己辛苦打拼的血汗钱去养医生……
因为谁都不想人在天堂,
钱在银行,家人哭断肠!
好好珍惜身边那些给你宣传健康的人!
让每一个家庭都有一个懂健康的人!
人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
你懂得爱自己,就是子女最大的财富!
感谢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