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头癌并肝转移竟然活过了5年
2021-2-8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胰腺癌作为一种恶性程度很高、诊断和治疗都非常困难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常常令大家谈之色变而被称为“癌中之王”。胰腺癌一旦发生转移,就更加可怕了,好像下个月或者下个星期甚至下一秒就要面临死亡。
但是,胰腺癌真那么可怕吗?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位胰腺癌合并肝转移患者的成功抗癌经历:
患者男性,31岁,5年前因腹胀伴偶有腹痛症状医院查腹部CT提示考虑胰头癌,肝右叶转移,诊断为胰腺癌伴肝转移,医院均未能行任何有效治疗,患者慕名前来求医当时还在医院肿瘤中心的屈立新教授,屈教授分析患者病情后,认为患者已失去了手术机会,且发生肝转移,认为可在胰头癌部位放置碘放射性粒子进行治疗效果会比较好,随后屈教授为患者准确的植入了碘粒子,手术非常顺利。粒子均匀分布于胰头癌之内。患者恢复一周后又进行了肝转移瘤穿刺活检术+氩氦刀冷冻消融术,术后病理提示腺癌,考虑胰腺来源。患者术后恢复良好,医院继续化疗一周期,后因胃肠反应较重,自行停止后续化疗,自服“维生素”治疗,期间未复查肿瘤变化,未定期体检。回家后,他依旧活的好好的,该吃的吃,该喝的喝。近2个月突然出现消瘦、皮肤及眼球黄染,小便浓茶色,大便陶土色,伴腹胀症状。再次来求诊屈教授,患者检查腹部MRI提示:1、胰头区占位性病变,考虑胰头癌,病灶以上胆总管、肝总管、胆囊管及肝内胆管扩张。2、病灶周围、腹膜后区及肝门区多发淋巴结转移。3、肝内多发转移。屈教授分析患者诊疗报告后认为患者当务之急应先解除胆汁梗阻的问题先行放置外引流管,解除黄染,改善肝功。术后患者腹胀症状有所减轻。屈教授以尽量减轻患者痛苦,改善生存质量,控制转移,实现带瘤生存,延长生命。
胰腺癌早期确诊率很低,大部分患者出现症状已经是中晚期了,而到了中晚期,胰腺癌患者的癌肿细胞大部分都已经出现了转移,一般会转移至肝部,治疗起来增加了治疗难度,患者的生命也会受到严重的威胁。
胰腺癌是一种极其危险和高度恶性的消化道肿瘤,已经逐渐取代肝癌成为“癌症之王”。它的发病率过去仅占恶性肿瘤的1%,但近年来我国胰腺癌年发病率为5.1/10万,明显高于20年前,是发病率增长最快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已经成为严重威胁人民身体健康的肿瘤疾病。因为胰腺位于腹部深处,前方又有胃、大网膜、结肠等遮挡,造成针对胰腺的检查相对困难,再加上早期的胰腺癌症状不明显,它所导致的上腹部隐痛、恶心、腹胀、消化不良、消瘦乏力等症状也极易与胃肠、肝胆疾病混淆,待出现明显临床症状,比如黄疸、腹水、肿块、腰背痛等,再确诊往往已经是晚期。
胰腺癌分为胰头癌和胰体尾癌,胰头癌因为部位特殊,胰头癌约占整体胰腺癌的68%,所以胰头癌的治疗一直是胰腺癌治疗中的重点。总体来说,90%的晚期胰腺癌患者在诊断后1年内死亡,外科手术治疗后5年生存率仅1%-3%。超过5年的更是寥寥无几。
胰腺癌是全世界医生都头疼的高度恶性肿瘤,发生肝转移更加说明胰腺癌已经到了晚期。已经失去了手术治疗的意义,而应该采取靶向治疗及放化疗,像粒子植入、冷冻消融等非手术微创疗法,尽量减轻患者痛苦,改善生存质量,控制转移,实现带瘤生存,延长生命。
微创粒子植入疗法的优点:
1、创伤小、痛苦小:不同于手术,微创疗法所用的针和绣花针差不多大小,直达肿瘤病灶,能打屁股针就可以做微创疗法。
2、毫米级精准空间靶向:由于是在B超、CT影像引导下操作,对病灶实现精准定靶。特别是紧邻胃肠道、血管、神经的危险病灶,实现多角度精准定靶零距离歼灭病灶。只歼灭于肿瘤细胞,对周边正常器官造成损害很小。
3、副作用小,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选择的射线能量较低,对于肿瘤内部能得到较高的放射剂量,能有更好的治疗效果,也能更好保护周边组织。减少了药物对身体正常组织的伤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让患者能尊严地、无痛苦地延长生命。
以“微创治疗胰腺癌、延长患者生命、改善生活质量”为目标的屈立新教授团队,大力开展各项胰腺癌微创诊疗技术,包括胆道支架植入术、支架内放射性粒子内照射、胰头癌粒子植入术、微波及冷冻消融术等综合治疗,结合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温馨提示:近年来,胰腺癌的发病呈上升趋势,病因尚未明确。不良生活方式可能与胰腺癌的发病有关,比如:吸烟、饮酒、肥胖、高脂肪饮食、高蛋白饮食。因此,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坚持运动可降低胰腺癌的发病风险。