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牛分支杆菌感染误诊为胰腺癌1例

2021-3-23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文献翻译:刘毓兰州大学外科学博士在读

博士导师:医院肿瘤外科

病例详情

病史汇报:80岁女性,疲乏、纳差、失眠伴体重下降2年。患者既往有阵发性夜间血红蛋白尿和再生障碍性贫血病史,7年来通过定期输血、依库珠单抗(一种针对补体蛋白C5的重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两周一次输注来控制病情。

上腹CT示:胰腺可见一大小约6cm~5cm的肿块,伴有脾脏病变,左肾病变,上腹部/腹膜后淋巴结病变及多发血栓栓子形成。胰腺活检病理示肉芽肿形成及坏死组织,特殊染色未发现抗酸杆菌和真菌成分,结核分枝杆菌相关检验结果阴性。转移性胰腺癌仍然是最有可能的诊断,因此该患者转至肿瘤科进行持续治疗。

6个月后复查影像学,患者右侧踝关节发现了一个新的溃疡病灶,MRI显示腓骨腱鞘周围有一较大肿瘤,并有一个局限的腓骨病灶。病理学检查为化脓性肉芽肿性炎,随后从病变处培养出牛分枝杆菌。患者否认既往结核患者接触史,经过进一步询问,发现患者二战期间生活在农场,经常饮用未经巴氏消毒的山羊奶,可能是她的感染源。

患者开始每日服用标准抗结核药物利福平(10mg/kg)

,异烟肼(5mg/kg),吡嗪酰胺(25mg/kg),乙胺丁醇(15mg/kg),2个月后,改服利福平(10mg/kg)和异烟肼(5mg/kg),持续了22个月后,CT检测发现患者踝关节病变消失,其他病变显著缩小,而她的相关症状也在治疗3个月后得到显著缓解。治疗后患者继续注射依库珠单抗以减少停药可能会带来的一系列并发症。

教训:这是第一个强调依库珠单抗治疗和潜伏结核病重新激活有关联的病例,当患者接受抗补体治疗后出现新症状或影像学异常时,应将结核病纳入鉴别诊断。

文献来源

YatesJosephR,LilliePatrickJ,HelbrenEmmaetal.Mycobacteriumbovisinfectionmimickingpancreaticcancer.LancetInfectDis,,20:.

文献翻译者简介

导师简介

达明绪

肝胆胰外科博士后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中国医师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胰腺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肉瘤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支持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

甘肃医师协会胰腺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甘肃省老年医学学会胃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甘肃医学会肿瘤分会副主任委员

甘肃老年医学会肝胆胰外科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医院外科教研室主任

医院肿瘤外科主任

兰州大学外科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达明绪,男,四川大学外科博士,中山大学肝胆胰外科博士后,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甘肃省医疗卫生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甘肃省卫生领军人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主持省部级课题3项。WorldJournalofGastrointestinalOncology(WJGO)杂志编委,WorldJournalofCriticalCareMedicine(WJCCM)杂志编委,JournalofTumor杂志编委。AnnalsofSurgicalOncology等多家国际SCI杂志审稿人。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SCI收录25篇。参编著作7部。

从事外科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28年。对胃肠胰腺、结直肠、肝胆肿瘤,以及甲状腺疾病的外科治疗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主要擅长腹腔镜胃癌及结直肠癌根治手术,以及胃癌扩大根治及联合脏器切除术、超低位直肠癌保留肛门ISR手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肝叶切除术、肝门胆管癌根治术等;对肠瘘及肠内外营养支持有丰富的经验。

END

原创内容,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如需转载其它平台,请联系授权

编辑团队

总编:达明绪

主编:彭灵智刘天祥邱志胜杨丽平姚继彬张永斌李耀岐

策划/审核:彭灵智杨健马宏祝成楼马焌峰杨忠高建平邵子玮

投稿邮箱:xhdzlblfx

.

转载请注明:
http://www.whyxqt.com/yxacs/11263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