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癌肝转移后,仍有望延长5年生存期

2021-4-8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不久前,来自外省的刘大伯带着妹妹风尘仆仆地来到市一医外一科,找到陈德兴主任,“陈医生,你救救我妹妹吧!她得了结肠癌,刚在老家做了急诊切除手术,医生说已出现肝转移。”

5年前,刘大伯患了肝癌,是陈德兴救了他一命。没想到命运弄人,5年后,妹妹竟然重蹈他的覆辙。刘大伯连夜求助陈德兴,希望56岁的妹妹能和自己一样好运降临。

经过超声造影检查,刘大伯妹妹肝脏已出现5个肿瘤,手术至少要切除1/4的肝脏。

陈德兴团队给出的建议是,肝内肿瘤经评价可以手术切除,但从病史和肿瘤生物学行为角度,建议先化疗+靶向治疗四五个周期后,再通过腹腔镜下切除肝转移瘤,之后再化疗+靶向,辅以药物控制。

上周一,刘大伯妹妹进行肝转移瘤切除手术,周二她已能下床,1月5日她就能出院了。

告别单兵作战,“MDT”一站式对抗

刘大伯的妹妹采用的是“MDT”诊治方案,告别单兵作战,一站式解决病痛。“MDT”是一种多学科综合协作治疗模式,如果把肿瘤比作患者身体里的一群敌人,那么在外科医生杀敌之前,必须首摸清“敌情”,比如“敌人”从哪里来、数量多少、分布在哪等等,才能制订合理的作战策略,一招制敌。

这就需要集多学科优势,帮助医生给出最佳治疗方案。而患者只需一次就医,就可避免来回转诊、等候、重复检查带来的家庭负担。

同时,腹腔镜下手术能达到微创效果。相比以往的“大刀阔腹”,“L”型伤口长达30厘米,现只需在腹部打4、5个直径1厘米的小孔即可。

“总体而言,‘MDT’优势在于省时、省钱、少痛,效果更好。”陈德兴说,这种模式对于准确的术前分期要求很高,尤其是肝转移的部位和数目,尽量不漏诊。比如这个患者,如果术前先做化疗和靶向药治疗,可以更好的全身控制。

术后五年生存率可达45%

据了解,结直肠癌肝转移的风险率高达50-60%,是患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

以往肝转移患者,多采用化疗方式,但化疗时间一长,患者会产生耐药性。远期效果不尽人意,生存期很难超过1年。

因而很多患者家属认为,一旦出现肝转移就意味着“晚期”,已失去再治疗的意义了,但其实转移后患者仍有可能手术,获得5年以上的生存期。

大量的临床观察和资料统计显示,肿瘤患者如果能生存5年以上,发生肿瘤复发和转移的概率仅占约10%。当然,患者需要终身定期复查,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目前,手术治疗是结直肠癌肝转移唯一能够获得长期生存的治疗方法。不过并非所有患者都适合,需要术前评估。

陈德兴介绍,临床证明,肝转移灶多达十余个,行手术治疗后预后也不一定差,术后五年生存率可达45%。因此,患者如果发生转移,不要恐慌,一定要保持良好的心态,通过合理规范的治疗,依然可以维持较长的生存期。

相关链接//

市一医普通外科创建于年,是医院历史悠久的临床科室,也是我市重点建设专科。年,普通外科被分为普外一科(肝胆胰外科)、普外二科(甲乳、胃肠、胸外科)。多年来一直坚持微创外科的发展方向,开展了多种微创外科新技术,形成了以微创外科为主的专科特色。精湛医术和周到贴心的服务赢得了群众好口碑。

在“医院竞争力·医院14个专科30强”排名中,该科位列第18强。

本期专家

陈德兴

主任医师金华市名医

市一医外一科主任

陈德兴,主任医师,金华市名医。年毕业于温州医学院临床医学,医院微创治疗中心及浙医院普外科进修。

主要致力于肝胆胰、普外疾病的诊治,特别是在腹部肿瘤的综合、规范诊治和微创手术以及加速康复外科上有独到之处。

常规开展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肝叶切除、胆道探查、胰腺肿瘤切除、脾切除、腹膜后肿瘤切除、疝修补、阑尾切除等,常规手术能开展左右半肝、尾状叶切除、肝门胆管癌根治、区域胰腺癌根治、骨骼化淋巴结清扫、腹膜后肿瘤切除等高难度手术。

年起着手加速康复外科的推广工作,开展加速康复外科在肝切除术的研究工作,并连续三年在省市会议上交流经验。

专家门诊时间:每周四上午

专家门诊

转载请注明:
http://www.whyxqt.com/yxacs/11276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